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施用超量,浪费大,危害大!土壤怎能忍受?

我国农业由于长期、大量并依赖性地使用化学肥料,已经将我们本来

健康、肥沃的土地“喂”得板结、酸化、盐渍化、地力衰竭,其恶化程度触目惊心!


化肥施用超量,浪费大,危害大!


化肥施用超量,浪费大,危害大!土壤怎能忍受?


农民感受颇深的就是“增加 化肥用量不增加产量”甚至“化肥用得越多产量越低”、农产品重金属严重超标、品质恶化、卖难、效益低等等“乱象”已成了普遍现象!


对于造成土地瘦弱、贫瘠、地力衰竭的原因,譬如用肥不平衡、缺乏有机质等等,但是从植物营养学、土壤健康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论断尚不全面,甚至没有找到根源!


化肥施用超量,浪费大,危害大!土壤怎能忍受?


要找到土壤不健康的“病因”,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土壤健康的标准——美国土壤健康学会理事张朝晖先生指出:“健康的土壤中除了45%左右的矿物质即土壤本身之外,必要的还要有25%左右的空气、25%左右的水、5%左右的有机质和1%左右的微生物。”


化肥施用超量,浪费大,危害大!土壤怎能忍受?


照此,我们可以按照土、肥、水、气,或者按照化肥、有机质、微生物各自的功效来进行一一比照和深入分析,并可在比照和分析过程中充分了解这土地之“瘦”、土壤之“病”到底“病”在哪里?因为只有找出真正的病因,方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首先, 被化肥 “喂痩” 的板结、酸化、盐渍化、不通透、不保水不保肥、营养匮乏、地力衰竭的土壤,毫无疑义是由于化学肥料成分在土壤中长期累积、残存、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营养转化所致, 那么,化学肥料、土壤营养的转化、分解和吸收要靠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微生物” !


其次, 被化肥” ‘喂瘦” 的板结、酸化、盐渍化、 不通透、不保水不保肥、 营养匮乏、地力衰竭的土壤,其保水保肥、 通透性、地力提升要靠什么?显然要靠土壤中的团粒结构、 有机质、腐殖酸、腐殖质, 而团粒结构、有机质、腐殖酸、 腐殖质的生成要靠什么?

毋容置疑, 要靠 “微生物”!


再次,被化肥“喂瘦” 的土壤里的各种污染,譬如农药残留、化肥成分残留、各种重金属等等诸种污染,在怎样的理化反应中才能得到消解、降解或者无害化转化?


怎样才能保证农产品不被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不用怀疑,还是要靠土壤中的“微生物”, 要靠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谢过程中,对上述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固化、转移以及新的无害化合成等等,从而达到彻底降解目标,恢复土壤健康!


怎么理解呢?用打比方、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我们都知道“死面馒头” 不好消化、营养差,所以我们要吃发面馒头。


而土壤、 氨磷钾各种肥料元素就是我们做馒头的面粉,没有酵母菌, 面粉自身是做不成发面馒头的!


再譬如,我们面前有一大桌 满汉全席” , 如果我们的胃里没有消化酶、分解酶,大鱼大肉、海参鲍鱼吃下去,我们却消化不了,无法转化成有效营养被人体吸收, 我们的体质还是不会因此而强健的, 一样会瘦弱、 不抗疾病侵袭, 孱弱早夭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的确,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 微生物菌不是作物土壤肥料,但是从其功能意义上来讲,微生物菌却是土壤的 “好厨师”、 “营养师” 和 ‘清洁师” !


化肥施用超量,浪费大,危害大!土壤怎能忍受?


近年来,各地发生了大量果树死亡、作物绝收的案例,其根源还是在于土壤之“病”——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杰教授曾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作物长不好的 原因是作物的根不好,作物的根不好是因为土不好,土不好是因为土壤里缺乏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可谓振聋发聩,一语中的!


在大量的农村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原本用100斤的化肥现在已经用到了200斤甚至300斤,不仅不增产而且还减产,如此则证明——我们的土壤缺乏的不是“肥力”,真正缺乏的而是“地力”!而土壤缺乏地力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土壤缺乏有机质和微生物菌!


在实践中,各地采用优质微生物菌剂改良板结、酸化、盐渍化、病害严重、污染超标、地力衰竭的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修复土壤健康、恢复地力、促进作物增产、改善品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投入少,见效快,生态效果持久。


化肥施用超量,浪费大,危害大!土壤怎能忍受?


最后,我们通过业界专家给出的指导建议:“要想彻底解决土壤问题,走出农业生产困境,让土地真正‘健康’起来,我们要在用肥方面进行彻底的变革,那就是要尽快、实行无机加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慢慢减少化肥的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