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一切的不平只有包容与理解能够安抚

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明星动态早知道,娱乐事件有看法,盘点明星的神相似!


“一句迟迟到来的对不起,却成了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这是看完《羞辱》这部影片后最为直观的感受。


这部影片并不复杂,它讲述了一个两个固执的男人因为一场看似不足挂齿的小口角而上法庭的激烈对峙,最终引发社会骚乱的故事。

《羞辱》——一切的不平只有包容与理解能够安抚

故事围绕着这两个男人逐渐展开——从小小的个人冲突出发,上升到两个家庭,两个族群,和两个版本的历史,最后再回到个人,回归到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对错善恶,和对自我的审视。


导演齐德·多尔里就在这一个简单的故事当中蕴含着当今世界所面临问题的思考——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受到影响的人与人,人与历史、战争创伤之间关系,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羞辱》——一切的不平只有包容与理解能够安抚

《羞辱》中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法庭上,质证的情节里不单单只有辩护和交锋,同时也成为了在那时人们心中想法的一次难得流露,让发生口角的双方以及双方背后的阵营表露自我的真实想法。


法庭中,每个人身后的旁听者,甚至延伸到法庭外那些挤满街头和道路的双方支持者几乎都把这次庭审当做一个难得的纾解自我的渠道。

《羞辱》——一切的不平只有包容与理解能够安抚

狂乱往往源自于愤怒。可实际上,托尼·汉纳和亚西尔两个人都是受害者——一段艰辛往事引发所谓仇恨的受害者。他们曾经的生活被毁,村庄被屠戮,自己被驱赶,人生的境遇陡然变化引发的失控,命运的漩涡将他们卷入其中,无计可施。


残酷的现实将每个人卷入,将每个人甩脱,当他们回到生活当中,谁又能没有夹带着恨意,乐观的面对新的生活呢?两个人怀着恨意,凝视彼此。这滔天的恨意如何清除,又有什么能够用来抵挡、消除这深入内心的怨恨?没有人能够解释的清楚......

《羞辱》——一切的不平只有包容与理解能够安抚

那块土地充满灾祸,战火,多年以来从未真正安宁,就像影片中那位军方领袖所言:“战争结束了,但在人们的记忆中没有结束。”,仇恨仍在,恨意何熄?


从这里可以看出,导演齐德·多尔里想告诉大家:法律难以解决民族问题,唯有民族间互相理解、包容才是解决之道。

《羞辱》——一切的不平只有包容与理解能够安抚

影片从一个小矛盾放大到国家、种族矛盾,揭开历史的伤疤。整个故事节奏稳健,层层递进,不断发展,从表演、叙事、戏剧情节、摄影到影片立意各个方面,将国家民族历史战争的仇恨从个人恩怨的角度,一点点放大引出,张力和悬疑从始至终。


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动物,并不是任何时候都会选择所谓的最优方案。有时候,你明明知道原谅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可若是那人杀你至爱之人,夺你所爱之物。那么你一定会和他死战到底。

《羞辱》——一切的不平只有包容与理解能够安抚

法律能制止这种复仇吗?假如是一个人的话是可以的,极端情况采取一命抵一命的措施。但若是如前面所述,发生了民族仇杀,十几万人就此无辜死去,法律能还给予每个人以绝对的公平吗?显然不可能,那时候政府已经没有能力维护法律,就算把所有的杀人犯抓住了,审判也可能会持续到世界末日那天,遥遥无期。


我想,现在的我们渴望世界的每一个国家都能够培养出真正人格健全的人,不会因为信仰、观念的不同就心怀芥蒂,恶语待人,更甚者拳脚相向。


《羞辱》——一切的不平只有包容与理解能够安抚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他人的生活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坎坷。不去羞辱别人,有说对不起的勇气。

历史的棱角不会被战争和死亡打碎,只会在互相理解和宽容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磨平。


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明星动态早知道,娱乐事件有看法,盘点明星的神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