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01、

《简·爱》是18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也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一本小说之一。最早看这本书的时间大约在十年以前,那时的我,为书中主人公简·爱的自强自立和倔强不服输的精神,以及她与桑菲尔德庄园主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爱情而感动不已。

最近有空余时间,又把这本书找出来看了一遍,依然被发生在书中人物身上的故事深深吸引,只不过相对于之前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对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经历和人生境遇也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简·爱的身上有那么一股子劲,性格里有执拗和桀骜,也有柔软和随性,骨子里的倔强、不安分和善良,让她最终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了自己生命的色彩和光亮。


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02、

生就的一副傲骨,看得比命还重要的尊严,注定了她与众不同的人生

对于像简·爱这样一个从小就父母双亡,不得不寄人篱下才能生存下去的人来说,尊严无疑是一种十分奢侈的东西。

可偏偏她却是一个把尊严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人,她一生都在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努力,为了尊严与人和事对抗,与强大的命运对抗。

这种维护和对抗,从她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了。

简·爱的母亲里德小姐年轻时嫁给了一个穷牧师,也就是简·爱的父亲,两人结婚后,简·爱不久,他们就死在了一场瘟疫里。小小的简·爱被托孤在盖茨黑德的里德舅舅家,可是疼爱她的舅舅里德先生也早早去世,临走前又把她托付给自己的太太。

里德太太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和自己没有半分血缘关系的小姑娘,她把心里对里德小姐的不屑和鄙夷都转嫁在小小的简·爱身上,她自己对简·爱不好,还任由她的孩子们打她骂她,甚至就连盖茨黑德府里的仆人们也敢随便欺负她。


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那时的简·爱太小,也许根本连尊严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果她能像一般人那样,学会看人脸色活着,学会服从,认输,求饶或者祈求怜悯,也许她在盖茨黑德的日子能好过一点。

但是,简·爱从来不会说半句软话,对所有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是虐待,她都默默忍受。

忍受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甘情愿的忍受,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归结于命运,认为本该如此,于是就不会太觉得委屈。

另一种是带有对峙性质的忍受,有一种“看你还能把我怎么样”的意味。简·爱的“忍受”属于后者

那是一种扎根于骨子里的骄傲。她倔强,不服输,甚至带着点对“施暴者”的鄙夷,这让欺负她的人更加愤怒,一边变本加厉地打她骂她,一边又会在她的倔强和不屈中感到惶恐不安。


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最后,不光经常欺负她的表哥约翰会害怕她,就连里德太太对这个小不点也是既厌恶痛恨又无奈头疼,她一边警告自己的孩子“离她远一点”,一边联系了一家以慈善为幌子建立的孤儿院,也就是后来简·爱待了八年的洛伍德寄宿学校。

虽然洛伍德学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校长布洛克赫斯特又受了里德太太的挑唆,曾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毫无理由地惩罚并诋毁简·爱,但她还是在这里得到了海伦·彭斯的友谊和坦普尔小姐的关爱。

对于简·爱来说,这是她平生第一次获得了平等待遇,这种精神上的抚慰,比起在里德家的境遇,已经让简·爱很满足。

简·爱与生俱来的骄傲个性所衍生出来的不屈和反抗精神,才让她得以从盖茨黑德那个给了她噩梦般童年的地方离开,有了在洛伍德学校八年的人生经历。也正是她看得比命还重要的尊严,让她和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故事更加曲折动人。

与命运抗衡,不是喊喊口号唱唱高调就可以,需要实实在在的牺牲和付出,更需要以微末对决磅礴的勇气。

简·爱一生用力维护的骄傲和尊严,注定了她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


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03、

性格里的不安分因子,和对新奇生活的渴望,成就了简·爱传奇色彩的遇见

有人说,简·爱在爱情方面有其不幸的一面,但也有其幸运的一面,不幸的是命运作梗,明明那么相爱的两个人,中间却隔着一个疯子。

而幸运的是,罗切斯特先生算得上是简·爱成年以后,迈出人生门槛第一步所遇见的第一个男人。因为洛伍德女子学校的特殊性质加上它偏僻的地理位置,让生活在那里的人很少有机会和外界接触。准确的说,无论是在这里做学生还是教师,都几乎是无缘认识到外人,尤其是男人。

而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遇见即成真爱,这份幸运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但仔细读书,认真揣摩却不难发现,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相遇自有必然性在其间。

洛伍德学校瘟疫事件的死亡人数之多,终于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被揭开了覆盖在慈善华丽外衣下的种种弊端后,学校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简·爱作为教师,吃住环境自然比学生还要好一些,除此之外,也有了一点微薄的薪资,虽然少的可怜,但也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收入。


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简·爱从小在里德家受尽了精神上的凌虐,初到洛伍德时又尝遍了挨饿受冻的苦楚,洛伍德环境改善后,她当教师的这两年,应该是她十八年人生里过得最舒适最惬意的两年,既不用忍饥挨饿,也拥有精神和人格上的自由。

虽然洛伍德的生活枯燥乏味,但按照常人思维和简·爱的生活经历,她都应该一直在这里待下去。可是简·爱性格里不安分的因子,想要去探寻远在洛伍德之外世界,和她对未知人生的好奇,不断怂恿着她放弃现在相对安稳舒适的生活。

于是,正在为阿戴勒寻找家庭教师的费尔法克斯太太——罗切斯特先生的管家,看到了报纸上简·爱的求职广告,简·爱成了让菲尔德庄园里的家庭教师。

是简·爱性格里的不安分,和她对新奇世界的渴望,成就了她和罗切斯特先生的相遇和后来的彼此相爱。

当然,像罗切斯特先生那样见多识广,人生阅历丰富又心肠冷硬的有钱男人,如果简·爱没有与他同等高度的精神内涵,仅凭她瘦矮的身材,平凡的样貌,即便再多次的遇见,也无法打动他。

两人第一次相遇时,简·爱不顾罗切斯特先生的无礼,对他的善意帮助,阿戴勒在课业上的进步,简·爱的画,她得体的谈吐举止,她作为家庭教师的称职以及她性格里的坦率真诚不掩饰,她简单的心思,纯洁的性情,每一样都平实自然,又每一样都恰到好处地吸引了罗切斯特先生关注的目光。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有无数次的遇见,并不是每个人的每次遇见都会有美好的故事发生。

所以,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每一刻都认真谦逊,不忘记努力学习丰富自己,只有为未来的每一次遇见做最好的准备,才能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出现在面前时,不会有错失的遗憾。


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04、

乐于给予的善良,给简·爱的人生注入了快乐和活力

简·爱从小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她性格中敏感的一面,对于她来说,任何一种无法回应的怜悯和施舍,都是对她人格的一种折辱。

和罗切斯特先生爱情的发生,不是因为他的财富和地位,而是抛开身份的差距,物质条件的悬殊,两个人因精神上的平等而产生的相互吸引。

简·爱在和罗切斯特先生的交往中发现,不但他们之间的交谈能给予双方精神上的抚慰,在某些方面,罗切斯特先生是倚赖她的。


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比如他房间着火的那天晚上,他想让她留下来陪伴自己的脆弱和无助,梅森被那个疯女人咬伤的那天夜里,整个桑菲尔德庄园的客人和仆人无数,而罗切斯特先生所信任和求助的,却只有她一个人。

尽管结婚当天发现了罗切斯特先生的妻子还活在世上时,简·爱觉得被践踏了自尊,选择了逃离,但是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爱,以及被他信任倚赖的美好感觉却从未有一天消失过,也正因为这样,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才显得尤为凄美动人。


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简·爱意外得到了叔父留给她的一笔财产,同时也得知,当初救她性命的圣·约翰兄妹竟然是她的表兄妹时,她执意把叔父仅赠予她一个人的遗产和三个表兄妹平分了,虽然她名下的钱一下子从全部变成了四分之一,但有能力帮助圣·约翰兄妹三人摆脱贫穷,简·爱心里得到的安慰,却远不是财产所带来的欢愉能比拟的。

这也是她得知罗切斯特先生的妻子已经在大火中丧生后,决定留在了她又瞎又残的主人身边的原因,因为她可怜的主人此时比以往更加需要她爱的慰藉。

人生获得快乐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饥饿的人恰好有美食可以享用,获得了味蕾和饱腹的快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从爱和被爱的满足中获得快乐;小朋友每天赖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故事进入梦乡,是一种岁月静好的快乐。


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简·爱从小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的她,生存都十分艰难,实在没有什么能够给予他人的东西。

然而,越是稀有便越是珍贵,有能力帮助别人,同时也被需要的感觉是如此美妙动人。

简·爱一生反抗命运,追求平等自由,认为人和人之间只有站在同等的物质或者精神高度,才能实现对话的自由和灵魂的交流。她为自己可以和喜欢与爱重的人有比肩的能力而感到欢喜,也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自己感受到可莫大的快乐和满足。

因给予带给简·爱的这份快乐和满足,给她原本灰暗的人生注入了活力。


再读《简·爱》:浅析女主人公如何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出生命的色彩


05、

简·爱这种为尊严而不顾一切的骄傲,对未知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尽自己所能,用给予去换取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善良心性,让她在命运的泥淖里活得生动鲜明,活出了属于她生命的色彩和光亮。


文叶子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