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职业化团队,管理者的秘密武器

打造职业化团队,管理者的秘密武器

郑州汇众智合企业管理咨询


打造职业化团队,管理者的秘密武器

前言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实际我们会发现:在管理过程中,员工常常和我们产生了一些思维上的不同,由此引发了很多的矛盾。


那让我想到的是:其实因为今天我们在企业中,很少跟员工去建立对于工作的共识。在PPT上我写了一句话:成熟的管理者往往具备着较高的职业标准,但员工却不具备。


当我们从职业的标准去要求,去沟通的时候,对方往往是无法理解,也就无法接受了。


我们的价值,很多时候是在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向员工阐述一个他们希望传递给对方的信息。由此,我们把【职业共识课】,做成一个基础的课程分享给大家。


同时,按照这个课程的课件,大家可以完成对内部的转训。


我们今天先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这次课程结束之后,大家能够在内部给我们自己的团队,进行一次职业化心态的训练或者培训。这是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去达成的一个课程目标。


建立职业共识


金正昆先生在讲礼仪的时候常常说的一句话叫:拔剑四顾心茫然。

那我想在听的各位管理者,其实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间,也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当我们提出一个要求的时候,发现对方并不能理解。


这个,其实也不能完全怪员工,因为在我们的学科教育、学历教育上面,并没有人教我们这些员工他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心态,所以往往他需要长时间的这种职业训练,或者叫职业洗礼,最终才能建立起我们希望它具备的这种职业化态度。


所以进入企业的第一课,就应该是帮助大家去建立这种职业化的共识,我们自己的团队入职的第一课就是这个内容。


上面我们说把职业化的共识分成了三个部分:一是职业技能,二是职业道德,三是职业态度。


那这时候可能有管理者会问:为什么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要在职业技能之后?


实际从行为训练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会发现,人一定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才谈上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希望创造一种专业价值,或者说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但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这种技能,实际所有后边的东西是不成立的。


因此,对于团队而言,我们先应该让他建立的是一种具备职业技能的心态和目标。


那这个职业到底指的是什么?我觉得图中的这八个字是比较完整的总结:精于此道,以此为生。


图片上面有两张小图:一张叫做别拿你的业余兴趣,挑战别人的职业;另一张是韩寒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他说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实际两张图讲的是一件事儿。


因为韩寒在上学的时候是一个足球爱好者,得过各种各样业余比赛的冠军。但是在面对职业选手的时候,他发现他跟人家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那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今天对于职业选手而言,他们所具备的能力、价值,或者他们对于这件事情所能拿到的结果,是业余选手无法比拟的。


我们今天看到企业里面会有一个特别浪费的现象,就是我们在用大量的业余选手去做专业选手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说给客户的服务、我们的销售、我们的设计等,其实他们的水平只能说在做这项工作,但并不具备专业能力。所以,我们说对于职业先要建立的就应该是精于此道,以此为生的态度。


帮助我们的团队建立职业共识,对我们的经营会有什么价值呢?


我把它总结成了三个部分:第一是职业技能,它可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具备了让客户买单的能力;而职业道德是说,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最后一个是职业态度,我们说只有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赢得客户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这也是今天我们很多的行业员工遇到的问题,他认为客户对他不够尊重或者这份工作不足够有价值。从外部因素来看,实际是因为我们没有传递出足够让别人幸福或尊重的职业态度。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一、职业技能


首先我们来看的是职业技能。


我们说职业技能是职业人的生存之本。为什么这样说,我举个例子:平时很多人都喜欢唱歌,但去KTV唱歌是要付钱的。那我们换句话说,如果是周杰伦到某一个KTV唱歌,他即便想付钱,KTV的老板应该也不会让他付钱,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KTV来说,有这样的名人来这里消费,其实对自己是一个非常大的广告效应,同时周杰伦出一首歌儿,就能在网上获得点击获得付费,那这就是职业技能和不具备职业技能最大的区别。


所以我们说要建立大家的职业技能心态,就要先区分我们今天具备的是职业技能,还是一种业余的特长。

1)什么是职业技能


这里我给职业技能做了一个定义:具备可流通价值的能力叫做职业技能。


我们说职业技能和业余特长有三个区别:第一是客户会不会因为我们这项技能付费给我们;第二是价值能否流通,这里的流通,有横向和纵向两种解释,横向是我的这项技能,能否在其他地方同样被客户认同,纵向是我的这项技能是否能够传承和传递下去;而第三是价值能否持续,就是作为我们的企业,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能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依旧受人认可和买单。


所以,当我们区分出了职业技能和业余特长之后,再去看我们现在的团队,大家可能会发现,我们的销售人员,虽然从事着销售工作,但其实这只是一种业余特长,他说他会销售,可能只是会打电话,或者只是会给客户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根本不具备所谓的职业技能。


前两天我们自己内部有一个同事被他的客户邀请去为他的销售团队分享一些销售经验,这在我看来是特别开心的一件事情。


因为作为培训机构,他自己的客户愿意邀请他去分享,未来愿意为他付费,这其实才说明他具备了这种职业技能,否则,永远只是门外汉。


可以说在今天的职场里,如果你不具备这些技能,实际就谈不上职业。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次分享,我把职业技能放在了第一阶段。


下面我给大家看一张图,也是一家企。这家企业是现存世界上生存寿命最久的企业,已经有

1400多年了,熟悉管理学或者熟悉企业、商业方面知识的同学可能已经猜到了,这家企业就是日本企业——金刚组。


这家企业靠什么来传承?他提出了这样七个字叫做:职人技,匠人精神。


我们会看到一个传承了1400年的企业,他写出职人技,实际就是作为一家企业,我要生存,那我的成员就一定要具备一种职业技能。那我想这也是这家企业带给我们的一种启发和反思。

2)怎样做才算具有职业技能


我们把职业技能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像那回事儿;第二个阶段是客户满意;第三个阶段是做到极致;第四个阶段是超出期待。


第一阶段,像那回事儿


大家会发现,在我们的团队建设过程中,有些团队比较强调的是职业化、职业着装、职业行为。但是也有些团队,在这方面是不在意的,大家的理念是只要我能把东西卖出去,只要客户能接受就可以 。


但是从职业共识的角度,职业化、职业着装等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为什么呢?因为客户判断我们的标准都是从外到内的,没有人说从内到外的,看看我们的心灵美不美。客户见到我们的第一时间判断的就是这个人像不像做这件事儿的样子。


我们经常去客户那里讲课,但凡我们出现在客户那里都会穿着职业装,穿衬衣打着领带。那如果说我们穿个短裤、拖鞋,我相信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让我们登上那个讲台。


但是反过来说,我们会看到一些企业,他们的员工在客户能够看到的地方,其实表现出了非常日常的一种装束和行为,那这就会影响客户对这家企业是否具备专业技能的判断。


举个例子:大家在售楼部,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置业顾问,他们的整体职业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


前一段我们在给一家企业做辅导的时候,我第一天去,当天要给他们上课,我就发现了他们有一群置业顾问在门口,都是男生,手里面叼着烟,工牌儿歪戴着,领带已经打开,衬衣露出里面脖子的部分,非常不整齐。


上课的时候我问他们一个问题,我说你看,走到咱们这里买房的人,实际是要把上百万的现金交给你们的,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那我们的这种形象是否让客户觉得信任和踏实?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建立职业共识的第一步就是要让我们的团队先像那回事儿,具备职业形象。


第二个阶段,客户满意


这里我们说的是他能够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也就是说你既然说你是职业的,那起码得保证客户付费之后,要让客户觉得物有所值,这是我们做客户满意的部分。


第三个阶段,做到极致


仅仅客户满意,不够,因为这个市场上能够让客户满意的人特别多,所以客户有很多的选择。


那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做到极致了。说白了,就是我们要比大部分的竞争对手在这个层面的这件事上做的更好,只有这样,客户才会觉得我在这个地方花钱,或者我们和这个企业合作,他能给我更多的回报。


第四个阶段,超越期待


职业技能的最高标准,我们说叫超越期待。如今你会发现因为信息的发达,我们很多的消费者,对我们行业的了解已经很多了。


拿我们培训行业来说吧,其实有时候我们接触到的客户,他会跟着我们一起来设计课程,一起提一些专业的要求。我们遇到过有些客户提出要用“柯氏四级评估”这种手段来评估这次培训的结果。


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体现我们的专业技能,那我认为就是要超出对方的期待。


这里面我说它是让客户意想不到,或者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你的能力是客户现在不知道不具备的。那如果把我们自己放在消费者这个角度,我们会发现当我购买了一个产品,我们选择了一家企业合作,这家企业给我的是我不知道的,我没有见过的,让我都超出期待的。那这自然,我们会认为她是一个非常非常专业的团队。


这是我们的职业技能的四个维度,大家可以反复去研究一下,看看我们的团队目前的职业化水平正处于哪个阶段。下边,我们会跟大家分享如何来去训练,或者叫打造大家的这种职业技能。


3)如何具备职业技能


我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了武功秘籍就一定会成为高手?


这里面有小李飞刀、九阴真经、等等......大家说是不是发上一本儿这样的秘籍,我们都会成为高手?答案应该是不会的,对吧。


那为什么不会呀?实际我们发现,在整个的职业技能或者叫技术技能这方面,仅仅有指导手册,仅有一本秘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技能的背后早有人说了他需要1万小时的刻意训练。


所以我们给大家得出一个结论:职业技能其实是一种长期训练的结果。


我在这里放了一张图片,一个非常好玩儿的新闻,是张继科跟球迷一起打球。


大家看他手里拿着的不是球拍,而是自己的手机。那场比赛非常有意思,球迷开场的时候给他了一个扣杀,但从第二个球开始,张继科就完全占据了上风,他甚至用手机发出了这个旋转球。


为什么张继科会用手机来跟球迷过招?在采访中间他说:他平时就会用手机来进行训练,因为手机更难控制,这会培养他这种对球的控制感。那这对于我们业余选手来说,实际是非常变态的一种训练手段。但是这就是我们说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在长期持续训练的基础下产生的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对我们所要控制的事物的这种控制感。那在我们的企业里面,大家会发现,无论是各个岗位,实际今天都缺少一种训练手段,甚至没有训练方法。


在优秀的企业,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团队打造这种胜任力模型和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作为我们,实际在这些年也在帮助客户去建立这样的训练体系,因为我们知道当一个员工具备了固化的行为模式,具备了固化的这种技能行动,才能够让自己开始建立职业心态。


这是我今天要着重跟大家强调的,很多企业在培训员工的时候,比较典型的是希望让大家能够自主地意识到,我要这样做,或者让大家认同这种方法,然后再这样做。


但其实从训练的角度,这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你想通过一段讲话改变一个员工二三十年的习惯这非常的难。所以,要建立这种职业化的团队,比较好的方式是先梳理出职业化的流程、职业化的标准,然后要求员工去按照职业化的标准执行。


长久以后,他其实就已经习惯和接纳了。

4)提升职业技能的三大方法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三个提升我们职业技能的方法:分别是时间,老师,还有应用。


1、时间,刚才我说过了,既然要长期训练,我们要遵循的就是1万小时定律,算下来基本就是每天三个小时,十年就会成为专家。那同样如果你要每天的时间花在这上面的多,自然会成为专家的时间就会缩短。


2、拜师,我觉得也很重要。拜师是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要找到一个参照物,如果不能找到一个更优秀的参照物,实际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和专业高手差距在哪;第二,拜师有一个好处就是,一旦我们非常正式的找到一个老师,那这个老师,他其实对我们的成长会有一种督促和要求,这就对我们的专业技能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了。


所以在这里,我推荐大家两个方法:第一就是企业要帮团队在行业外部找到一些老师;第二就是企业要为我们的员工在企业内部找到一些老师,比如对于刚刚进入公司的员工,要找到一些优秀员工作为老师;对于技能不那么强的员工,要找那些技能强的人成为他的老师,这是一种拜师文化。


3、应用,最后我们说叫应用。图中提到了15分钟法则,其实15分钟法则,说的是当我们见到和听到一个知识的时候,在15分钟之内就把它迅速的分享出去,那这个知识就变成我们的了。其实就是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二次传播。


那这大家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今天我再跟大家分享的时候提了一个要求,说大家一定要在自己的团队内部去进行一次转训,也就是把我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去分享给大家,培训你自己的团队。那这样大家其实才能够说是真正的掌握。


以上这三个方法,大家可以在自己的团队去实操。这样的话,我相信整个团队的这种专业能力就会有快速的提升。


二、职业道德


说过职业技能,我们看看第二个层面叫职业道德。我把它叫做职业人的行为边界。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大家看到这个封面就会非常熟悉,这是肖申克救赎里面的主人公安迪。


安迪花了20年的时间越狱,我们说他在坚持什么呢?他为了什么呢?没错,为了自由。为了获得自由,他不惜花费了自己20年的时间,一定要享受外面清新的空气。


所以享受自由实际是人的天性,但是我们会看到今天我们的团队要建立职业化的共识,或者打造一些职业化的团队,那好像就不能完完全全的享受自由。


从这张图片,大家就会看到所有的职业选手,其实都有边界思维。对于企业而言,打造我们的职业化,就是在打造我们团队商业的边界思维。


我们一直强调,所有的企业经营活动一定是在以规则为前提之下进行的。在我们团队这里,我常常跟大家讲的是大家要在边界内舞蹈。而我们有太多的企业为什么管理会失控?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去确定所谓的边界,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妖魔被释放,这个大家一定要警惕。


说到职业道德和职业边界,我想给大家举两个例子:这里有两张小图,第一张是今年女排夺冠之后,郎指导给大家切蛋糕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今天可以吃一点蛋糕。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挺心酸的,这就是职业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备战期间,就是他们的饮食是被完全控制的。


后面那张图片,就是拿出来做对比和吐槽的,那就是咱们男篮的周琦去买鸡蛋灌饼吃,大家知道鸡蛋灌饼,其实是一个高热量的食物,所以在运动员训练期间是不建议他们食用的。


那通过这两张图片我们就会看到作为职业选手,他们的确要付出非常非常多。那同时,作为职业选手,对于自身的这种自律性;对于饮食的控制;休息的控制,也是决定他能不能成为职业高手的一个重要因素。


回到企业中,所有伟大的公司也都是以法治为底线的公司。而所有优秀的员工,都是以道德为准则的员工。


说到这一点,我要提提我们的客户,大家知道我们是为OPPO有提供服务,在OPPO的文化里面,有一种叫本分,这是他们的价值观。


我特别喜欢他们对于本分的一句描述:是本分高于诚信,即便没有承诺,本来应该做的事情也要做到。大家会看到,这其实就是他们的职业道德,那我们在跟这个团队的接触过程中间,其实每一次也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尤其是这种本分的态度。所以,我把这句话,分享给群里面所有的管理者们,可以把它分享给我们的团队,去建立我们这种职业边界感,职业道德感。

我们可以看一下面这些现象,在我们的工作中是否出现过:比如,客户按照行业的惯例送的钱、多开发票、私下拷贝一份技术资料、公司的东西拿点儿回家用等等等等,我不知道大家的企业会不会存在这样的现象。


但是根据我们和企业的接触,这种现象在今天的民营企业,实际还是非常非常普遍。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为什么会有这些小问题。


其实都是因为我们企业在员工的训练层面、职业化的共识层面,很少去跟大家强调这种道德底线。


大家看下面一句话:我们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不一定违法,但是违法的一定不道德。今天在我们的企业里面,很多的员工认为我只要做这件事儿不违法,那就可以做。


但是更优秀的选手,或者更优秀的企业,一定不做违法的事情,因为他们对于自己行为的判断是,这件事情是否道德,是否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好的,这也是我们说的他其实是一种职业精神。


之所以一个职业选手,能够具备这种职业道德,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他具备了一种叫做责任思维,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


为什么说是责任思维,因为大家会看到,当我是一个职业人的时候,我就应该承担一些责任,比如上面我们说的那些行为其实是在损害公司利益,那作为职业人,我是这家公司的员工,我拿这家公司的薪水,所以其实我有一个道德底线,无论违不违法,我不应该损害这家公司的利益。


因此,我们对于职业选手和公司之间会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们说的契约关系。


契约大家都知道,就是签订一个合同,约定一些标准、义务和责任。但其实在企业里面,我们是不经常签订契约的,所以大家就会忽视。


比如员工守则,它其实就是契约。每一项交代给我们的工作,也是契约。所以,完成工作的时候我们说,大家是有合同的,就是我完成了这份工作,实际我就履行了我们的合同。


那对于管理者来说,对股东、团队、我们的客户,其实都是在履行一种契约。那实际回到我们自己本身这里也一样,当我们和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他来到我们的企业,实际我们跟他之间也有契约。


比如说,让员工有收益的契约,让员工有成长的约定,还有就是保证员工的工作是安全的等等。所以其实对于管理者来说,也要遵守我们对于员工提出的这些约定。


为了方便大家去分享和总结,我把一个职业化的员工和企业应该签订的契约总结了四个方面:

企业契约的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身份契约。什么是身份契约?换句话说,就是我在这家企业工作,那我的身份就是这个企业的人,我要做到最底线的道德,就是不损害这家企业的形象。因此我才说,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在一家企业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能让这个企业的形象受损,在客户面前,我们应该保持应有的职业风范和职业行为。


第二,制度契约,这个在今天我们很多的企业实际是不具备的。刚才我说了员工手册就是契约了,那他更多的是强调制度契约,也就是说我既然选择来这里工作,选择在这个企业里面进行我的职业发展,那对于这个企业的制度,实际我是默认接纳的。


就像今天我们注册了一个APP,他会有一个同意的条款,全部都是一些制度约定,当我们点击了同意,实际我们也就默认接受了这些制度。


但在企业里面,我们会看到什么?我们会发现很多员工进入了企业,也阅读了员工手册,但是当他违规的时候,他就会提出疑议,他说我不知道啊,我原来没有看到啊,我是无意的。所以这些其实从更高层面来说,他破坏了我们的制度契约,也就破坏了我们的职业道德。


第三,技能契约,这是我结合着第一个,就职业技能一起来讲。我们会发现为什么企业要给员工发工资?实际本质上说,是因为我们的员工具备了这样的职业技能,它能够帮我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发出了报酬。


但是在企业里面客观来说,大部分的员工,他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他所获得的薪酬是不对等的。但是我这里说的不是说它低了,而是其实大多数是薪酬给高了。我说这句话,可能员工们听到会打死我,但是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听听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举个例子吧,有天下午我们刚从招聘会回来,我们看到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希望找一份工作,假设一家企业能给他4000元的底薪,让他入职。我们会发现,如果他是一个人力资源的专员,这四千块钱买的,实际是他相应具备的叫职业技能,就是对人力资源工作的技能,比如说他能够独立招聘。


可是我们发现实际这个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他是不具备这个技能的,他需要企业给出试错成本,给出培训、培养。那在这个过程里面,他所获得的薪酬,实际跟他的技能是不对等的,所以,在我们训练员工的这个过程中间,一定要把这种技能契约说清楚。也就是说,我们花钱买的是什么?


我原来遇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就是我们的客户跟他的员工说:你做的这个文件,如果出现一处错别字,我就要罚你50块,那员工的反过来就问了说:我平时做对了,也没见你奖励给我。其实这是一个特别扯淡的逻辑,我花钱买的是你信息准确的文件,这才是你的职业技能跟我做兑换的基础。所以这是我们说的技能契约,这个大家要记住。


最后一个,我把它称为文化契约,什么是文化契约?任何一家企业,无论你的企业文化是不是已经具象的提炼出来了,但肯定这家企业是有它自己的价值观的。


对于员工来说,一个职业化的选手,当进入一家企业的时候,我愿意接受这个offer,我愿意来,实际我默认接受的是这家企业的文化基础与价值观,那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员工进入企业了,他会吐槽,他会觉得这家企业这不好,那不好,这些其实都是没有职业道德的表现。


这次的契约,也是我们今天晚上的重点,希望大家把它拿出来。你可以组织咱们的员工一起开会,一起讨论,我们分别有哪些契约是应该具备的。当然这个时候,你也可以把我们管理者或者企业对于员工的契约写进去。那通过这样分享会的方式,双方达成一种共识,使双方也知道对方期待的是什么,对方想让我们做到的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去看一看《希波克拉底誓言》他是这样说的:“请允许我行医,我要在行医的过程中间,严守良心与尊严,都要以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为第一位,我要严格为患者保守秘密......"


这是很多学医的同学在成为医生的时候,会进行的一段宣誓。那我们在这儿,为大家设计了一个模板,是关于职业人的宣誓,也是我们说的如何去维持我们的职业道德。


推荐大家在进行了我们的这种内部契约的分享,梳理出契约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客户的需求、双方的约定,在公司内部进行一个职业人宣誓。把它作为我们的天条,把它作为我们职业道德的底线,大家一起来遵守它。

三、职业态度


刚才我们分享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接下来,我们要分享一下关于职业态度的问题。我们说职业态度,是决定我们职业高度的。


因为从这三个维度来说,其实职业技能是最容易具备,只要训练就好了;职业道德,一方面是通过不断的享、渗透、教育,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团队的制度流程来去约束,这个时候大家其实也能具备比较好的职业道德。但是职业态度其实是最难以让大家掌握的。因为职业态度,他必须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由外而内的。所以下面,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职业态度的训练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帮助大家看到:顶尖的职业高手跟我们普通的职业选手有什么不同?我把它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具有职业使命;第二,具备职业自尊;第三,具备职业敬畏。


第一,职业使命,就是很多的顶尖高手,他认为做这件工作,背后是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的,这种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大家所看到的目前这项工作的价值。


举个例子,今年十一的时候,大家很多同学都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个电影。其中有一个小故事,是张译扮演的。他作为国家第一批研发原子弹的工作人员,为了参与这份事业,三年没有和自己的女朋友联系。


为什么他们愿意抛家舍业从事这项工作?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身上肩负着一种使命,这种使命远比我们理解到的工作本身,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


第二,职业自尊,顶尖职业高手具备的第二个特质。也就是说,他不会把一个不好的产品,或者服务给到客户,为什么?因为他认为,它所输出的每一个产品,每一个服务都应该是精品!否则,是对他自己职业的侮辱。


日本的工匠文化理念是非常典型的。那一会儿我也会举一个例子,给大家看一下。


最后,职业敬畏,所谓的职业敬畏,其实是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天职,这对于我们来说就不算是一项工作了,而像是上天赋予我们这种职能,上天选中了我们去做这样一件事儿。那我们看到当一个职业人具备了以上三个特点的时候,他就一定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人。


那到这里,再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最近在出差的时候看了一部纪录片,其中有一集,讲的是咱们武夷岩茶的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圣亮,黄老师。


在开始的时候,黄老师面对着一群茶商向他提出要求,希望他多做一些。因为黄老师一直坚持手工制作,所以他们每年能做出来的产量,也就150斤。茶商特别希望他能多做一些。


其实,作为黄老师,我相信他一定有办法可以多做,但是他给对方的回应让我非常感动。他说:第一,这个茶是他们家传承的手艺,为什么我不多做,不是因为我不希望赚钱,而是因为当我走进祖宗祠堂的时候,我们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这种传承感让我不敢去做出一杯坏茶。


视频里面可以看到,从明朝开始,他们就有了制茶做茶的这种传承。所以这是我们说的:敬畏。那还有什么呢,就是他说到了他的使命。他说“他的使命,就是让这种手工制茶能够传承下去,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最好的武夷岩茶”这是我们说的具备的职业使命。


最后,还有职业自尊。从黄老师来看,他觉得为什么一年只能做150斤?因为这150斤,是他手工制茶的上线。他不允许自己做出品质不好的产品流通向市场。所以大家可以带着团队一起去看看这部纪录片。纪录片的名字叫《讲究》武夷严茶这一期正好是第四集,非常有触动。


所以我说黄老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具备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而且已经具备了最重要的职业态度的职业选手。


我们说,职业态度是职业化的最高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把我们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要以恭敬、严肃、认真的态度来进行对待。


为什么我们要具备职业态度?为什么要把工作和生命融为一体,要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呢?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在我们的一生中间,人最宝贵的是什么?


大家可以看到,图上,是一位女性一生的四种角色。


其实我们一生中最关注的还是我们生命。我们希望从小到大幸福健康地度过这一生。但是为什么要有职业态度?我们会发现实际我们所有人生命都包含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职业生命;第二个部分,叫自然生命。


所谓自然生命就是我们生老病死,但是你发现如果只有自然生命,在我们老去的时候,实际很少有可以值得回忆的内容,那一个人有什么事是值得回忆的?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我们这一生专注于从事的那些事儿。


这里的职业生命其实包含很多了,无论你是在公司上班,还是自己创业,还是经营一个小个体,甚至我们说全职妈妈,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一种职业。那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回忆我们这一生过得精不精彩的时候,都会回忆起的是我们这一生做了什么事儿。


关于职业生命,这里我放了一张图,这个人叫做刘伟,如果看过中国达人秀第一期的朋友,应该记得他是那届的冠军。


为什么要放他?因为他是一个没有双手的钢琴家,他是用脚来弹琴,也是一个音乐人。我不是把他放出来卖惨,是他的确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因为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生命够不够精彩,好像跟他的自然生命没有太大的关系,无论是霍金还是我们眼前的刘伟,他们都在残缺的身体下,获得了璀璨的生命体验。


那这,都是来自于他们对于职业生命的把握,他们的职业生命方面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想更多了解刘伟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他的视频,他的生命非常坎坷,他遭受了很多常人一辈子都无法体会到的磨难。但是依旧在自己热爱的音乐上面取得的成绩,所以发自内心的佩服他,也推荐给大家去学习。


刚才的分享,我们会发现,其实职业态度和前面最大的不同,就是职业态度把工作放在了生命一样重要的维度。那大家知道在很多信仰宗教的国家,其实他是没有工作这个词的,他们对于工作的理解都是天职,你可以想一下,因为是天职,是上天赋予的职责,所以我必是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所以这也是我觉得啊,对于职业态度很好的一种诠释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职业态度应该有哪些体现,如何跟你的团队分享?


第一,职业态度,体现在惜时如金上;第二,是精益求精;第三,是以此为生;第四,是追求极致。


这里,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惜时如金,因为我们会看到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一定不会浪费时间。但是在我们的企业里面却有非常多浪费时间的现象发生,所以从这个角度就会看到今天我们团队的这种职业态度是怎样的。

职场中,浪费职业生命和时间的现象,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假期综合症,一个叫做11点59分现象。


关于假期综合症,大家会看到,我们经过一些长假,尤其是像十一、过年呀,这样长假的时候,大家其实在节前节后,会有小半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的不在工作状态。


节前,上班的时候大家讨论去哪儿旅游;节后,又会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去旅游的,见了谁,吃了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对我们职业生命的伤害。所以今年过年回来之后,我们给大家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上班时间不可以聊假期发生的任何事情。这条规则,也推荐给大家,在团队中间明确下来。


那我们说什么样的人是对职业生命、职业时间极其珍惜的。最典型的就是职业运动员了,你发现他过年过节都要训练,就是因为他们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职业生命是极其短暂的,可能只有十年,可能只有15年,在这段时间里一旦不出成绩,其实他这一生都不会获得成就。


那对于在职场工作的人,因为无法感知到这种职业生命的短暂,因为我们可以从20岁工作到60岁,这40年的时间。所以大家就会肆无忌惮浪费时间,浪费我们的职业生命。


但在这里,我们要告诉我们团队一个真相,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60岁退休,还是到70岁退休。其实黄金的职业寿命跟运动员是一样的,也只有10年到20年的时间。所以对于大家来说,我们要建立一种共识,叫做上班时间,不去浪费职业生命。


同时后边,我们说精益求精也好,以此为生也好,总体体现就是我们要对一项工作具备一种热爱,我们如何让大家具备热爱的能力?在这里我分享一个观点:大家要明确热爱不是一种情绪,不是我想热爱就热爱,热爱其实是一种能力。


我们会看到很多优秀的职业选手,无论在哪个行业,他对这个行业都非常的热爱,他愿意深入的了解,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而这样的人,他无论到哪个行业都会很快的成为职业高手。


那在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热爱不是一种情绪,也跟兴趣无关,它就是一种职业能力。


那到这里,我们关于职业共识的三个方面: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我们的职业态度,就跟大家分享完了。


总结一下,在整个团队里面,我们说只有达成了职业共识,才给我们的团队完成了职业启蒙;而只有完成职业启蒙,我们才能在职场上面做自己该做的事儿;而当我们的员工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相信各位管理者,也会相对轻松和更容易跟大家沟通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