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Havruta“共讀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一)

誰也不會想到,2020年的開篇會如此艱難。


截至今天,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逾七萬。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每一個病例背後都是一個陷入絕望的家庭。在這個艱難時刻,我想把維克多·E.弗蘭克爾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共勉:“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但它唯一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處境的自由。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但你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與行動。”


疫情期間,我們難得地跟家人有大塊的時間可以在一起交流、學習、讀書,可是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地跟自己和家人一起度過這段特殊的歲月呢?


我們推薦用Havruta方法跟家人一起學習、交流、讀書和思考。在這種方式裡,交流的深度增加了,敘述的人感受到自己被激發、被尊重和被傾聽,而聆聽的人會感嘆不同的個體都有他獨特的魅力,能學會看到和尊重不同的生命狀態。


用Havruta“共讀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一)

實際上,這種互動的妙處在於,它是一種深層次的生命體驗,能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感覺到自己的生命被滋養。因為我們享受到生命被滋養的感覺如此美妙,所以也希望帶給更多的人積極的影響,去滋養更多的人,這就是我們想用Havruta方法“共讀一本書”的初心。


Havruta,希伯來語是“共同學習”的意思,就是“構建一個易於互相討論和對話的小組”,也即“一起交流”的意思。


Havruta的本意是“朋友、夥伴、伴侶”,所謂“朋友”的意思來源與“havle”這個詞,該詞被擴展為“和朋友一起學習”,其學習方法主要從“發問—回答—討論”的形式發展而來。


此次我邀請三位朋友和我一起共讀維克多·E.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鑑於地域不同,我用同樣的問題分別訪談了三位朋友,用好奇、尊重的態度去傾聽另一個生命帶著他當下的生命狀態去闡述他的感悟和理解。


邀請人:鳳格格

受邀人:朱悅 張東賓 鄭昊


朱 悅

優秀出版人,新生活方式踐行者。策劃多部暢銷書:《活出生命的意義》《遇見未知的自己》《非暴力溝通》《九型人格》等暢銷書籍。


張東賓

高校教育工作者,11歲男孩的爸爸。發表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從“地板時間”開始》等文章,譯著有:《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帶著愛和寬容給孩子立規矩》等。


鄭 昊

美國Oceans Behavior Hospital 心理諮詢師

美國Hardin-Simmons University心理諮詢碩士

碩士期間師從國際心理學意義治療機構主席Dr. Roberts C Barnes(Dr. Roberts C Barnes師從於維克多·E.弗蘭克爾)。


Q&A


鳳格格:

弗蘭克爾比較欣賞尼采的一句話,並在他的書中多次引用:“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您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朱悅:

從這句話我想到的是“黃金圈法則”why,what,how。


用Havruta“共讀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一)

黃金圈法則


對於一個事情,最重要的是why——“為什麼”。可以發現,人是很容易陷到一個慣性的做法中去的,就是看別人是怎麼做的,我們也就這麼做,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


有一個故事是說一個家庭主婦,她媽媽每次做牛肉,都是把肉切成兩塊,然後放進兩個鍋裡煮。後來她也一直這樣操作,有人好奇為什麼分成兩鍋做,她說我媽就是這麼做的,那我問問我媽吧。


原來那時候他們家的鍋很小,所以每次弄一大塊肉的時候,一個鍋是放不下的,就需要把肉剖開,慢慢地,這就變成了流程中的一個步驟了,到後來,哪怕有了一口足夠大的鍋,她還是把牛肉分成兩塊。


其實好多我們生活中的事情都有這樣的味道。就是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看別人這麼做,自己的父母、前輩這麼做,自己也就這麼做下來了。


面對事情,先問自己WHY——“為什麼”,其實這可以變成一個思維習慣,引入我們的思維模式。做事情前都可以先問一下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做這件事情。

用Havruta“共讀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一)

在生活中,人們更習慣的是不問為什麼,上來先想到的是弄什麼(what)、怎麼弄(how)。


在建立新習慣的時候,因為新習慣與我們感到親切和熟悉的舊有習慣不同甚至相背,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新習慣的價值,我們內心可能還會有一種牴觸。


也許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如果有人來問你為什麼這麼做,我們可能會把它當成一種質疑,或者是一種不合作,甚至理解為一種挑釁。這是人們保護自己的一種很自然的反應。


用Havruta“共讀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一)

“人為什麼而活”是一個大命題,其實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有無數的小事情,如果在每一件小事上我們都能多問一句“為什麼”,相信面對人生大課題也就不會那麼困惑了。

張東賓:

我記得話劇《立秋》裡有這樣一句臺詞:“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來到世上就應該做一些什麼,不能毫無意義的為了生存而活,不管你的貢獻大小多少,總要給這個社會帶去一點有價值的東西,這是一個人存在的根本。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出身家境比較貧寒,個性桀驁不馴,在大學裡也一度不受大家歡迎。他畢業之後四處闖蕩,經商、創業各種打拼,現在事業上也有所成就,還利用業餘時間創作了兩本十多萬字的小說。


我覺得他能重新審視自己人生的軌跡,最後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同時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以一種文學創作的方式反映出來,分享給社會,實在是很有意義的事情。至少說明他認識到人生真正的價值所在。我覺得他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感觸。

鄭昊:

我跟教授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他的回答帶了一些宗教的意味,他說:每個人都要有一個追尋的點,無論你什麼年齡,其實我們要尋找的是一個叫上帝的呼召。


他是說,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自己本能上的一些東西,比方說我們要吃飯,有物質上的追求,如果把自己活著的意義定為一個類似於像物質上的追求的話,就是定了一個很死的東西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容易達到的。他說的是我們需要有一個(超越自我的價值)。


在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完全是沒有方向感的。


在進入教授的這個項目之前,我對自己未來要做的方向非常模糊。當時我問自己,為什麼要學心理學,也不知道。但是在這個研究生項目裡面,它主要的內容就是幫助別人尋找意義。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想,我還沒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在哪呢。但是在我跟教授每天的溝通,包括每天跟他在一起做工作,我看到他是如何幫助別人,無論是那些在自己事業上迷茫的人,或者是在人生中出現苦難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每一個小的失敗,每一個小的挫折,都有可能使一個人迷失自己的意義部分,所以他當時給我的一個特別好的例子,就是如何去幫助人們確定自己的意義。


這個意義不是我們創造出來的,這個意義是我們要去尋找的,是說它可能在我們一出生的時候,一直就在這裡,但是我們需要去尋找它。


意義治療相當於給我們種下一顆小種子,告訴我們:我們是有一個意義可以去追求的。可能在這個現階段,我只想,比方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我想要物質或者是我想要一些名譽,但是我們始終給人們一個方向,就是告訴他說,你是有一個意義在這裡的,當你需要的時候,你可以去尋找,你是有你的意義在裡面的,我們去給他一個這樣的肯定。


其實意義治療的一個核心點,在我們看來,就是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人總是在當下的一個時間點,是可以做出一個選擇的。


就像弗蘭克爾當時被關到集中營的時候,他完全可以選擇不去集中營。在當時,他已經受到了很多國家的保護,很多國家向他發出橄欖枝,說我們可以來保護你,但是他沒有選擇去。


當他到了集中營之後,經歷了很多苦難,其中就包括他寫的第一版的原稿直接被拿走了。他的選擇不是說我費盡那麼多心血的東西沒有了,他選擇了在當下的時候,要重新精磨這些內容。


那其實我現在也會經常給我治療的病人一個點,因為我大部分的病人們會有很多這樣類似的藉口,他們會說我童年受到了父母的一些虐待,我受到過性侵,我父母有酒癮,我在學校經歷過霸凌……所以導致我現在這個樣子。


當時我給他們的一個點就是:你現在有的是什麼,比方說什麼讓你成為了那個特別的你,我知道也許你有很多負面的東西,但是你還要去選擇性看到是什麼塑造了最特別的你。


這個過程很艱難,也用了很長時間,因為他們看不到,他們看到的都是所有自己經歷的一些不好的東西。知道我為什麼存在,如果我為什麼存在都是負面的,別人造成的,都是我之前的過去悲痛的經歷造成我現在這個樣子的,那其實他們永遠是沒有辦法找到真正的自己是什麼。


所以,意義治療是什麼,是像有一個雷達看到他們所擁有的特點是什麼。


在我們看到之後,我們不是去告訴他,我們是幫助他也擁有一個同樣的雷達,用同樣的一雙眼睛能看到自己的優勢是什麼,自己的特點是什麼,是什麼讓他們這麼特別,然後他們就可以通過這個東西去慢慢地探索,他們為什麼存在,他們之所以來到這裡,是為什麼,他們的意義是什麼。


由於篇幅所限,此次我們先呈現一個問題的訪談,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