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樑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欣賞梁炳倫的書法,撲面而來地是遙接魏晉的古雅之氣,一點一畫之間演繹著質樸、自然、雅正和灑脫。其書法創作以中國大文化為觀照,體現自然美、人性美,率真、樸厚、雄秀。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名家點評他的書法:

得古之氣韻,抒當世之情懷。

——曾翔 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中國書法院展覽館館長

雅逸備於筆下,意韻悠長。

——朱中原 《中國書法》雜誌編輯部副主任、康有為書學院研究員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藝術是生命本真的流露,只有“真實”才是藝術的核心,是藝術家一生努力的方向。

梁炳倫認為“真”外在的表現為“本真”,“道”,是推動宇宙運行最根本規律。書法的終極目標是以漢字為載體,創造意象,體現“道”的運動,而“道”的運動更多體現的是“生機”,即生命的感覺:生長的力量、生長的狀態、生長的消息…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行書條幅古詩二首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書為心畫,書法即心性的流淌,《中庸》有句:率性之謂道。藝術便是內心的真實反映、記錄。試觀古代的名跡,哪一件不是作者真心流露:

從王羲之千古名作《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 、楊凝式《韭花帖》到蘇軾《黃州寒食帖》 ,書法史上哪一件名跡不是作者內心真誠的記錄?他近期的書法實踐,更多是迴歸到日常書寫,真切地記錄自己的一些感受,在這個他認為好的書法作品都是記錄“當下”的。書法的真,來自對當下的記錄;書為心畫,書法的核心應該是回到用筆記錄“人”本身當下的真實。

我們來看王羲之《喪亂帖》、顏真卿的《爭座位帖》、弘一法師的絕筆“悲欣交集”,縱觀歷代的絕世之作,無不是每一位大匠某一個當下的真情流露。

在長年累月的研習過程中,他彷彿找到了與古人之心契合的感覺。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元·黃庚林·水雲居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至誠無息

書法藝術就是體現“道”和“心”的一門藝術。經過三十多年的探索,他發現歷代經典的書法都傳遞著共同的東西,就是現在所說的共性,可以總結為八個字:得勢、節奏、致和、印心。

得勢即運動和變化產生美,節奏就是對比和變化,致和就是整體感, 印心——書法更是明心見性的藝術,書法的境界高低最後是 “心”的高低;最高境界的心,應該是儒家的擔當、秩序,崇尚人與人的和;應該是道家的自然、灑脫,追求人與自然的和;應該是佛家的空靈、自在,達到人與心靈的和;當然更有佛家與中國文化結合產生的禪宗:活在當下,任意榮枯……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柳宗元·漁翁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明·俞汝言詩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唐代司空曙的《江村即事》

每種書體,每一位書法巨匠都有獨特的揮寫特點,他暫時找到 “手勢”這個詞來表述書家的揮寫特點。手勢的好壞與書法的水平有莫大的關係,甚至決定了書法藝術的高低,所以每位有志於書法的人,都要對“手勢”進行深刻和長期的研究與實踐。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唐·於鵠詩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他研究了書法的“共性”,還對“個性”進行了探究:

個性,很多人理解為某些固定的書寫習慣,甚至把“結殼”當做個性,這是有失偏頗的。個性應該歸結為一個人的“心性”,“心性”才是“個性”的本源。心性有“變”與“不變”的部分,“不變”的是指個人的天份、稟賦,還有一定的審美方向,即一種選擇,而因個人的際遇、經歷、感受發生了變化,自然會有相應的變化。

為什麼王羲之、顏真卿、米芾、毛澤東他們的書法沒有一幅作品相同,一幅一個面目,但你卻一眼辨出是他們的作品呢?因為在不同中有相同,相同中有不同。心隨勢轉、心隨境變,因為書法最後是“寫心”的藝術,和“當下”有莫大的關係,當下變了,作品便有某些不同,正如王羲之為什麼不能再寫出像《蘭亭序》一樣的作品。

而但凡歷史上,包括古今中外的藝術大師都是找尋到自己的天性的人。或者說挑戰了自己的極限,被歷史、時代藝術選擇了的人,最終成就了“唯一”。王羲之、顏真卿、吳道子、張擇端、貝多芬、達芬奇、梵高、畢加索、齊白石、黃賓虹、吳冠中……

歷史上再沒有一個與他們相同的藝術家了,他們以他們的“唯一”在天空上閃爍、生光,照亮人類藝術旅程。藝術家窮其一生的過程就是尋找真我的過程,用明代徐渭的話叫“天成” ,這個“唯一”和“真我”才是正真的個性。

創造個性,實則修煉“心性”,雖然在表現心性的過程中,每位書家都有一些相應的技巧,但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某種固定的程式便是“個性”,個性是建立在共性基礎上的。

古人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共性是自然造化、是“道”,個性是“心”。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用“天地之心”來表述共性與個性統一的境界。書法史,便是共性與優秀的個性連綿與發展的歷史。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唐代 ·李群玉·靜夜相思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元·錢選詩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明·陳道復·畫梅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憶江南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錄古數闕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宋·蘇軾·定風波

入古出新是每一位書法家必由之路。如何入古,如何出新,每位書法家所走的路各有不同。以氣韻俊逸為靈魂的魏晉風流,披靡千載,已成為優秀的文化而連綿不絕,魏晉的書法家們創造的瀟灑古淡、道媚勁鍵、自然安詳的書風,令後來多少書法家神往,一代又一代眾多的追求者為之付出畢生的精力。

儘管魏晉書風是一座難以攀登的高峰,成者甚少,但他說:我願意用生命去領悟江左書風,行走在山陰道上。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元·盍西村·快活年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唐·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唐·白居易·蕭員外寄新蜀茶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清·李鱔·水墨蘭蕙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明·沈周·白山茶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清·吳昌碩·題梅花圖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清·黃慎·題梅花圖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唐·王維·終南山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唐·劉眘虛·闕題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朱耷石濤詩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清·戴本孝·題山水圖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明·沈周·詩二首

名家梁炳倫:書法要追尋生命本真的流露,體現自然美、人性美

簡介:

梁炳倫,字澄一、玄鈺,號逸廬主人,1966年生於廣東,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深造於中國人民大學書法系碩士研究生課程;中國國家畫院沈鵬先生訪問學者,沈鵬先生精英班學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書法院書法家,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廣東嶺南書法院副院長,佛山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重慶市中小學書法教育教材編委專家、清華大學名家書法工作室助教,北京墨品定製簽約書家,暨南大學創業學院特聘導師。正書、行書均獲“全國獎”,三十多次參加國家級專業書法大展,2009年入編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書法大系》。2010年至2011年連續兩年入編中國書協優秀中青年書家《創作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