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韓愈怎麼夸人有才


看韓愈怎麼夸人有才

封面圖來自unsplash,謝謝作者的無私分享

怎麼誇別人有才

再讀《送石處士序》——自己說好不一定好,別人說好才是真的好。


韓愈有兩篇文章,主角都是隱士。一篇是《送石處士序》,另一篇是《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兩位主角溫處士溫造,石處士石洪有很多交集。兩人分別在洛陽洛水南北隱居十餘年,人送外號水南山人、水北山人。這兩位後來出仕的時間也差不多。石洪被河陽節度使烏重胤大人聘請,作府中的節度參謀。不久之後,烏重胤又聘請溫造。


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倆都是被韓愈大讚特讚的人。同是送別,韓愈卻寫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我們來看看韓愈是怎麼夸人的。石處士在洛陽退居十年。節度使烏重胤走馬上任三個月就向幕僚諮詢真才實學之士,有人推薦石洪。這人講,石洪居於山水之間,冬天皮衣護體,夏日葛服遮身。每天的飯菜就是一碗米飯和一盤蔬菜。有人送他錢財,他堅持不受。和人約定從不失信。他接著講,石洪室內擺滿圖書,議論道理,分析古今得失,評論人品高下,預卜事件成敗。


他還打起了比方,石洪如黃河之水東去,滔滔不絕,如龜甲占卜洞見未來,如王良造父般的駕馭之術。


夸人的文字有許多,歸納起了不過三點,修身、齊家和治國。徜徉山水之間,簡單樸素是一個人的生活風格,沒有對與錯,只有喜歡和不喜歡。而石洪沉醉臧否,有經天緯地之氣度,對朋友從不失信,一言九鼎,對社會看得格外清楚,對國家充滿熱忱。讀者聽來,自然豔羨石洪的品德才學。


歐陽修曾經講,石洪為何有名,是因為韓愈的誇讚。


誇溫造,韓愈先講了則故事。我很佩服韓愈,因為他講的故事,讓人容易理解,卻不容易讓人忘記。


韓愈說,伯樂經過冀北的田野,馬群就空了。有人質疑,伯樂雖然能識別良馬,但是冀北馬匹眾多,怎麼就把馬群空了呢?有人解釋,馬雖然多,但是伯樂將其中的良馬全都選走,馬群中沒有一匹良馬不就空了嗎?


韓愈繼續講,今天的洛陽就彷彿是人才的冀北。一句話就將故事的內涵說得明明白白。此時,韓愈似乎變成了一個怨婦。他開始抱怨,抱怨烏重胤上任,洛陽處士的屋子裡就空無一人,因此官員有疑問沒有地方商議,晚輩有疑惑米有地方求教,達官顯貴沒有地方實施禮節。


怎麼夸人,韓愈不重樣。他從不正面講溫灶如何修身、齊家和治國,而是講溫造走了之後的困境,失去了身正垂範的楷模,失去了一起議事的夥伴,失去了為國分憂的同志。我們從不知道溫造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是我們知道沒有溫造的洛陽是什麼樣子。


夸人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正面側面反面都離不開基本面,怎麼夸人,誇他的修身、齊家和治國。明日繼續更新,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