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一針見血說清教育問題:如果不改,下一代就會被淘汰

中國式的教育焦慮很具特色,例如“家長太胖,影響小孩入學”,買個學區房能掏空幾代人積蓄。中國高昂的教育成本讓世界驚訝,家長們也集體神經緊張,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馬雲一針見血說清教育問題:如果不改,下一代就會被淘汰

由於當過老師多年,馬雲對中國教育的癥結體會很深。他的教育理念也並不迎合大眾。他主張自然成長,把快樂歸還孩子,他說孩子首先要會“玩”:

“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只會讀書不會玩很麻煩。”


仔細一想,好像也有點道理。馬雲相信,音樂、體育、美術這些東西,才可以讓一個孩子真正成為一個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馬雲一針見血說清教育問題:如果不改,下一代就會被淘汰

雖然已經離開講臺20多年,馬雲對中國的教育改革卻有著超常的執念。他從不諱言自己對教育問題的擔憂,“教育現在面臨很大的挑戰,如果我們不改變教書的方式,30年之後我們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作為一名互聯網創業者,他深信互聯網跟200年前工業革命一樣偉大,它將改變人們的意識,重新思考未來。

馬雲一針見血說清教育問題:如果不改,下一代就會被淘汰

“我們處在一個了不起的變革的時代,未來30年的變化將超越人們的期望與想象。”馬雲說。而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教育如果裹足不前,那將造成可怕的後果。

“現在的教育必須進行改革。過去100年是機器時代、工業化時代,那時的教育主要是傳授知識,如果現在還按照這個方式教學,學生出來很可能找不到工作了。未來我們人類跟機器比誰聰明,誰記得快,誰背書背得好,誰算得快根本沒有機會贏。”


馬雲一針見血說清教育問題:如果不改,下一代就會被淘汰

馬雲擔心,如果中國的教育再不改革,下一代的孩子就會失業、被淘汰。“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三十年後孩子們將找不到工作。”

他最著名的一個教育觀點,是中國有“教”,卻沒有“育”。教,中國學生全世界考試最好,但育是培養文化、情商。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有創造力、創新力,我們要讓孩子有擔當力、有責任感,讓孩子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觀,而這些東西是極其不具備的。”

馬雲一針見血說清教育問題:如果不改,下一代就會被淘汰

馬雲認為,如果未來的孩子在智商、情商之外,沒有愛商,即缺乏擔當,不會替別人著想,那麼是註定會在將來的變革中被機器淘汰。

要是別人批評中國教育,怕就只能限於嘴上的“批評”了,但馬雲不是光說不練的人,他有錢有想法,說到就要去做到,他為了踐行自己的教育理念,開辦了雲谷學校。

馬雲一針見血說清教育問題:如果不改,下一代就會被淘汰

與為應試而生的一般學校不同,雲谷學校希望培養的是個性化、有特質、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追求創新,有較高體育和藝術素養的孩子。

學校的辦學使命延續了馬雲的教育理念——

“讓每一位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現如今,各國的年輕人尚且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向馬雲取經,我們自己就更不應該視而不見了。

馬雲教育思想的最主要核心在於:

一、想受人尊重,一定要有愛商。愛商是擔當,是替別人著想,是做一些看來跟你沒有關係的事情,你做最大的決定,跟你的生意毫無關係的時候,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馬雲一針見血說清教育問題:如果不改,下一代就會被淘汰

二、年輕人一定要多走出去看世界。這個世界太有趣了,這個世界太獨特了,你需要自己去體驗,你需要用你自己的大腦去思考。

三、教育要面向企業。最優秀的人才沒有在大學裡,由於過去幾十年中國教育的進步,優秀人才聚集在企業裡。以前是企業跟著大專院校走,未來應該是大專院校跟著企業走、跟著市場走。因為只有在競爭的第一線才有可能誕生最先進的技術。

馬雲一針見血說清教育問題:如果不改,下一代就會被淘汰

四、文化是玩出來的,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

一如既往,老馬總是語出驚人。但別忘了,當年老馬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還沒幾個人相信互聯網呢,更沒有人會想到僅僅十幾年後,互聯網能把整個世界變成現在這樣。

正如他那句“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馬雲一針見血說清教育問題:如果不改,下一代就會被淘汰

馬老師啊,為了孩子們,你還是多抽點時間回到講臺吧。你教,我們放心。

歡迎各位條友一起留言討論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