古代最特殊的朝代,實行兩種管理制度,最終存在了200多年

遼朝是契丹族所建立的的王朝,它始建於公元916年,亡於公元1125年,共計209年,在遼帝國的版圖內,不僅生活著契丹民族,還有漢族、女真、奚族等其它民族,遼朝皇帝為了統治這些民族,曾專門制定了所謂的南北面官制。那麼,南北面官制是如何形成的?其又和中原王朝有什麼異同?

古代最特殊的朝代,實行兩種管理制度,最終存在了200多年

遼朝是少數民族所建的王朝,所以其行政制度必然與中原相異,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位時,遼朝內部依然還實行部落酋長制,直到遼太宗耶律德光繼位後,遼朝才真正走向了正軌。所謂的南北面官制就是在遼太宗時期設置的。

遼朝南北面官,北面官居首,南面官為次,其中,北面官主要處理契丹族內部的事務,而南面官則專管其它民族內部的糾紛。遼太宗之所以設立南北面官制,就是為了更好的統治契丹。

古代最特殊的朝代,實行兩種管理制度,最終存在了200多年

北面官是遼朝的權利中心,在北面官任職的,大多都為遼朝的宗親和貴戚。北面官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其中,南北宰相則為北面官的最高行政長官,像遼朝的名臣蕭思溫等人,都曾擔任北院宰相。遼朝歷史上所謂的北院大王,其就來源於這一機構。

北面官的第一部分就是由南北宰相主宰的政務系統,南北宰相之下,通常設有南北樞密使,其中,北樞密使負責北院軍旅,南樞密使則負責北院官員的選拔和考核。樞密使可以說就是南北宰相的執行機構,擔任樞密使之職的,雖然有一定的軍權,但卻通常受到宰相的制約。

北院制繼承了遼朝舊的行政體制,遼太宗耶律德光在制定該制度的時候,也保留了契丹族舊的酋長制。與樞密使平級的,還有南北大王府、宣徽院、夷離畢院、敵烈麻都司。

古代最特殊的朝代,實行兩種管理制度,最終存在了200多年

北面官的第二部分就是具體的親王諸帳官了,像遼朝內部的侍衛司、宿衛司、三班院、宿直司皆屬於這一機構,這一部分主要為契丹宗族親王的帳官,它們只負責契丹各部內部的事宜,屬於契丹地方行政制度。

契丹的族帳又分為二院皇族、四帳皇族和遙輦氏九帳。二院皇族主要指的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先祖的分支子孫,四帳皇族指阿保機本人的後代子孫,遙輦氏則指前契丹九代可汗的分支子孫。這三大族帳,四帳皇族最為親貴,其它二支則相對較遠。

古代最特殊的朝代,實行兩種管理制度,最終存在了200多年

遼朝的南面官制度基本沿用了中原漢人的行政制度,其主要施用於幽雲十六州內的漢人。遼太宗所設立的南面官制度,基本沿用了唐朝的管制體制,三省六部制、樞密院、臺、監等皆是依照唐朝的官制而組成。

和中原王朝不同的是,遼朝的南面官制度卻是以樞密使為首,樞密使可以稱得上是遼朝的南院大王,而中原則是以三省長官為宰相,樞密使為副相。不過,遼朝南院的樞密使雖然為遼朝南部的最高行政長官,但其在品階上仍然低於遼朝北院大王。南面樞密使在品階上和北院的南北樞密對等,其要低於有北院大王之稱的北院南北宰相。

古代最特殊的朝代,實行兩種管理制度,最終存在了200多年

遼朝內部的官制體制和中原王朝的官職有根本性的區別,它帶有明顯的歧視意味。遼朝並沒有像金朝那樣允許漢人參與到軍國決策,其主要實行的還是契丹一家獨大的制度。所謂的南面官,只不過是遼朝的地方官吏,其自然無法與遼朝所代表的中央北面官相提並論。相比較於南面官,北面官契丹族人更有希望接近於皇帝,像遼朝中央的大宰相等,也多是由契丹人擔任。

古代最特殊的朝代,實行兩種管理制度,最終存在了200多年

契丹族內部的實行的南北面官制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遼朝正是依靠這種官制制度和行政制度,才牢牢的控制了南北萬里疆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