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宝迷们,你们觉得,一个玻璃杯能值多少钱?


超市里卖的玻璃杯的,通常也不过就十几块钱,如果一个玻璃杯卖到六七百元甚至四位数,你会愿意花上“巨款”购买吗?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不值,但事实上,很多日本人愿意为它买单,因为这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流传多年的匠心工艺——硝(xiāo)子。


硝子

玻璃中的劳斯劳斯


硝子这个名词对大家来说很陌生,它是一种用矿石烧制成的假水晶,它的制作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明曹昭《格古要论》里面有提及: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洁白明莹,谓之硝子。


如今,它在日本仍然被称为硝子,其实就是玻璃艺术。硝子本身是无色透明的,但只要往里面混入不同金属元素或金属氧化物就可以改变颜色,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硝子有五颜六色的。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1.硝子的工艺


热加工与冷加工


热加工需要将原料投入窑炉,进行15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在硝子融化柔软的状态下进行制作,一般以吹制硝子最典型(其实在中国,很多玻璃制品最早也是靠“吹”出来的)。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原料在高温中加热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匠人吹制硝子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几年前大火的富士山杯就是用模具吹制的


而冷加工则是在热加工的基础上,进行切割创作、着色,玻璃吹制成形后,放在冷却炉中,用金刚砂轮切割打磨,这就是人们俗称的“切子”。


2.切子

江户切子和萨摩切子


切子是针对硝子的一种独特工艺,是指在玻璃上通过金属砂盘或磨石切割、从而形成漂亮的花纹。现如今的玻璃雕花工艺便来源于此。最知名的就是江户切子和萨摩切子。


1、对象不同:江户切子诞生于民间,使用对象以平民为主;萨摩切子则针对当时的达官贵人。


2、纹样不同:江户切子以简单的纹路居多,而萨摩切子的纹样多显奢华。


3、颜色不同:江户切子最早是透明色,后来由于萨摩切子的奢侈品工艺发明了带色的切子,江户切子在后来的工艺中也慢慢衍生出带色工艺。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江户切子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萨摩切子


总的来说,江户切子更加平民化,而萨摩切子则是“奢侈品”。两者相比,江户切子应用得更加广泛。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常见的切子纹路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鱼子纹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八角笼目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冰柱纹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格纹


可以说,日本的匠人真正把普通的玻璃杯做成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品。经过烧制、熔化、吹制、切割、打磨等种种繁复的工艺程序,想要得到一只剔透莹润、细腻平实的硝子,着实考验玻璃匠人的手工艺水平。


3.日本知名硝子

硝子的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从工艺美术品至现代玻璃制品均有所涉及,比较出名的就是广田硝子、松德硝子、东洋佐佐木硝子等,都受到众多人的喜爱。


广田硝子


广田硝子是曾经战后的日本仅剩的三间手工玻璃厂之一,距今已有超过110年的历史。它以江户切割玻璃为代表,常年热衷于手工玻璃餐具,一直沿用了在太平洋战争中遇到空袭时保存下来的玻璃制造模型,至今仍在翻刻制作。


广田硝子的制作基本没有草稿,全凭匠人们的一片匠心,一气呵成,产量极低。一个精美的江户切子工艺杯子售价都在千元。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Futa-Choko系列。这是广田硝子与日本设计师有井姐妹合作推出,7种款式全部由手工制作而成,每个单品售价超过2万日元。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东京复刻Brunch 系列。杯身上雕刻出的精细花纹属于江户切子工艺。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广田硝子与DIOR合作的香水瓶


千禧小贴士:大正浪漫


广田硝子中有一个独特的系列,叫做大正浪漫,这是在明治大正时代发展出来的独特工艺,它的特点是拥有乳白色如浮雕般图案。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大正浪漫系列都是清爽的乳白色,这是通过在硝子里面加入特殊原料,加上急剧的温度差而产生的,而不是使用颜料得到的。


松德硝子


松德硝子起初只是一间玻璃灯泡制作工坊,后来才转型做玻璃器皿。它之所以为人熟知,是因为它们公司生产出了世界上最薄的玻璃杯。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这个杯子对工艺的要求很高,每一个杯子的制作都必须经过吹制、冷却、切口等 7 个步骤,只有技艺娴熟的手工匠人才能完成,如果做得不符合标准,都会被敲碎回炉重造。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从图片都能看出来很薄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松德硝子出品的其它玻璃杯


东洋佐佐木硝子


东洋佐佐木硝子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它合并之前的两个前身都有着超过百年的历史,东洋佐佐木的设计风格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更多带有一些工业气息,玻璃质量胜于手工制品。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东洋佐佐木锤目纹片口。片口是日本饮用清酒的器物,锤目纹的纹理能使硝子在阳光照射下会出现奇幻般的倒影。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东洋佐佐木·冷酒杯壶组合


每一只硝子都是匠人独一无二的手作。硝子工艺将时光里的种种不平抹去,熔烧出闪耀的光芒。而那清透纯粹的背后,是匠人日复一日的用心。


其实,不是只有日本能把玻璃工艺发扬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地步,早在几百年前,中国人就制造出了独一无二的琉璃,和硝子相比,琉璃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琉璃

东方传统的工艺


很多人分不清琉璃和玻璃,这两者极为相似,都是以二氧化硅为主,不过,相比于廉价的玻璃,琉璃更是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它以二氧化铅为原料,采用脱蜡法制成,工艺冗长繁复,绝非玻璃制品可与之相比的。


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在过去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用得起,贫穷百姓一辈子都未必见得到,所以才有“王留”之名。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宋)琉璃净瓶,现存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按照生产方式和成品的质量,人们将琉璃分成三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水琉璃、台湾琉璃和古法琉璃。


1、水琉璃:由树脂材料制成,不仅质量轻,时间久了还会掉色。


2、台湾琉璃:从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来,价格也很一般。


3、古法琉璃:古法琉璃是在琉璃石中加入琉璃母烧制成的,这种工艺是传统的古法,耗时耗力,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光是烧制就要花费十多天,而且主要靠纯手工制作。


日本人把玻璃杯卖到四位数,而中国人却差点让这门手艺失传?


古法琉璃不像金银制品,不仅成品率低,还无法回收,只要出现问题,就只能舍弃。在这种繁复工序下生产出的琉璃制品颜色绚丽,不会氧化褪色,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千禧私语:

玻璃,在中国古代,是琉璃,到了日本,变成硝子。然而遗憾的是,琉璃没能像硝子一样发扬光大,它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很少有人在乎和重视这项手艺。不管怎样,希望这种美丽且易碎的技艺能继续发扬下去,越来越多的人能认识到它们的精致和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