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分享|【展禽輕鼎】

學習經典,就是依照經典修正我們錯誤的看法、想法和做法,依教奉行,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趨吉避凶。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德育小故事,讓我們學故事,長善根,立大志,做好人。

《德育故事》分享|【展禽輕鼎】


展禽輕鼎

周朝時候的魯國,有一個叫展禽的人,字季,因為住在柳下這個地方,人們都稱他柳下季,以住的地名來稱呼他,可見人們對他非常尊敬。

有一年齊國攻打魯國,索要魯國的一件寶器—岑鼎,岑鼎是什麼呢?在古代,鼎是傳位的信物,作為國家的象徵,所以一個國家的鼎是非常重要的。魯國的鼎很高大,所以叫岑鼎。

魯國群臣商議,一致認為鼎是國家的鎮國之寶,不能送給齊國,於是就送一隻假鼎給齊國,齊君不能確定真假,就返送回去說,“必須要柳下季來說這是真岑鼎,我才相信。”魯國國君就去向展禽請求,展禽回答說,“君王之所以把假鼎充作真鼎送給齊國,是要避免國家的災禍,可是用違背信用來避免國家的災禍,這也是我所為難的呀。

”魯君聽完就明白了,即使謊言能夠一時避禍,但謊言終有被識破的一天,到時不但陷柳下季不義,魯國還會背上“不講信用”的恥名,被各諸侯國恥笑,而無立足之地。那時候才是真正的災禍啊。於是就把真鼎送到齊國。

魯國因珍愛寶鼎,所以用假鼎送給齊國,但如果國家都沒有了,要寶鼎又有什麼用呢?

如果柳下季答應魯君欺騙齊國,貌似可以兩全其美,其實是災難的開始。柳下季寧願得罪國君,也不肯違背信用,可見他平時為人處事重信用非同一般,這就不奇怪連周邊的諸侯國都相信他,這就是一個人恪守信用的魅力吧!

❀❀❀❀❀❀

我又想到多年前自己做的一件蠢事,想想都是不讀聖賢書之過啊:當時期末考試,外班的兩個老師給我們監考,我們班有個同學找人代考,被舉報了。一個說不是代考,一個說是,在那裡爭執不下,兩個老師也不知道怎麼辦,其實這種考試,老師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你不過分,老師也不會嚴厲去查。最後其中一個老師說:“把他們班幹找來問一下不就行了”。結果我就被叫過去了,當時大家都看著我,我看到那個代考的同學一直在向我眨眼睛,一臉的無辜,找人代考的同學也一直給我用手做拜託狀,一臉的請求。我當時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模稜兩可的嗯了一聲,算是承認那個代考人是我們班的同學,其實不是。我回到座位上,越想越難過,眼淚竟流下來了,現在想應該是良心未泯流下的吧,跑去跟老師道歉,早早交了卷,離開了。

看到【展禽輕鼎】,想到自己的作為,這就是平時做事沒有原則,不講信用的結果,以為是幫助同學,其實是害人害己,真是“婦人之仁非真仁”。要是以我現在的觀念,看像當年的我這樣的人,如果不知悔改,我敢斷言以後將無所作為,因為【背師叛道】,欺騙老師,違背老師的教導,能有什麼成就呢?事實證明真是如此。

有信用的國家才能長盛不衰,有信用的人才能受人尊敬。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能立足於這個世界,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因為不值錢的“寶鼎”,而失去自己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望君深思!

今日分享就到這裡,感謝您的關注。

《德育故事》分享|【展禽輕鼎】


故事參考:《德育課本》蔡振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