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关村“最美家庭”(三)

家是温暖的港湾

有了温馨的家

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感觉到幸福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空间社区

看看这个中关村“最美家庭”吧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关村“最美家庭”(三)

我叫谢淑敏,今年58岁,我的家庭虽然平凡,但和谐幸福。以孝为先,尊老爱幼是我们家的家风。我和爱人结婚35年以来,一直风雨同舟、互敬互爱、相互尊重,一起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我想这就是家和爱的意义。


因为有爱 所以幸福

35年的婚姻生活,在外人看来谢淑敏和爱人就是志同道合、感情融洽的模范夫妻。“不能说从未有过意见分歧,但每次有了分歧,我们两口子都会静下心来换位思考,及时沟通心里的想法,我觉得彼此真诚就是婚姻的保鲜剂。”提到婚姻的时候,谢淑敏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关村“最美家庭”(三)

他们夫妻二人是彼此的老师,在生活上一直取长补短,爱人教她摄影,她教爱人烹饪,两人经常出双入对,为优美的景色留下美丽的剪影。她说:“每当看到以前拍摄的照片,不但能想到当时的美景,还能想起当时两个人一起的经历,这种感觉很幸福。”


尊老爱老 知恩报恩

在生活中,谢淑敏和爱人一直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老人年龄大了,身体就容易出问题,近几天家中四位长辈相继患病,经常要去就医,夫妻总是第一时间带老人就诊、陪护。

15年前,谢淑敏的父亲得了帕金森综合症。为了给父亲在宣武医院专科挂专家号,她半夜就去医院排队,爱人在家看顾老人,等天亮后再让爱人把我父亲送到医院等待就诊。因为病情,每个月都要去医院调药,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我特别感谢我的丈夫,这么多年一直坚持陪着我,一句怨言都没有过。”提到这里谢淑敏眼眶红了。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关村“最美家庭”(三)

父亲病逝后,公公又查出了癌症,两口子又接着带着公公开始了就医的历程。即使工作、生活事务繁忙,他们也会尽量回家陪老人聊聊天、做家务。老人牙口不好,为了让老人能增加营养,谢淑敏一边研究着营养搭配,一边学习着菜式花样,哄老人开心地吃下。直到2018年,公公去世。

谢淑敏的婆婆双腿置换了人工关节,母亲患了阿尔兹海默症平时都需要人来陪护。她说:“今后任重道远,我还会一如既往的孝顺照顾老人,让她们无忧地安享晚年。”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言谈举止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很孝顺,爷爷去世后,看到奶奶心情低落,儿子和媳妇两人利用年休假,带上轮椅,自驾游陪老人外出散心了。


热心公益 奉献爱心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关村“最美家庭”(三)

空间社区心系孤寡老人和独居老人的生活,成立了空间红色暖阳帮扶小组。社区工作者的以身作则的热情打动了谢淑敏,她积极报名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近2年的时间里,他们帮助了10多户社区的老人。有些老人居住的楼层比较高,上下楼比较费劲,在他们购买完菜后,谢淑敏会尽量帮忙给他们送回家中,也经常会去孤寡老人家陪他们聊聊天,询问他们生活上有无需要帮忙,每当做完这些的时候虽然劳累,但她心里十分充实。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关村“最美家庭”(三)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关村“最美家庭”(三)

2020年春节,一场疫情打破了新年的温馨,年初二接到社区发来的信息,请求各楼门长协助居委会核查在京居民情况。身为楼门长的谢淑敏,也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立即开始电话询问和入户,将信息登记上报社区。她还在微信群里看到社区招募防疫值班的志愿者,为了打好防疫阻击战,她立即报名参加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至今还在值守岗位贡献自己的力量。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关村“最美家庭”(三)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关村“最美家庭”(三)

“我也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清洁日活动,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的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将自己的热情奉献给公益。”谢淑敏坚定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