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誉王:太子之位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

《琅琊榜》中的誉王从小聪慧机敏,深受梁帝喜爱。长在皇后身边,地位尊崇,政治才能也很卓越,可是作为亡国公主的儿子,梁帝始终对他有所忌惮、有所猜疑。他只能被当作一枚棋子,用来掣肘太子,巩固梁帝的统治,出身决定了誉王终生和太子之位无缘。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誉王:太子之位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

历史上有一位王子和誉王非常像,他就是唐太宗第三个儿子李恪,李世民曾评价李恪“英果类我”,也就是说,李恪像他李世民一样英武果敢。李世民也动过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但是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以李恪出身为由坚决反对,李世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誉王:太子之位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

李恪的生母便是前隋皇帝隋炀帝的女儿,是大隋的公主,作为前朝亡国公主之子,李恪有自知之明,从来也没惦记过皇位,只是一心做个别人惹不起的郡王。可就是这个想法,也没有实现,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为了巩固李治的地位,诬陷李恪谋反,利用房遗爱造反案,冤枉李恪,造成李恪被冤杀。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誉王:太子之位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

唐太宗之子李恪便是誉王的影子,誉王礼贤下士,有很强的政治手腕,朝堂之上,他能与太子分庭抗礼;朝堂之外,他笼络人心,口碑、风评都比太子好太多。最终荣宠加身,做到了七珠亲王显赫位置,但是尽管这样,梁帝绝对不会把他立为太子。梁帝最深处的恐惧就是怕他为母亲的国家复仇。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誉王:太子之位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

誉王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子,把争夺皇位看成志在必得,一旦希望破灭最后也会冲动战胜理智。就是因为他参透了梁帝的这一心思,所以誉王会谋反,想当年李恪谨小慎微,夹着尾巴做人,还不能逃脱身败名裂的下场,誉王行事张扬、最后起事有性子急躁,所以结局悲惨也在意料之中。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誉王:太子之位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

李恪比他幸运,虽然身死,可是唐高宗李治秉性良善,在李恪身死之后,为哥哥李恪平反。李恪的后代在大唐一朝绵延不绝。

《琅琊榜》人物分析一誉王:太子之位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

誉王筹谋失利,谋反被剿灭。如果不是麒麟才子设计保住了妻小性命,恐怕会是毁族灭家,背上永世骂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