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酒仙只有桥,东直门外的酒仙桥为什么叫做“酒仙桥”?

没有酒仙只有桥,东直门外的酒仙桥为什么叫做“酒仙桥”?


北京东直门外有个有名的地方,叫酒仙桥。那么,酒仙桥的桥在哪儿呢?它就在酒仙桥路中端横跨东坝河的河面上。

我们现在看到的路和桥都是现代修的,而古时候,这里有一座大石桥。石砌的桥墩,石板铺的桥面,两边还有雕花石板镶嵌的桥翅,是座敦敦实实的石头桥。可它为什么叫 “酒仙桥"呢?这就引出了一个故事:

没有酒仙只有桥,东直门外的酒仙桥为什么叫做“酒仙桥”?

石桥,臧晓萍绘。图源:美术青岛

传说这座石桥落成的那天,桥两边挤满了观看的人群,可谁也不敢第一个走过这座桥去。这倒不是担心桥不牢靠,你想啊,那么敦实的一座大石桥,别说上去一个人,就是上满了人,桥也不会颤一颤的。主要是谁都觉得自己不够那“身份",怕冲了大桥落成大典的“喜运”,你看那时的人都很谦虚大伙儿在两岸瞧着,单等第一个人过桥以后,大伙会跟着拥上桥去。

但等了又等还是没有人过。太阳已偏西了忽见老远来了一个推独轮车的老头儿,花白的胡子,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的,车两边一边装着个大酒篓,就直奔这桥来啦。大伙议论着:“这个老头儿劲不小哇,你看这4篓酒少说也有400斤。” “可不,看来他要上桥。” “这老头也许有这福气。”大伙正说着,只见那独轮车已上了桥,不一会儿就推到了桥中间,人们不由得叫起好来。

没有酒仙只有桥,东直门外的酒仙桥为什么叫做“酒仙桥”?

酒仙桥的传说,斌礼绘。图源:《民间传奇故事》

话音还没落,只见小车突然向右一歪,两篓酒就咚咚两声,滚过了桥翅儿,掉进了河里。人们都急着喊:“糟了,赶快捞吧!"不想这白胡子老头儿连瞧都没瞧,飞快地推着小车走到桥那面去了,没走多远,就不见踪影了。

大伙琢磨开了:“两篓酒掉进河里,他连瞧都不瞧,真怪!”有人分析道:“一边200多斤的酒篓空了,也不挪过一篓来,那边还是200多斤,这得多大的气力?” “可他推着还和原来似的,神啦!是神仙吧?”大家你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忽然,一股浓浓的酒香从河里飘出来,人们都赞道:“好酒!好酒!"这时有人说:“这老头儿准是酒仙,咱这桥就叫‘酒仙桥’吧。” “好!”人们齐声赞同,从此这桥就叫酒仙桥了。

没有酒仙只有桥,东直门外的酒仙桥为什么叫做“酒仙桥”?

图源:网络

上世纪50年代,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国家在这里兴建起了一系列的无线电仪器厂、光学仪器厂以及多家军工厂,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电子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酒仙桥路也进行了拓宽和延长,以桥为界,桥北是工业区,桥南建起了生活区。在马路跨河处,新建起了石桥,代替了原已经历数百年风雨、早已破旧不堪的老石桥,新桥仍叫酒仙桥。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转自《民间传奇故事》,

往期精彩:

没有酒仙只有桥,东直门外的酒仙桥为什么叫做“酒仙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