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師爺汪永泉先生,其傳拳的故事

當年在北京研習太極拳,大師姐王潔是人民體育出版社太極拳編輯。她退休前,人民體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太極拳著作,幾乎都是她編輯的。而且,她每編輯一冊太極拳著作,她都跟隨作者習練一下,以便更好的做好編輯工作。有的太極拳大師,文化程度不高,有些內容,她就親自體認之後,幫助撰寫。

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中,人民體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傳統太極拳中,影響力最大、發行量最大的著作是《楊式太極拳述真》(汪永泉口述 魏樹人、齊一整理),就是王潔作為責任編輯的。因編輯這本書的緣故,她特別喜愛這套太極拳,所以,她就跟著整理者、吾之恩師魏樹人先生一起到汪永泉師爺處學練楊式太極拳老六路。後來她要拜師,汪師爺就讓她拜魏樹人先生為師,這樣,王潔就成為了魏師的開山大弟子,後來人民體育出版社《中華武術》雜誌社的另一個編輯,亦拜魏樹人先生為師,後來,這個編輯移居海外,成為海外特別有影響的太極拳大家。

當時攝像機在民間沒有普及,她利用在人民體育出版社工作的便利,拍攝了一些汪永泉師爺練拳和推手的視頻和拳照,成為當代最珍貴的拳學資料。

汪師爺,從6、7歲時,就隨其父親汪崇祿一起在溥倫貝子府向楊健候學習太極拳,並隨其父在楊家練拳,受到楊健候、楊少侯,以及楊家第三代楊澄甫(14歲時,由於輩分的原因,楊健候指定汪永泉拜楊澄甫為師)。由於兩代三位太極拳大家的燻修和陶冶,汪永泉師爺所傳授的太極拳,與外面的太極拳有很大區別,還保留了楊家真傳的內功及輕勁、點斷勁法。

大師姐王潔給吾規範拳架內功,讓我見識了真正中國式太極拳的 模樣,如意在形先、三道氣圈、身如鐘鼎等等太極內功的真諦。吾雖然不敏,然見過終究會有了切身的體會,從此始信真有不用力的功夫。

由於某些特殊原因,王潔大師姐特別信任吾,還把她所珍藏的汪永泉師爺的錄像帶送給吾,吾第一次見到了微笑著發人至丈外的功夫。汪師爺,平和、慈祥、悲憫,與人揉手時,微微一笑,對方就出去了。真正體現了一種太極拳的文明和灑脫。

汪師爺,所傳楊家的內功心法,當年可是其父汪崇祿先生,用了兩座四合院換來的,而且,發誓不得對外傳授,因此,汪師爺,在一生的傳授太極拳的過程中,都是傳的楊澄甫定的85勢的拳架,不過,在這個架子中,自覺不覺的,融進了一些太極拳老輩人的練法,比如教授其大弟子朱懷元先生時,太極拳的八種勁法練兩年,共練16年,依然能練出太極拳的混合勁。

松腰是太極拳必須練出來的功夫。在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十要”中,“松腰”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汪師爺教授朱懷元先生,一開始從不教松腰。等16年八種勁法各練了2年後,汪師爺,讓其摸了一下自己的腰,朱懷元先生3天以後,腰就鬆開了。所以,雖然發誓不傳楊家秘傳的內功太極拳,然,汪師爺確實傳了很多真東西。

20世紀80年代初,剛剛結束文革不久,百廢待興,國家層面出臺了挖掘整理的文件,結果,在中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的動員下(動員了4年),汪師爺決定公開老楊家的真東西,並出版了《楊式太極拳述真》一書。吾當年購到這本書時,基本上是看不懂的。因為這本書,是按照形、意、氣的架構撰寫的。作為從文革10年中走出來,沒有一丁點傳統文化底蘊的人來說,看這本書猶如天書,然而,這本書不經意間,影響了這個中國人練拳的習慣,不管口頭承認與否,這本書,所講授的內功心法,識破天驚,打破了我們有形有相練拳的習慣,從而有一批人,漸次懂得了有無相生、意在形先(以意領氣、以意囊括氣)的道理。

吾當年用了一兩年時間,每週讓王潔大師姐規範動作和心法,漸次懂得“意在形先,以氣潤身”“氣變周身不稍滯”是多麼的重要,更是值得一生練之、悟之的真東西。果然,當年的跟隨汪師爺學練悟太極拳的——吾之恩師及其師兄弟,後來,人均壽命,均至92週歲以上,由此可知,汪師爺所傳的東西,真是寶貝。

我的師爺汪永泉先生,其傳拳的故事


我的師爺汪永泉先生,其傳拳的故事


我的師爺汪永泉先生,其傳拳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