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醫百」整理了 101 個母嬰智商稅用品,快看看自己踩了幾個坑

每年的雙十一、618,都是大家瘋狂買買買的日子;而每年的 3.15 則完全相反,是一個大家下定決心要擦亮雙眼、不再受到矇騙購買智商稅產品的日子。

但是呢,這個世界上,真的不缺騙子,智商稅產品真的是一個接一個。

今天呢,萌醫生羅列了 101 條和母嬰育兒相關的智商稅產品,一次看個夠,以後千萬別採坑!


01

懷孕篇

「星醫百」整理了 101 個母嬰智商稅用品,快看看自己踩了幾個坑

1.鵝蛋不能去胎毒,鵝蛋的營養成分和雞蛋、鴨蛋沒什麼區別,世界上也沒有胎毒這個說法。

2.防輻射服不能阻擋真正有危害的輻射(電離輻射),沒有明確危害的輻射(電磁輻射)沒有必要阻擋。

3.桂圓、葡萄吃了之後不會讓寶寶的眼睛變大,眼睛大小主要看遺傳。

4.同理,黑豆吃了不會讓寶寶的頭髮烏黑油亮,

5.豆腐也不會讓寶寶皮膚變白。

6.燕窩、海參沒必要買,營養價值並沒有什麼特殊的。

7.20 塊錢的葉酸並不會比 200 塊錢的葉酸差,只要是正規渠道(比如醫院、社區衛生院)購買的。

8.胎兒性別試紙不靠譜,目前沒有這麼高端的技術。

9.「調理換胎、生男生女」簡直是跳大神。

10.妊娠油沒有用,妊娠紋主要看遺傳和孕期體重。

11.孕婦奶粉和複合維生素片有一個就行了,沒必要吃那麼多。

12.覆盆子不能軟化宮頸,不能讓你的產程更順利。

13.這個世界上,基本沒有能緩解孕吐的神藥。曾經有一種藥能做到,吃了這個藥的很多媽媽生下了海豹兒,導致了一輩子的痛苦。

14.胎心儀既坑娃、又坑媽,等到胎心出了問題,黃花菜都涼了,正確的看寶寶是否健康的辦法是數胎動。

15.保胎是個偽概念,好的胚胎沒必要保,不好的胚胎保也保不住。

16.胎教不會讓寶寶變得聰明,寶寶只能模糊聽到你的聲音,混個耳熟倒是可以。


02

產後恢復篇


「星醫百」整理了 101 個母嬰智商稅用品,快看看自己踩了幾個坑


1.收腹帶不能幫助身材恢復,它只能緩解剖宮產傷口的不適,但是,為什麼不用更便宜的醫用腹帶呢?

2.紅棗、阿膠不能補血,含鐵量很低。

3.香蕉不能緩解產後便秘,相反,香蕉裡面有鞣酸,吃多了會導致胃腸蠕動降低。

4.不要去做骨盆修復,更不要相信商家說的一定要在產後 3 月去做,因為你如果去的晚了,很可能骨盆就自己恢復了。

6.腹直肌分離不要擅自做任何恢復性訓練,先去醫院。

8.產後發汗,可能會要命。

9.不要做什麼催乳,下奶茶也沒用,最好的催乳方式就是你娃的吮吸,所以,早吮吸、多吮吸。

10.不要做乳房按摩,也不要排殘奶,生病了去醫院看,不科學的乳房按摩會讓你的病情加重。

11.卵巢,是沒法保養的,她按來按去,都是在按你的肚子。

12.縮陰產品、陰道修復術,危害很大。

13.別去買胎盤,沒什麼特別的營養,反而有感染某些疾病風險。

14.不要自費儲存臍帶血,想辦法問醫生聯繫公共臍血庫。

15.月子牙刷沒用,軟綿綿的,清潔力很差,孕期牙齦出血和激素變化有關,更要做好清潔。

16.月子帽,會影響散熱導致生病;而且,月子帽很醜。


03

寶寶護理篇

「星醫百」整理了 101 個母嬰智商稅用品,快看看自己踩了幾個坑

1.嬰兒手套不要用,防止寶寶抓傷自己的最好方式是勤剪指甲。

2.嬰兒帽不要用,蓋到臉上會窒息,還影響散熱。

3.開襠褲不要穿,用好尿不溼就行。

4.溼紙巾大多有防腐劑,建議外出時備用即可,在家裡可以用棉柔巾。

5.溼紙巾都沒用了,你還買個溼巾加熱器幹嘛?

6.別用自制的麻油給寶寶塗小屁屁,衛生條件不達標,買正規的護臀膏。

7.水銀溫度計不要用了,電子體溫計、耳溫槍更好。

8.爽身粉趕緊扔了,不僅會堵塞毛孔,還會摩擦皮膚。

9.不要用嬰兒枕,1 歲以內的孩子不應該用枕頭。

10.定型枕也不要用,上面說了,寶寶不能用枕頭,而且,寶寶的頭型大多會自己恢復。

11.不要用床圍,床圍導致的睡眠安全問題太多了,你應該給寶寶買個合適的嬰兒床。

12.不要給寶寶蓋那麼多層嬰兒被,再冷的天,有空調和睡袋就夠了。

13.步前鞋沒必要買,寶寶還不能下地走路呢,你買這鞋幹什麼?

14.剪胎髮不能讓寶寶的頭髮更長。

15.不要給寶寶買綁腿神器,會影響腿型。


04

寶寶營養和餵養篇


「星醫百」整理了 101 個母嬰智商稅用品,快看看自己踩了幾個坑

1.正常餵養的寶寶一般不需要補鈣,母乳和奶粉都有足夠的鈣,補充維生素 D 就可以了。

2.沒必要吃維生素 AD (就是魚肝油),維生素 D 就夠了,中國寶寶一般不缺維生素 A。

3.同理,什麼補鋅、補硒也都沒太大意義,正常飲食都不會缺;1 歲以內,寶寶最可能缺的營養物質就是維生素 D 和鐵。

4.羊奶粉沒見得比牛奶粉好,大家都差不多,更別說駱駝奶了。

5.配方奶沒必要喝到 2 歲,3 段奶粉差不多就是智商稅,1 歲以後就可以喝全脂牛奶了。

6.別喝含糖的酸奶,儘量喝鮮奶。

7.常溫奶和巴氏奶區別不大,巴氏奶味道比較好。

8.別給孩子喝朋友圈售賣的所謂自制米湯,沒營養,記得用強化鐵米粉。

9.蛋黃不補鐵,紅肉才補鐵。

10.輔食油沒必要買,也別指望依靠這麼一點油脂給寶寶補充能量。

11.鴕鳥蛋、孔雀蛋、鵪鶉蛋、鴿子蛋,和雞蛋都差不多,甚至重金屬含量還可能比較高,別浪費錢了。

12.嬰兒水建議改名為嬰兒智商稅。

13.很多兒童醬油的鈉含量和普通醬油差不多。

14.不要給 1 歲以內的寶寶食物額外加所謂的兒童食鹽,食物裡面自帶的鈉足夠寶寶所需了。

15.3 歲以前不要吃糖。

16.吃核桃不補腦(轉化率極低),六個核桃更不行,六個核桃最值錢的就是它那個金屬罐子。

17.DHA 有用,但是食物裡面已經有了。


05

寶寶生病篇


「星醫百」整理了 101 個母嬰智商稅用品,快看看自己踩了幾個坑

1.退熱貼不能退熱,只能告訴別人——此娃生病,不要靠近。

2.不要用中藥灌腸的方式來給寶寶退燒,可能會導致腎衰竭。

3.不要給寶寶吃中成藥退燒,也不要吃複方感冒藥。

4.臍貼不能退燒。

5.茵梔黃是靠拉肚子去黃疸的。

6.鵝蛋不能去黃疸。

7.不要相信民間退黃的神藥,黃疸嚴重,去醫院。

8.益生菌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藥,健康寶寶沒必要常吃益生菌。

9

.寶寶體檢時,別做微量元素檢查,微量元素檢查在嬰兒體檢中已經被禁 6 年了。

10.流感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接種疫苗,防流感噴霧肯定沒用。

11.脾氨肽成分不明,效果不明,不建議給寶寶吃。

12.人初乳有用,但是牛初乳沒用。

13.匹多莫德已經被禁用了。

14.蛋白粉也不能增強免疫力,食物裡面有蛋白質;嬰兒又不能健身,吃蛋白粉幹什麼。

15.清火寶不要用,世界上本就沒有「上火」這回事。

16.凡是打著提高免疫力招牌的保健品基本都是坑人的,提高免疫力,一靠飲食、二靠睡眠、三靠運動、四靠疫苗接種。


06

寶寶教育和玩具篇

「星醫百」整理了 101 個母嬰智商稅用品,快看看自己踩了幾個坑

1.早教很重要,早教班沒那麼重要,早教也不能改變智商。

2.感統失調是坑爹的,感統失調到目前為止仍然不算行為障礙。

3.嬰兒游泳也是坑爹的,嬰兒脖圈則是坑娃的,1 歲以內不要帶孩子去游泳。

4.磁力珠玩具不要買,誤吞很危險。

5.氫氣球不要買,會爆炸。

6.小黃鴨不要買,已經被曝光內部藏汙納垢。

7.帶繩子的口哨不要買,會勒到寶寶。

8.不要帶寶寶去玩充氣城堡,會坍塌。

9.不是硬紙板的繪本不要給小寶寶買,分分鐘撕爛一大片。


07

日常用品篇

「星醫百」整理了 101 個母嬰智商稅用品,快看看自己踩了幾個坑

1.不含氟的牙膏,不僅貴,還沒用,牙膏一定要含氟,注意用量和使用頻率即可。

2

.寶寶的玩具沒必要每次都消毒,更不應該買消毒水回來給玩具消毒。

3.嬰幼兒口罩不建議佩戴,3 歲以內的孩子戴口罩會影響呼吸。

4.嬰兒洗手液一定要買不含酒精的,苯扎氯銨是常見的、安全有效的洗手液主要配方

5.洗衣液、肥皂裡面如果有三氯生,就別買了。

6.寶寶的衣服一定要買 A 類產品,不然甲醛含量會超標。

7.寶寶的衣服不可以有繩子。

8.寶寶的防曬帽不可以有繩子,防曬霜只能用物理防曬霜。

9.被蚊子咬了,無比滴、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都不能用,有樟腦、馬來酸氯苯那敏。

10.寶寶的餐具不要用仿瓷的,甲醛和三聚氰胺會超標。

11.爬行墊的環保性以 XPE 為最高,回彈性以 PVC 為最高,拼接墊常用的 EVA雖然本身無毒,但是 EVA 大多是回收料,在回收利用時可能會添加有毒物質。

12.學步車趕緊扔進垃圾桶,幾乎已經被全球禁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