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 坚持“两个大抓” 深化山东公安基层基础建设

解读丨 坚持“两个大抓” 深化山东公安基层基础建设

解读丨 坚持“两个大抓” 深化山东公安基层基础建设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抓基层、大抓基础“两个大抓”的要求,省公安厅党委决定在此前三年基层基础攻坚战基础上再抓三年,按照“巩固、提升、完善、创新”的思路,坚持软件、硬件一起抓,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切实筑牢防范基础。


思路方向

基层基础要着眼长远,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精准精致精细,坚持提档升级、提升效能,坚持主动参与、主动推动、主动担责,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内涵式发展,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着力夯实公安事业的发展根基,力争三年大提升、再上新台阶。


■ 在巩固攻坚战成果上坚持高质量发展,拉高工作标杆,提高工作标准,实现硬件设施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体制机制从“是否健全”到“是否高效”转变;


■ 在基础管控上坚持精准精致精细,从严从实从细落实管控措施,实现活力与秩序相统一;


■ 在警务运行上坚持提档升级,依靠体制重塑、资源整合、流程再造,释放基层战斗力,实现警务效能全面提升;


■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坚持主动参与、主动推动、主动担责,协调整合、引领带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警务共同体,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重点任务

■ 要加强新时代派出所工作。

把派出所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来抓。优化派出所机构设置和警力编成,推动落实派出所和社区民警“两个40%以上”的警力配备标准。推广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模式。建立派出所评议部门警种制度,形成机关围着基层转的工作局面。


■ 要落实基础要素精准管控。加强寄递物流行业和管制刀具、枪支弹药、散装汽油等易制爆危险品及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强化对重点目标和人员密集场所巡逻防控,及时消除治安隐患。推进智慧安防社区建设,创建更多“零发案小区”。


■ 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警务共同体。以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推动社区警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积极顺应当前社会治安主体多元化的新要求,向整合资源要警力,善于调动环卫工、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物业服务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和保安公司、安防协会等社会治安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构建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的基层社会治理警务共同体。


■ 要加强基层警务保障。严格落实公安部《为公安派出所减负十项措施》,最大限度为基层减负松绑。及时为一线民警提供精准的数据服务和情报支撑,真正让一线民警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加强“五小”工程建设,建立基层执法执勤车辆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构建现代警务保障体系。


务求实效

全省公安机关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两个大抓”的重要意义,增强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的恒心和毅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级公安机关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领导小组及专门机构,组织推进落实。作为各级公安机关综合评价重要内容,制定督导推进、考核评价、典型选树等具体措施,保障基层基础建设扎实开展。

转自:山东公安

解读丨 坚持“两个大抓” 深化山东公安基层基础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