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家會傷人》︱從戀愛、婆媳、小三探究中國式婚姻易破碎真相

在戀愛前期,我們會積極地給予對方無條件的愛,獲得足夠的無條件的愛之後,我們會變成孩子,一起退行到童年。愛,實際是親子關係的複製。 ——《為何家會傷人》

《為何家會傷人》︱從戀愛、婆媳、小三探究中國式婚姻易破碎真相


《為何家會傷人》是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寫的一本關於家庭、親子的好書,甚至有網友認為這本書可以和魯迅的《狂人日記》相提並論,因為它揭示了中國家庭也在吃人的真相。

這本書展示了傷人的親子關係,是父母“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的謊言和忽視孩子渴求的自戀式教育下的悲劇,也揭露了中國式婚姻破碎的真相,是親子關係的重複與自我治癒。


而親子關係與婚姻關係互為因果。不良的婚姻不能給親子關係提供良好的環境,而幼時的親子關係又會影響孩子今後的婚姻。

《為何家會傷人》︱從戀愛、婆媳、小三探究中國式婚姻易破碎真相


根據民政局和中商產業研究院的報告,中國結婚率逐年降低,但離婚率連續十五年上漲。離婚的主要原因是感情不和,這其中包括:另一半不符合自己的假想、婆媳矛盾、小三插足等。


武志紅認為,無論是戀愛、婚姻、還是小三,都與我們曾經的親子關係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今天,我們將從戀愛、婚姻中的悲劇,來探討中國式家庭是如何在戀愛與婚姻中艱難前行。

《為何家會傷人》︱從戀愛、婆媳、小三探究中國式婚姻易破碎真相


書中提到一個案例:張莉愛上了大他三歲的王江,兩人戀愛之初十分幸福,張莉會照顧好王江,也尊重他的父母。但1年後,張莉開始查王江的電話、短信,甚至跟蹤他,還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和他吵架。

一次激烈爭吵後,張莉崩潰得像個小孩,這讓王江意識到,張莉找茬另有隱情。“你是不是怕我像你爸媽一樣丟下你?”一句話,讓張莉將壓抑了20多年的痛苦傾瀉而出。

張莉3歲時,爸爸帶小三離家出走,16歲時又跟沒事人一樣與媽媽複合。媽媽工作很忙,沒時間管張莉,只有張莉找茬和媽媽吵架,媽媽才會關注她。

因此,在張莉的心裡形成了這樣的定論:男人隨時會拋下妻子,獲得關心的唯一方法,就是找茬。

《為何家會傷人》︱從戀愛、婆媳、小三探究中國式婚姻易破碎真相


很多人在潛意識裡把戀愛當做童年的治療。在童年時所受的心理創傷,他們希望在這一段關係裡得到治癒。

所以,當童年父母的專制壓抑了孩子,他們便會去找老實的伴侶;當童年時覺得父母過於懦弱,他們會傾向選擇強勢的另一半。

無論如何選擇,在戀愛開始之後,他們會試圖去打造一個從小嚮往的關係,因為不知從何下手,便會先重複童年的經歷,然後用自己的方法試圖自我治癒。

治癒成功,戀愛便可以繼續;治癒失敗,就在下一段戀情裡重複試驗,直到找到能修復自己童年傷害的另一半。

戀愛不僅是一種治療,它也是一種嘗試。我們在努力尋求和父母類似或者相反的形象,也在嘗試和戀人是否合拍。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提到:戀愛,是與家的最後一步分離。如果想在曾經的親子關係中得救,我們必須自己努力。

而這種努力,就是記住,你的愛人是另外一個人,不是你的父母,是今後將與你相伴一生的獨立的個體。拋開童年的陰影,去嘗試接納一個新個體的融入,去開啟一段完全屬於自己的嶄新人生。

只有與過去的親子關係分離,才能開始戀愛與婚姻。

02 婆媳爭寵:佔有慾造就的婚姻悲劇

《為何家會傷人》︱從戀愛、婆媳、小三探究中國式婚姻易破碎真相


走入婚姻,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婆媳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人與人相處總會有摩擦。但也絕不是一定會水火不容。往往水火不容的婆媳關係,一定有個愚孝的男性夾雜其中。

《為何家會傷人》裡談到,糟糕的婆媳關係和嚴重的戀子情節往往是相輔相成的。有些女性對孩子的佔有慾甚至超過了對丈夫的愛。

如果媽媽對爸爸的愛勝過愛孩子,她就不會離不開兒子,從而和媳婦過不去。

書中提到了阿衝的例子。因為嫁過來的時候被婆婆欺壓得厲害,爸爸卻沒有向著媽媽說話,所以阿衝的媽媽把所有的愛都灌注到阿衝身上,對他的爸爸感情並不深。

阿衝結婚後,媽媽一個人搬過來住,只要阿沖和妻子呆在一起,她就會想盡辦法把他們拆開:不讓他們一起去散步,看電視時必須阿衝坐兩人中間。

這類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對孩子使用愛的謊言:你的成長離不開我們,你需要我們。然而事實是,這並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自己。


真正離不開孩子,正是父母。這種佔有慾在孩子離開的那一刻,膨脹到了極致。

因此,兒子一結婚,母親瞬間失去了感情寄託,於是演變成了一種微妙的三角關係:母親認為自己是兒子最重要的人,妻子認為丈夫應該要最愛她。

如果作為中間人不好好調和,勢必會導致婚姻在夾縫中破裂。可惜的是,有一些男性因為愚孝,捨棄了愛情。

《為何家會傷人》︱從戀愛、婆媳、小三探究中國式婚姻易破碎真相


孝順本是好事,但不顧事實如何,一味偏向母親,這樣的愚孝,不僅會傷害妻子,更會讓母親變本加厲,永遠也逃不出愛的陷阱。

小馬的母親就很強勢,他的大哥什麼都聽母親的,已經離過兩次婚了,都是因為母親對媳婦不滿意。上一次婚姻,嫂子是公認的賢惠,但母親依舊找各種理由逼迫大哥和嫂子離婚。現在大哥50歲了,仍然是孤身一人。

小馬的妻子也被母親數落過,但小馬不會幫襯,常讓母親自討沒趣,再加上有大哥“頂炮火”,小馬的婚姻很幸福。

《為何家會傷人》中指出:孩子不該是父母的最愛。婚姻關係的核心,應該是夫妻關係。將孩子養大,不是為了永遠黏在一起,而是將孩子推向新生家庭,讓愛循環和延續。

減輕母親的佔有慾,只需要讓她意識到:父親才是您相伴一生的愛人,我們都會永遠愛您,但我也希望我能夠有愛的人。

讓母親從母子依戀中分離出來,婆媳關係便會迎刃而解。

03 小三成癮:被釋放的負罪感

《為何家會傷人》︱從戀愛、婆媳、小三探究中國式婚姻易破碎真相


婚姻的阻礙裡,除了婆媳關係,就是第三者的介入了。為什麼會出現小三,書中羅列了小三的兩種類型:物質滿足、小三成癮。

小三成癮的人一般有很深的戀父情結,因為不能和母親爭搶爸爸,所以會把從小的搶奪的慾望轉移到其他有家室的男人身上。

例如,武志紅老師提到了一個小三的例子:有個做過10多次小三的女人,每次得到了男人就失去了對男人的興趣,特別是她看到男人的妻子毫無招架之力時,會產生失落感。


她享受的是炫耀的快感,而競爭的天平一旦傾斜,她便沒了樂趣。

武志紅認為,做小三的人,其實是在修正過去的錯誤,釋放過去的負罪感。

除了炫耀型小三,還有一種隱忍型小三。她們對男人的愛要求很低,只要能來看她,就能得到滿足。這種類型的小三已經接受了競爭不到“父愛”的絕望事實,因此在選擇當第三者的同時,也習慣了不去競爭,只默默接受二女侍一夫的狀態。

這類小三,一般會愛上對老婆專一的男人,她們的快感來源於讓一個專情的男人移情於自己。至於移情後男人對她是否深愛,她並不是很在意,只要擁有就好。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小三,無論童年遭受過什麼,都不值得提倡。修復自己的內心,不能依靠破壞他人的家庭來實現。

而男人主動找小三,一部分本身是渣男,濫情成性,還有一小部分,是婆媳關係的犧牲者。

媽媽不能安放兒子的情慾,而妻子因為婆婆從中作梗也得不到。男人的情慾無處安放,就會去找小三,逃離這個家。

書中甚至有一個離奇的案例,兒子的小三是婆婆幫忙找的,婆婆寧願兒子在外風流,也不願看到兒子在家與媳婦恩愛。

正是這種無處安放的無奈,讓男性在外尋找負罪感的發洩口。婚姻關係裡,“背叛”了母親,對不起妻子,裡外不是人,所以去外面找一個心靈的寄託,宣洩在家時的不滿。


《為何家會傷人》︱從戀愛、婆媳、小三探究中國式婚姻易破碎真相


無論是戀愛還是婚姻,都不過是親子關係的重複,都繞不開親子關係的糾纏。坎坷的家庭,一定有著原生家庭的傷痛,而幸福的家庭,原生家庭一般也充斥著幸福。

所以,武志紅對自己這一本書的評價是:“這是一本溫柔的書,也是一本有用的書。”它揭示了家庭的陰暗面,但也提出了家會傷人的本質:親子關係。解決好了親子問題,家就不再傷人。

給孩子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就像書中所說:

如果是兒子,就要對自己說,爸爸才是媽媽最愛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兒,就要對自己說,媽媽才是爸爸最愛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親,就要對女兒說,我愛你,但媽媽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親,就要對兒子說,我愛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夫妻關係是家中的 No.1,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

擁有健康的親子關係,不重複過去的悲劇。你的家庭,由你做主。




作者:九木,90後新媒體作者,願用或溫暖、或犀利的文字,擁抱純一不雜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