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讓女子通紅了臉

說起中國的對聯文化,你或許會感到有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沒錯,就是這樣。說陌生是因為提起對聯的歷史、淵源這些東西你可能什麼也不知道,出一個對聯讓你對的話,你很可能就會處於一臉懵的狀態,而說熟悉是因為我們每年春節的時候,我們有一個貼春聯的習俗,不管怎樣說,我們每年都會和對聯有一個親密接觸。所以說提起對聯我們會有如此矛盾的感覺,對聯是我們的文化瑰寶,我們不應該讓它漸漸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接下來我就給你介紹一下我們的對聯文化。

女子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讓女子通紅了臉

對聯又被稱為楹聯、對偶、門對、春貼、桃符、春聯或對子,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言簡意深,結構相同,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根據歷史記載,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期,在明朝洪武年間的江西廬陵,在那裡出土了一尊大的鐵十字架,再其上面就有一副對聯:“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從對聯的內容和形式來看,這幅對聯和中國早期的基督徒有關。而不同的對聯在不同的場合有著不同的叫法,比如我們所最熟悉的在春節的對聯就叫做春聯,而在辦喪事時的對聯就叫做輓聯,辦喜事時的對聯就叫做慶聯,對聯在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大事都有所參與,由此可見對聯的文化作用還是很重要的。

女子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讓女子通紅了臉

相對於我們現代人對於對聯的生疏,對聯在古代生活中當真是時時刻刻都有它的身影。對聯對於我們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甚至在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中都有“試帖詩”,所以說凡是參加過科舉考試的士子都會對對聯也不為過,古代的文人騷客經常用對對聯抒發才情,嬉笑玩樂,但凡文人士子相聚,基本上都會有對對聯的活動,可以說對聯滲透進了古代人生活的許多方面。

女子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讓女子通紅了臉

對聯的歷史很悠久,對古人的影響也很深,學會對對聯不僅能提高生活雅趣,對得好的話還有可能抱得美人歸。據說在清朝乾隆年間,江南王家是世家大族,家中代代有人為官,而這一代的王家家主有一名獨女,這名女子樣貌生得閉月羞花不說,由於在一個文化氛圍濃郁的環境下長大,再加上她的父親對她的悉心教導,王家小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當地有名的才女。待到王家小姐長大成人,前來提親的人是絡繹不絕,奈何王家小姐一個也看不上眼,最後為了尋找如意郎君,王家小姐就在門口貼了一個對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並且說誰要是對的讓她滿意她就嫁給誰,終於有一天,王家小姐收到了一副對聯“日日夜夜,來來往往”,這幅對聯讓她十分滿意,等她出去一看,只見一個面如冠玉,貌勝潘安的年輕公子站在那裡,頓時羞紅了臉,就這樣,兩人訂下了婚約,擇日完婚,成了一樁美好的姻緣。

女子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讓女子通紅了臉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王家小姐如此滿意這幅對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和“日日夜夜,來來往往”,字數相同,對仗工整就不用說了。關鍵是“朝”對“日”和“暮”對“夜”詞性相對,詞意相近,韻律節拍,平仄和諧恰到好處,而“進進出出”,“來來往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怪不得這位公子能抱得美人歸。

現當今,對聯文化的影響力不復往昔,而對聯作為我們文化的瑰寶,我們應該努力地讓其傳承下去,將它發揚光大,重現現它的輝煌。

小編這裡還有一對聯,不知大家能否對出下句,我們評論區見: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