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馨国学故事19:背信弃义,不懂长而不宰的晋惠公(为人之道)

晋献公死后,晋国陷入内乱,正在梁国避难的晋国公子夷吾将秦国许诺,说假使秦国可以护送自己回到晋国,并帮助自己成为晋国国君,自己就把河西的5座城池隔给秦国,然而在当上国君后,他却反悔了,秦国为此非常生气。

晋惠公掌权没几年,结果就发生了大饥荒,饥荒一直持续了5年,晋国的国力大受影响,国家粮库空虚,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逃荒。晋惠公无奈,值得再次向秦国求助,希望秦国能帮助自己渡过难关。不过秦国的国君秦穆公仍然记恨着几年前晋惠公违约的事,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秦大夫公孙枝听说后,找到秦穆公说,“当年是晋惠公违背约定,晋国的百姓是无辜的,现在晋国的百姓正在受灾,我们应该援助他们。”秦穆公听了,改变了主意,答应了晋惠公的要求,晋国的百姓对秦国很是感激。

常馨国学故事19:背信弃义,不懂长而不宰的晋惠公(为人之道)

常馨国学故事


但秦穆公万万没有想到,第2年秦国也闹起了饥荒,秦国本有用于抵御饥荒的粮食,只是这一些粮食早在一年前就作为援手送给了晋国。一时间,秦国的人心惶惶。秦穆公派人到晋国求助,他自忖屡屡向建晋国伸出援手,晋国不会对秦国的困难坐视不管,更何况这一年晋国粮食获得大丰收。

晋国的大臣韩简认为,晋国应当知恩图报,支援秦国,但大夫卻芮,虢射却不仅反对帮助秦国,还唆使晋惠公趁秦国闹大灾时联合梁国一起攻打秦国,晋惠公被后者说动了心,采纳了意见,于是整顿兵马大举攻秦。

晋国的背信弃义,大大激怒了秦国,秦国国民上下一心奋勇抵抗晋国,一开始,局势对秦国十分不利,激战中秦穆公还险些被晋军俘虏,所幸被山野土著救出。

秦,晋两军在韩原展开大战,出师不义的晋军,被杀的落花流水,晋惠公也被秦军俘虏,他本想趁火打劫捞取利益,却没料到此举会让他陷入“失道寡助”的境地,他不仅没能从这场战争中收获好处,还颜面扫地,自身难保。

常馨国学故事19:背信弃义,不懂长而不宰的晋惠公(为人之道)

常馨国学故事


一想到他几次三番违背诺言,秦穆公就愤怒不已,计划将他杀死祭天。若不是遭到秦穆公的夫人(晋惠公的姐姐)的阻止,晋惠公恐怕要死无全尸了。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讲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道生成了万物,但是不把万物据为己有;富育了万物,但是不自持有功;引到了万物,但是不强加干涉;不应万物的主宰自居,大道深厚无私是人类行事的楷模,人们追求礼尚往来,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这其实是不合乎大道的,也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大道遵循自然无欲无求。即便在付出的时候,也从没有想过要得到回报,大道没有分别之心,所以也就没有付出和回报的分别了,当大道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回报的时候,他也不会感到烦恼。人类却不同,一旦我们付出多于回报或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感到烦恼和怨恨,有的人甚至还会做出极端的事情来,这样不但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

常馨国学故事19:背信弃义,不懂长而不宰的晋惠公(为人之道)

常馨国学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无法躲避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如果我们因为怨恨曾伤害过我们的人一个人而怨恨起这个社会,社会就会变得愤世嫉俗,心胸狭隘。以充满仇恨的眼睛看社会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谁能保证从未伤害别人呢,既然我们也曾伤害过别人,又怎能奢望不被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呢?因此我们的付出和回报不能被画等号时,就一定要冷静的看待得与失,不要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回报心生怨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通常会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对他人许下承诺,到事成之后却不兑现自己的诺言,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信誉的同时不仅伤害了自己还伤害了别人。都不失为一件好事。不管是从商还是为人处事,讲究的是“诚信”和合作共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