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寶迷們,你們覺得,一個玻璃杯能值多少錢?


超市裡賣的玻璃杯的,通常也不過就十幾塊錢,如果一個玻璃杯賣到六七百元甚至四位數,你會願意花上“鉅款”購買嗎?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不值,但事實上,很多日本人願意為它買單,因為這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流傳多年的匠心工藝——硝(xiāo)子。


硝子

玻璃中的勞斯勞斯


硝子這個名詞對大家來說很陌生,它是一種用礦石燒製成的假水晶,它的製作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明曹昭《格古要論》裡面有提及:假水晶用藥燒成者,色暗青,有氣眼,或有黃青色者,亦有白者,潔白明瑩,謂之硝子。


如今,它在日本仍然被稱為硝子,其實就是玻璃藝術。硝子本身是無色透明的,但只要往裡面混入不同金屬元素或金屬氧化物就可以改變顏色,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硝子有五顏六色的。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1.硝子的工藝


熱加工與冷加工


熱加工需要將原料投入窯爐,進行15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在硝子融化柔軟的狀態下進行製作,一般以吹制硝子最典型(其實在中國,很多玻璃製品最早也是靠“吹”出來的)。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原料在高溫中加熱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匠人吹制硝子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幾年前大火的富士山杯就是用模具吹制的


而冷加工則是在熱加工的基礎上,進行切割創作、著色,玻璃吹製成形後,放在冷卻爐中,用金剛砂輪切割打磨,這就是人們俗稱的“切子”。


2.切子

江戶切子和薩摩切子


切子是針對硝子的一種獨特工藝,是指在玻璃上通過金屬砂盤或磨石切割、從而形成漂亮的花紋。現如今的玻璃雕花工藝便來源於此。最知名的就是江戶切子和薩摩切子。


1、對象不同:江戶切子誕生於民間,使用對象以平民為主;薩摩切子則針對當時的達官貴人。


2、紋樣不同:江戶切子以簡單的紋路居多,而薩摩切子的紋樣多顯奢華。


3、顏色不同:江戶切子最早是透明色,後來由於薩摩切子的奢侈品工藝發明了帶色的切子,江戶切子在後來的工藝中也慢慢衍生出帶色工藝。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江戶切子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薩摩切子


總的來說,江戶切子更加平民化,而薩摩切子則是“奢侈品”。兩者相比,江戶切子應用得更加廣泛。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常見的切子紋路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魚子紋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八角籠目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冰柱紋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格紋


可以說,日本的匠人真正把普通的玻璃杯做成了令人驚歎的藝術品。經過燒製、熔化、吹制、切割、打磨等種種繁複的工藝程序,想要得到一隻剔透瑩潤、細膩平實的硝子,著實考驗玻璃匠人的手工藝水平。


3.日本知名硝子

硝子的應用領域也十分廣泛,從工藝美術品至現代玻璃製品均有所涉及,比較出名的就是廣田硝子、松德硝子、東洋佐佐木硝子等,都受到眾多人的喜愛。


廣田硝子


廣田硝子是曾經戰後的日本僅剩的三間手工玻璃廠之一,距今已有超過110年的歷史。它以江戶切割玻璃為代表,常年熱衷於手工玻璃餐具,一直沿用了在太平洋戰爭中遇到空襲時保存下來的玻璃製造模型,至今仍在翻刻製作。


廣田硝子的製作基本沒有草稿,全憑匠人們的一片匠心,一氣呵成,產量極低。一個精美的江戶切子工藝杯子售價都在千元。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Futa-Choko系列。這是廣田硝子與日本設計師有井姐妹合作推出,7種款式全部由手工製作而成,每個單品售價超過2萬日元。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東京復刻Brunch 系列。杯身上雕刻出的精細花紋屬於江戶切子工藝。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廣田硝子與DIOR合作的香水瓶


千禧小貼士:大正浪漫


廣田硝子中有一個獨特的系列,叫做大正浪漫,這是在明治大正時代發展出來的獨特工藝,它的特點是擁有乳白色如浮雕般圖案。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大正浪漫系列都是清爽的乳白色,這是通過在硝子裡面加入特殊原料,加上急劇的溫度差而產生的,而不是使用顏料得到的。


松德硝子


松德硝子起初只是一間玻璃燈泡製作工坊,後來才轉型做玻璃器皿。它之所以為人熟知,是因為它們公司生產出了世界上最薄的玻璃杯。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這個杯子對工藝的要求很高,每一個杯子的製作都必須經過吹制、冷卻、切口等 7 個步驟,只有技藝嫻熟的手工匠人才能完成,如果做得不符合標準,都會被敲碎回爐重造。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從圖片都能看出來很薄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松德硝子出品的其它玻璃杯


東洋佐佐木硝子


東洋佐佐木硝子成立的時間不長,但是它合併之前的兩個前身都有著超過百年的歷史,東洋佐佐木的設計風格介於傳統和現代之間,更多帶有一些工業氣息,玻璃質量勝於手工製品。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東洋佐佐木錘目紋片口。片口是日本飲用清酒的器物,錘目紋的紋理能使硝子在陽光照射下會出現奇幻般的倒影。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東洋佐佐木·冷酒杯壺組合


每一隻硝子都是匠人獨一無二的手作。硝子工藝將時光裡的種種不平抹去,熔燒出閃耀的光芒。而那清透純粹的背後,是匠人日復一日的用心。


其實,不是隻有日本能把玻璃工藝發揚到如此登峰造極的地步,早在幾百年前,中國人就製造出了獨一無二的琉璃,和硝子相比,琉璃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琉璃

東方傳統的工藝


很多人分不清琉璃和玻璃,這兩者極為相似,都是以二氧化硅為主,不過,相比於廉價的玻璃,琉璃更是我國的傳統手工藝品,它以二氧化鉛為原料,採用脫蠟法制成,工藝冗長繁複,絕非玻璃製品可與之相比的。


琉璃是佛教七寶之一,在過去只有皇室成員才能用得起,貧窮百姓一輩子都未必見得到,所以才有“王留”之名。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宋)琉璃淨瓶,現存於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按照生產方式和成品的質量,人們將琉璃分成三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水琉璃、臺灣琉璃和古法琉璃。


1、水琉璃:由樹脂材料製成,不僅質量輕,時間久了還會掉色。


2、臺灣琉璃:從由西方玻璃藝術演化而來,價格也很一般。


3、古法琉璃:古法琉璃是在琉璃石中加入琉璃母燒製成的,這種工藝是傳統的古法,耗時耗力,要經過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光是燒製就要花費十多天,而且主要靠純手工製作。


日本人把玻璃杯賣到四位數,而中國人卻差點讓這門手藝失傳?


古法琉璃不像金銀製品,不僅成品率低,還無法回收,只要出現問題,就只能捨棄。在這種繁複工序下生產出的琉璃製品顏色絢麗,不會氧化褪色,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千禧私語:

玻璃,在中國古代,是琉璃,到了日本,變成硝子。然而遺憾的是,琉璃沒能像硝子一樣發揚光大,它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很少有人在乎和重視這項手藝。不管怎樣,希望這種美麗且易碎的技藝能繼續發揚下去,越來越多的人能認識到它們的精緻和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