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1966年9月3日清晨,一代翻譯巨匠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家中雙雙自盡。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當晚8點,身在北京傅敏接到舅舅朱人秀從上海發來的電報。

當他展開那張薄薄的電報時,看到那“父母亡故速歸”6個簡單的字時,傅敏頓時如遭五雷轟頂,當場跌坐在地上,張著嘴想發出些聲音,卻什麼都說不出來,彷彿成了一尊塑像。

魯迅說:“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後的。”陷於極度悲痛之中的傅敏,全身的神經都彷彿麻木了。”

傅雷原名傅怒安,1908年4月7日出生。因出生時,哭聲震天,家中長者據《孟子》取意為“文王一怒而安天下”。因大發雷霆之謂怒,後改名為“雷”,以“怒安”為字。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父親在傅雷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獨自承擔起家中生活的重擔。傅雷的母親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學習,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但是母親還是請先生早早就教孩子們語文、英語與算術。

本來傅家有4個孩子,但是有3個孩子先後夭折了,全家只剩下傅雷一個孩子,母親便將所有的希望全都寄託在傅雷身上,由此對傅雷管教也比較嚴格。懂事的傅雷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但母親極端的教育方法卻對傅雷以後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31年,學成歸國的傅雷,在雙方家長的主持下迎娶了小他5歲的表妹朱梅馥。在婚禮上他們許下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諾言。

結婚35年來他們一直恪守著諾言,相互扶持著、依偎著

在傅雷不堪受辱吞藥自殺時,朱梅馥沒有太多的悲傷。

因為她愛他,她不會讓他一個人奔赴那孤寂的黃泉之路

生相依死相隨,兩個小時後朱梅馥便用一截被單隨他而去了。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婚後,溫柔體貼的朱梅馥把自己全部的愛都獻給了家庭。

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她,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所有的愛好,她每天上午做家務,下午給傅雷做秘書,晚上有空就看看書,完全是賢妻良母的類型。

楊絳先生曾對朱梅馥評價道:“她是一位“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沙龍里的漂亮夫人”、“能幹的主婦”和“傅雷最得力的秘書”,如果沒有朱梅馥,傅雷的成績至少要打三四折。”

朋友們也這樣描述朱梅馥對傅雷的愛:

“像這樣的人,我一生從未見過第二個,用上海話講,她是活菩薩。她受的是西式教育,聽音樂、看書畫、讀英文小說都起勁,但性格卻完全是舊社會那種一點沒文化的賢妻良母式的典型。”

婚後不久他們便誕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傅聰和次子傅敏。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也許是幼年時期母親的極端教育讓他的脾氣十分暴躁、易怒,有了孩子後的傅雷便把自己幼時遭遇的一切以更極端的方式還給了自己兒子。

他嚴格規定孩子要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麼,吃什麼,不能有所逾越。

每天同桌進餐,他會注意孩子坐的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邊的姿勢,是否妨礙了同席的人,飯菜咀嚼,是否發出不得體的咀嚼聲。

年幼的傅聰不愛吃青菜,喜歡吃肉。傅雷幾次警告無果之後,便在每次吃飯之時只允許他吃白飯,不給吃菜

5歲時,傅聰在客廳寫字,父親在吃花生,不知何事就火了,“順手掄過來蚊香盤,擊中鼻樑,頓時血流如注。

還有一次,傅雷邀請楊絳等幾位好友到家做客。幾人在客廳內聊天,談得較為熱鬧,陣陣笑聲。傅雷忽然靈機一動,躡足走到通往樓梯的門旁,把門一開,只見門後傅聰、傅敏兄弟二人揹著臉並坐在門檻後面的臺階上,正縮著脖子笑呢。傅雷一聲呵斥,兩個孩子在登登一陣凌亂的腳步聲裡逃跑上樓。過了一會兒,傅雷又突然過去開那扇門,傅聰、傅敏依然鬼頭鬼腦並坐原處偷聽。這回傅雷可冒火了,朱梅馥也勸不住了, 傅雷厲聲呵斥,嚇得兩個孩子都哭泣不已。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兒子小時被體罰、打耳光那是家常便飯甚至還曾把傅聰綁在自己家門口,讓鄰居們都看到,以此警告傅聰:不聽爸爸的話,後果很嚴重


父親的嚴苛讓兩個兒子在他面前都小心翼翼、大氣不敢出,只有等他出門了,才敢大聲笑鬧。以至於數十年後傅聰仍然記得:

爸爸打得我真痛啊!

傅雷也在《傅雷家書》中對自己曾經的管理方式而悔過:

“我也知道你從小受到的挫折對於你今日的成就並非沒有幫助;但我做爸爸的總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錯誤。自問一生對朋友對社會沒有做什麼對不起的事,就是在家裡,對你和你媽媽做了不少有虧良心的事。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溫了一遍。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1954年,傅聰參加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一舉奪得了“瑪祖卡”最佳獎。當即震驚世界樂壇,被譽為“鋼琴詩人”,隨後傅聰遠赴波蘭留學。

臨行之前傅雷叮囑道: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


父子之間跨洋隔海,在那個缺少現代話的通信設備的年代,寫信便成為他們相互交流的最為主要。透過那些承載著濃烈綿長的牽掛與思念的信箋,父子間的心卻近了很多。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裡,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要注意休息,學會保養身體,在夏天一定要抽個時間過暑假,只有精神飽滿才能打勝仗,居安思危多鍛鍊自己的意志力。”

“我屢屢提醒你,單靠音樂來培養音樂是有很大弊害的。以你的氣質而論,我覺得你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欣賞造型藝術來調劑。”

“親愛的孩子,我高興的是我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1958年,傅聰前往英國深造。在英國期間,傅聰戀愛了。

得知兒子談戀愛了,傅雷趕緊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告訴他《愛情要冷靜》:

感情激動時期不僅會耳不聰,目不明,看不清對方,自己也會無意識地只表現好的一方面,把缺點隱藏起來。保持冷靜有一個好處,就是不至於為了談戀愛而荒廢正業,或是影響功課,或是浪費時間,或是損害健康,或是遇到或大或小的波折時擾亂心情。

我一生從來不曾有過“戀愛至上”的看法。“真理至上”“道德至上”“正義至上”,這種種都應當作立身的原則。戀愛不論在如何狂熱的高潮階段也不能侵犯這些原則。

唯有極坦白,才能暴露自己;而暴露自己的缺點總是越早越好,越晚越糟!為了求戀愛成功而儘量隱藏自己的缺點的人,其實是愚蠢的。

從1954年至1966年父子別離的12年間,傅雷共給傅聰寫了186封信,這些信後來都被收錄在《傅雷家書》之中。在這100多封信中傅雷不僅談藝術、學習、生活、戀愛、做人、修養還教育兒子要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赤子便是不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擁!

所謂赤子之心,不但指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法文裡有句話叫做‘偉大的心’,意思就是‘愛’。這‘偉大的心’幾個字,真有意義。而且這個字絕不是庸俗的,婆婆媽媽的感情,而是熱烈的、真誠的、潔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愛。

傅雷一生恪守著一個赤子的尊嚴!

1966年9月3日不堪遭受迫害的傅雷同妻子在自己的公寓內雙雙自盡,他們的骨灰最終葬入了上海的海港陵園。

自殺前,傅雷寫好了給妻兄朱人秀的遺書,交代了他們去世後的細節:

一、代付九月份房租55.29元(附現款)。

二、武康大樓(淮海路底)606室沈仲章託代修奧米茄自動男手錶一隻,請交還。

三、故老母餘剩遺款,由人秀處理。

四、舊掛錶(鋼)一隻,舊小女表一隻,贈保姆周菊娣。

五、六百元存單一紙給周菊娣,作過渡時期生活費。她是勞動人民,一生孤苦,我們不願她無故受累。

六、姑母傅儀寄存我們家存單一紙六百元,請交還。

七、姑母傅儀寄存之聯義山莊墓地收據一紙,此次經過紅衛兵搜查後遍覓不得,很抱歉。

八、姑母傅儀寄存我們家之飾物,與我們自有的同時被紅衛兵取去沒收,只能以存單三紙(共370元)又小額儲蓄三張,作為賠償。

九、三姐朱純寄存我們家之飾物,亦被一併充公,請代道歉。她寄存衣箱貳只(三樓)暫時被封,瓷器木箱壹只,將來待公家啟封后由你代領。尚有傢俱數件,問周菊娣便知。

十、舊自用奧米茄自動男手錶一隻,又舊男手錶一隻,本擬給敏兒與×××,但恐妨礙他們的政治立場,故請人秀自由處理。

十一、現鈔53.30元,作為我們火葬費。

十二、樓上宋家借用之傢俱,由陳叔陶按單收回。

十三、自有傢俱,由你處理。圖書字畫聽侯公家決定。

使你為我們受累,實在不安,但也別無他人可託,諒之諒之!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傅雷遺書

3000多字的遺書,字跡工整,一字不錯,就如他的為人一樣——乾淨、純粹、認真。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傅雷遺書放大


兩人的墓碑上面刻著一句話: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回看傅雷這短短几十年的光陰,會發現他這個人身上有著不少的缺點,但正因為這些缺點,才造就了他舉世的才華,才讓他剛直不阿,成為了最敢於批判一切的人。

1981年傅聰將與父親來往的近200封信件,編成《傅雷家書》正式出版。

傅雷:最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墓碑上這12字,正是他一生的總結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父母對子女的諄諄教誨,更包涵藝術探討、溫暖親情、人生態度的啟蒙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