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關村“最美家庭”(三)

家是溫暖的港灣

有了溫馨的家

我們生命的每一天都感覺到幸福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空間社區

看看這個中關村“最美家庭”吧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關村“最美家庭”(三)

我叫謝淑敏,今年58歲,我的家庭雖然平凡,但和諧幸福。以孝為先,尊老愛幼是我們家的家風。我和愛人結婚35年以來,一直風雨同舟、互敬互愛、相互尊重,一起參加社區公益活動,我想這就是家和愛的意義。


因為有愛 所以幸福

35年的婚姻生活,在外人看來謝淑敏和愛人就是志同道合、感情融洽的模範夫妻。“不能說從未有過意見分歧,但每次有了分歧,我們兩口子都會靜下心來換位思考,及時溝通心裡的想法,我覺得彼此真誠就是婚姻的保鮮劑。”提到婚姻的時候,謝淑敏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關村“最美家庭”(三)

他們夫妻二人是彼此的老師,在生活上一直取長補短,愛人教她攝影,她教愛人烹飪,兩人經常出雙入對,為優美的景色留下美麗的剪影。她說:“每當看到以前拍攝的照片,不但能想到當時的美景,還能想起當時兩個人一起的經歷,這種感覺很幸福。”


尊老愛老 知恩報恩

在生活中,謝淑敏和愛人一直同舟共濟,共同承擔家務。老人年齡大了,身體就容易出問題,近幾天家中四位長輩相繼患病,經常要去就醫,夫妻總是第一時間帶老人就診、陪護。

15年前,謝淑敏的父親得了帕金森綜合症。為了給父親在宣武醫院專科掛專家號,她半夜就去醫院排隊,愛人在家看顧老人,等天亮後再讓愛人把我父親送到醫院等待就診。因為病情,每個月都要去醫院調藥,這一堅持就是十幾年。“我特別感謝我的丈夫,這麼多年一直堅持陪著我,一句怨言都沒有過。”提到這裡謝淑敏眼眶紅了。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關村“最美家庭”(三)

父親病逝後,公公又查出了癌症,兩口子又接著帶著公公開始了就醫的歷程。即使工作、生活事務繁忙,他們也會盡量回家陪老人聊聊天、做家務。老人牙口不好,為了讓老人能增加營養,謝淑敏一邊研究著營養搭配,一邊學習著菜式花樣,哄老人開心地吃下。直到2018年,公公去世。

謝淑敏的婆婆雙腿置換了人工關節,母親患了阿爾茲海默症平時都需要人來陪護。她說:“今後任重道遠,我還會一如既往的孝順照顧老人,讓她們無憂地安享晚年。”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言談舉止對孩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也很孝順,爺爺去世後,看到奶奶心情低落,兒子和媳婦兩人利用年休假,帶上輪椅,自駕遊陪老人外出散心了。


熱心公益 奉獻愛心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關村“最美家庭”(三)

空間社區心繫孤寡老人和獨居老人的生活,成立了空間紅色暖陽幫扶小組。社區工作者的以身作則的熱情打動了謝淑敏,她積極報名加入了志願者的行列。近2年的時間裡,他們幫助了10多戶社區的老人。有些老人居住的樓層比較高,上下樓比較費勁,在他們購買完菜後,謝淑敏會盡量幫忙給他們送回家中,也經常會去孤寡老人家陪他們聊聊天,詢問他們生活上有無需要幫忙,每當做完這些的時候雖然勞累,但她心裡十分充實。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關村“最美家庭”(三)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關村“最美家庭”(三)

2020年春節,一場疫情打破了新年的溫馨,年初二接到社區發來的信息,請求各樓門長協助居委會核查在京居民情況。身為樓門長的謝淑敏,也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立即開始電話詢問和入戶,將信息登記上報社區。她還在微信群裡看到社區招募防疫值班的志願者,為了打好防疫阻擊戰,她立即報名參加成為了一名志願者,至今還在值守崗位貢獻自己的力量。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關村“最美家庭”(三)

【防控疫情】疫情中的中關村“最美家庭”(三)

“我也經常參加社區組織的清潔日活動,今後我還會一如既往的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將自己的熱情奉獻給公益。”謝淑敏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