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听到很多妈妈说起过,宝宝在睡着的时候会突然

发出笑声,仔细观察却发现宝宝并没有醒来,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小宝宝在做梦,是的,你没有看错,小婴儿也是会做梦的,他们的梦里会哭会笑、甚至还会一惊一乍的喊叫。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科学研究有专家发现:胎儿在大概8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梦了,这时候他们大脑的左右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梦境就开始陪伴他们在妈妈的子宫里睡眠,而妈妈只能感觉到宝宝在踢肚子。

有些多妈妈会担心睡着的宝宝突然大哭是因为受到了什么惊吓,其实并不是,宝宝睡着时的哭和笑,大都来自本能反应。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新生儿在刚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他们所展现出的哭和笑,完全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当他们吃饱睡足感到舒服的时候,就会出现笑容;

而如果尿湿或是肚子饿了等不舒服的感觉出现的时候,他们就会哭闹。

同样,睡梦中的哭和笑也是他们的本能反应。

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轻松的梦,就会发出笑声;

而如果做了一个紧张可怕的梦,就会在睡觉的时候哭出来。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宝宝会梦见什么?

弗洛伊德曾经提出:梦境是在满足人的愿望,对小孩子来说也一样。

0~2岁的宝宝一般都是在处于浅睡眠状态的时候才会做梦,白天发生的事情会在他的脑海里重现,也就是说他做的梦大都和白天的经历息息相关。

如果他一整天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玩得很开心,就会在梦里笑出来;

而如果他白天被爸爸妈妈责骂或是看到了可怕的东西,就有可能在睡梦中哭泣。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长,情感发展也日益完善,这个时期孩子的梦境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他或许会梦到睡前故事中的小怪兽或者糖果屋,也有可能梦见白天想要的那辆小汽车,但是归根结底,这些梦境都是和他白天的经历和思想有关的。

总而言之,孩子在睡眠中哭和笑都是正常的反应,是神经发育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对宝宝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都是有好处的,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妈妈要如何看待孩子的梦境?试试这3个神奇“安抚法”

1、不要过分看重

“梦境是真实心灵的写照”,这句话没错,可是妈妈也没有必要过分看重宝宝的梦境。

不必因为宝宝在睡梦中哭泣而感到焦虑,不用过分担心这会给他的心理带来阴影,当宝宝在睡梦里哭泣的时候,妈妈可以温柔的抱抱孩子,安抚他睡梦中紧张不安的小情绪。

如果他一直沉浸在噩梦里,可以用温和的方式叫醒宝宝,然后重新哄睡,你的温柔耐心会重新给他一个甜甜的梦境。

当然,如果宝宝在梦里笑出声音,那就需要拍拍他,让他继续美好的梦吧。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2、给孩子一个安详的睡前环境

在睡前不要让宝宝过于兴奋,给他一个安详的睡前环境,让他慢慢安静下来,这样宝宝就不会轻易将兴奋的情绪带入睡眠中,也就更加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就能够减少宝宝噩梦的概率啦。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3、读睡前故事

很多宝宝睡觉出现做噩梦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或者睡前没有听取美好的童话故事。

而睡前故事多以童话故事为主,情节不会激烈,多为美好结局,宝宝听后很容易获得安全感,产生睡觉后也有父母陪伴的感觉,睡觉会更香。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睡前故事还能促进宝宝的听力,父母的声音也是对宝宝大脑最好的刺激,能促进大脑发育,扩大孩子的视野,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我从莎莎1岁起就开始讲睡前故事,这时孩子已经能听懂大部分简单的词语,她特别喜欢《上床啰:宝宝晚安故事》和《小房子系列:益智早教睡前故事》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每一册都是单独的小故事,故事简单清晰,很符合宝宝能理解的思维,更多的是搭配了精美的图片,颜色明丽、温和,不会让宝宝的大脑过于兴奋,促进睡眠还能培养审美观。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每天给宝宝换不同的小故事,不会枯燥,碰到宝宝喜欢的也可以反复讲,0-4岁的宝宝都很适合。

新手宝妈们注意:婴儿睡觉总是“一惊一乍”,这样做能安抚好宝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