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對話》‖一切都來源於生活本身,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對話

文:國鑑/精誠居士

圖:來源網絡

《與神對話》‖一切都來源於生活本身,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對話

《與神對話》

時至今日,這本書《與神對話》在全球範圍內已被翻譯成37種語言,賣出1200多萬本,是二戰後最暢銷的圖書之一。

1995年11月,當時有很多美國人都在搶一本書,要把它作為聖誕節禮物送給親友,就是這本叫《與神對話》的書。沒想到的是,作者名不見經傳,叫尼爾-唐納德-沃爾什。

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說最了不起之處,在於它用了通俗優美的語言,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本書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現代人的憤怒、憂愁與痛苦的來源。

作者尼爾在該書中借用“我“和”神“的對話,以層層遞進的邏輯,極具說服力的語言,解答了關於成功、金錢、人際關係、性愛和健康等民眾都關心的問題,能夠讓看過的人產生脫胎換骨的感覺。

這本書當時在網絡不發達的情況下,只是憑藉讀者的口贊傳播,就在當年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至今已賣出1200多萬冊。

《與神對話》‖一切都來源於生活本身,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對話


接下來跟大家聊聊本書作者的故事:

作者尼爾,1943年生於美國中部小城密爾沃基,17歲考上了該市的威斯康星大學。唸完大二之後,尼爾厭倦了學校提供的教育,於是輟學,背井離鄉,到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市某家小型廣播電臺上班,當時他才19歲。

他憑藉聰明才智和不懈努力,沒有學歷的他在異鄉闖出了一片天地,他先是成為廣播電臺的節目導播,後來改行到了平面媒體,當起報社的記者,最終坐上了主編的位子。

他並沒有眷戀日趨安穩的工作,而是毅然再次改行,到美國最大的公立學校擔任公共信息官員。後來他又遷居美國西海岸的俄勒岡州,創辦了自己的公關公司

雖然在事業上似乎一帆風順,但尼爾的生活卻遇到了很多波折。曾經有一場大火將他的財產全部吞沒,而導致他先後三次更換工作,三次離婚。創辦公關公司之後,尼爾第四次結婚,他總共有九個子女。沉重的家庭壓力使他不得不努力工作,甚至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俄勒岡州的最初幾年,尼爾過著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生活:擁有溫暖的家庭和不菲的收入。然而,命運似乎總在和他開玩笑。就在他生意日日蒸蒸日上時,一位老先生駕車左拐時撞上了尼爾,差點要了他的命。脖子骨折的他大難不死,但他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康復。

出院後,尼爾發現他的公司已經倒閉,失去收入來源的直接後果是生活質量急劇下降,從而引發了不可調和的家庭矛盾。這次尼爾面對的不僅僅是第四次失敗的婚姻,而且還有嚴重的生存問題:搬出曾經的家之後不到幾個月,年過40的他,連一套小房子都租不起,只能在公園露宿,依靠撿易拉罐換來的錢和好心路人的施捨過日子。

如此沉重的打擊並沒有摧毀尼爾對生活的信心,他振作起來,重操就業在某個廣播電臺找了一份兼職,他重新走上了年輕時走過的道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勤奮態度,他轉為正式員工,最終成為該電臺的節目主持人。

他見過底層的生活,他曾風餐露宿,但現在他似乎又正在走向人生的巔峰。然而,尼爾再一次感到了生活的空虛。1992年春天,他又陷入深深的絕望,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遭遇那麼多的挫折和痛苦,百思不得其解。

《與神對話》‖一切都來源於生活本身,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對話

劇照

有一天,尼爾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給神寫了一封信:“我的人生為什麼如此失敗?”他記得當時是用圓珠筆在黃色的便籤本上憤怒地寫出來的。

他在夢中得到了神的回答,那充滿愛和溫暖的聲音,讓他感到震驚而又豁然開朗,他醒來匆匆把神的回答寫在紙上。

對於尼爾這種說法,有的人深信不疑,有的人認為他就是個騙子,但所有看過這本書的人,無不為他的睿智而折服,為他的愛心而感動,為他的幽默而讚歎。

這本書的名字雖然帶有宗教的色彩,但實際上它不屬於任何宗教,而是融合了東西方眾多宗教和哲學流派的智慧。

實際上,《與神對話》中蘊含的哲理,以及對宇宙起源和精神的解釋,和《道德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相同的。

《與神對話》‖一切都來源於生活本身,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對話

“神”認為感覺比知識更加可靠,其實生於瑞士的法國哲學家盧梭也曾提出過類似的觀點:靈魂的最終目的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現實是意志和心念創造的結果。

今天,回頭再讀這本書,給到我們對生活的啟示還是非常巨大的。

一、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平步青雲”?不是你在做什麼,而是源於你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比如:你想要開始經營一個新的生意,也許首先想到的是項目、資金、地點、員工等,但真正需要的考慮的是你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的選擇是以怎樣的前提存在。

再比如:兩個水平相當的工人,其中一個獲得了成功,另外那個則沒有,原因不在於他們都做了些什麼,而在於他們的內心都想了些什麼。

一個在工作中是豁達的、友好的、熱情的、樂於助人的、活潑自信的和快樂的,而另一個在做事的時候則是封閉的、冷漠的、暴躁易怒的,甚至是抱怨的。這兩個工人,最終的工作效率肯定是不言而喻。

二、現代人的痛苦,大部分根源來自於哪裡

1.源於要求

要求是痛苦的根源,因求而不得,便生怨,而恰恰怨人即是苦海,整天泡在苦海當中,怎能不痛苦。

2.源於嫉妒

其實現代人的生活已經比過去幸福多了,可為什麼還是感受不到幸福呢?因為他們不知道權衡,總想比別人更幸福,心中有太多的攀比。所以,這樣一來,嫉妒心就淹沒了幸福感。

《與神對話》書中說道:

“別嫉妒成功,別憐憫失敗,因為你不知道在靈魂的權衡中,什麼算成功,什麼算失敗。

遇事別稱其為災難或歡樂,除非你已確定或見證它的結果。

因為,如果死拯救了數以千計的生命,它還能被成為災難嗎?如果生只帶來悲哀,他還能被稱為歡樂嗎?

然而就算連這個你也別去判斷,你永遠去走你的路,同時允許別人走他們的路,就可以了。”

3.源於壓力

人們被來自於自身的、家庭的和社會的壓力,三座大山,壓得透不過氣來。

雖然有太多的道德觀念、制度規章都會對人施加約束,但這並不是壓力的來源。一個人焦慮痛苦的來源,往往是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比較和相互指責。

4.源於內耗

由於靈魂想要的和自我享受的自我否定,內心糾結,造成既想要結果,又害怕行動,以至於很多本該創造生產力的能量消耗殆盡。

三、正確的祈禱,從來不是懇求式的,而是帶著感恩的祈禱

當你為了自己希望在現實生活中擁有某些東西時,感恩就是你向宇宙喊出的最有力的宣言。因此,不要懇求,要感恩。

但感恩不能被當做用來索取的工具,用來愚弄“神”的手段。你不能欺騙自己,因為你的大腦,知道你真實的想法。

四、生活不是發現的過程,而是創造的過程

你並不是在發現自我,而是在創造新的自我。別試圖告訴別人你是什麼人,而是要確定你想成為什麼人。

有人說生活是一所學校,但如果你不能創造出一個真正的自己,你就永遠無法畢業。

告訴你個秘密: 你就是神!

《與神對話》‖一切都來源於生活本身,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對話

《與神對話》

最後祝你:

沒有痛苦地去愛,沒有痛苦地去放手;

沒有痛苦地去創造,沒有痛苦地去哭泣……

是的,你甚至還可以沒有痛苦地去痛苦。

不知道你是否聽懂了我的話?

那就讓我們繼續成長吧,請先確定下來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加油!加油!我們一起加油!

作者:國鑑/精誠居士 情感領域優質創作者,本人熱愛文字,專硏命理學、性格解析,發心願意為身邊的有緣人做點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