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差點“夭折”,醫療獨角獸丁香園創業故事|阿爾法公社推薦

阿爾法公社━━━━━━重度幫助創業者的天使投資基金


阿爾法說:在一個錢途似乎並不美好的賽道深耕二十年,終於成為獨角獸,並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這是丁香園和李天天的創業故事。


疫情地圖,這一個多月來,被高頻使用。繪製疫情地圖的平臺很多,包括各大媒體、大學科研機構、國家相關部門等,其中,丁香醫生疫情地圖表現亮眼。截至2020年3月1日,丁香醫生疫情地圖的瀏覽量達到了27.1億人次。


丁香醫生疫情地圖的1.0版本,從創意到上線只用了1天。最初的功能很簡單——地圖模塊、詳細數據、疾病常識,幾個用戶最急需的功能被放在了最優先的位置。隨著疫情的進展,這款產品變得越來越“重”,闢謠、線上問診、個性化日報等功能陸續上線。


在疫情中,丁香醫生將疫情信息的整合做成了一種“公共產品“。此前,他們接受了人民日報的邀請,共同生產包括疫情地圖在內的內容產品。現在,丁香醫生的合作伙伴還擴大到了學習強國、健康中國等國家級平臺。


其實在這之前,丁香醫生就已憑實力“出圈”。2018年,它的一篇文章《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直接導致了權健帝國的坍塌;在微博上,丁香醫生化身“醫學科普鬥士”,從薛之謙懟到高曉松,用幽默易懂的語言傳遞醫學常識,深受網友喜愛。


丁香醫生不是一個具體的人,作為丁香園的C端產品之一,它的背後是丁香園的專業科普團隊。而丁香園背後的男人,名叫李天天。


兩次差點“夭折”,醫療獨角獸丁香園創業故事|阿爾法公社推薦

上線疫情地圖的時候,李天天的想法很簡單,他希望儘可能的去傳遞更多的信息,“在未知卻有風險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民眾和專業人士其實是會恐慌的,只有信息的透明和完整,才能更好的消除恐慌。”


20年前,在哈爾濱醫科大學,李天天創辦了頁面簡單、略顯粗糙的丁香園網站,讓李天天沒想到的是,此後的二十年,他隨手“種下”的紫色丁香開得漫山遍野,並在互聯網醫療行業掀起波浪。


一個醫學生的意外之作


20年前,一個簡單的PubMed文獻數據庫讓李天天驚喜不已——原來藉助互聯網,文獻可以觸手可得。這顛覆了李天天的認知,使他走在了同齡人前面,甚至在後來改變了他既定的人生軌跡。


李天天出生於哈爾濱一個醫學世家,在他大概 7、8 歲的時候,因為飲食不注意感染了中毒性痢疾,李天天抗生素過敏,但為了控制住病情,醫生冒著風險給他上了抗生素。萬幸,李天天沒有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挽回一命。


他兒時的夢想就是立志成為一名醫生,經過這件事情,醫生的形象在李天天心中又高大了不少。


後來,李天天如願考上哈爾濱醫科大學,1999年他從哈爾濱醫科大學本科畢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同校的腫瘤免疫學專業的研究生。


2000年,在讀碩士期間寫論文的時候,李天天和同學,隔三差五要跑到圖書館去一本本的翻閱過往期刊,“拷貝文獻摘要還要繳費,又不方便又貴”。


有一天,室友告訴李天天可以用PubMed檢索文獻,將信將疑的李天天嘗試著用了一下,這帶給他從未有過的快捷感。


李天天想:自己能不能建立一個專門的醫學文獻檢索的網站,解決查閱文獻不便的痛點?


有了想法之後,李天天便一頭扎進去,開始自學DreamWeaver。2000年7月,丁香花開滿了哈爾濱醫科大的校園,彼時,李天天的自學成果初見成效,他把準備許久的網站文件上傳到網易提供的50M免費空間裡,隨心取了個“丁香園”的名字,“丁香園醫學文獻檢索網”就這樣誕生了。


兩次差點“夭折”,醫療獨角獸丁香園創業故事|阿爾法公社推薦

李天天說,他沒見過丁磊,如果有機會見到一定要感謝他,如果沒有網易提供的50M免費空間,就沒有丁香園。


曾兩次差點“夭折”


相比於在學業上的“一路開掛”,李天天的創業之路卻並非坦途,他的丁香園曾距離“夭折”只有半步之遙。


2002年,還在讀書的李天天為了掙生活費,在哈爾濱創辦了一家英語培訓小公司。在那個時候,一對一的外教小班授課在哈爾濱還是新鮮事兒,李天天的培訓公司也迅速地打開了市場。


可很快,當地的派出所、稅務局、政府辦事人員找上李天天,藉著瞭解企業發展之名,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免費蹭課學習。這讓李天天感覺到,家鄉的創業氛圍不夠友好。


與此同時,丁香園經過兩年的沉澱和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醫生認可。2002年5月,依靠文獻檢索服務積累了一批專業人士的丁香園,轉型做醫療專業論壇。


李天天想把丁香園網站正式註冊。2003年,按照當時的相關規定,李天天拿著準備好的申請資料到衛生和藥品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前置審批,但對方並沒有直接受理,而是送給他兩句話。


“你的想法很前衛,但有知識的人不上網。”這兩句話讓李天天至今記憶猶新,“我拿捏不準‘前衛’一詞是褒義還是貶義,但是說完第二句話,我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那時候互聯網最火的是聊天室,他們以為我創辦丁香園網站就是為了娛樂。”


過程很曲折,一年後,網站審批終於辦下來了。據說,當時李天天母校的校長,調任黑龍江衛生廳廳長,李天天找了這層關係才得以辦成。


李天天在家鄉創業碰了不少壁,這也成為他後來選擇在杭州創業的原因之一。


2008年,是丁香園最困難的一年,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資金鍊緊張,整整半年沒發出工資。當年恰逢金融危機,貸款更是難上加難,李天天和其他兩位創始人把自己的房產做抵押去銀行貸款,卻吃了閉門羹。


李天天如坐針氈。“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我們沒什麼關係,但是受金融危機影響,銀行也不貸款,大家就懵了。”三四十名員工的工資如同一塊巨石,壓的李天天喘不過氣來。


無奈之下,李天天嘗試找到了杭州市科技局,沒想到科技局爽快的給予了擔保,公司也順利從銀行貸款100萬人民幣,在房產抵押條款上簽字的那一刻,李天天的手還是哆嗦了一下。


當年,公司員工的工資和年終獎如期發放,雖然,那一年的年終獎只發了50%。為了扛過危機,全體員工的勁頭很足,加班加點幹了九個月之後,公司提前三個月還清了100萬的貸款,還產生了一百萬的盈利。


李天天經歷過不止一次類似這樣“很難”的時刻,但過幾天之後,他又覺得其實沒那麼難,甚至過幾年之後再回頭看,他會認為這簡直是太不值得一提的一天。


“把時間軸拉長一點。”這是李天天面對困難時的思考方式,這讓他在之後處理問題的時候更加有信心,想問題的時候也會更周密。


放棄博士學位,全職創業


從2000年到2006年,李天天一直保持著一邊讀書,一邊工作的狀態,用業餘時間打理網站。那個時候,如果有人告訴李天天在未來他不會成為醫生,他肯定會對此嗤之以鼻。


2005年,李天天的兒子來到了這個世界,由於早產在重症監護室待了15天,這也是李天天最為難熬的一段日子。經過兩位醫生的精心治療,孩子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李天天很感激那兩位醫生,他各取兩位醫生名字中的一個字,當做自己孩子的名字。


那個時候,李天天開始思考自己能為醫生做點什麼,他反問自己,如果做一名醫生,那他一生可以拯救幾千個患者,中國有300萬醫生,如果他能為這三百萬醫生提供服務,是不是能拯救更多的人?


作取捨向來艱難,但李天天還是做了決定,他沒有在既定的角色裡掙扎,因為那並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經歷了本碩博十餘年的醫學專業培訓的李天天,最終還是走向了另一條路,他要把丁香園做成全職事業。


為此,他甚至放棄了自己即將要到手的博士學位。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最後沒辦法,我只能做一個選擇。”李天天希望藉助互聯網的力量,在醫療領域打拼出一片不一樣的天地。“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2006年到2007年,那個時候剛好有一檔電視節目叫做贏在中國,其實給了我很大的一個勇氣。”


李天天南下杭州,找到了張進和周樹忠,他們原是丁香園的資深版主,也是李天天的網友,一位擁有湘雅醫學院博士學位,一位在醫藥研發領域工作多年。


基於價值觀的認同,李天天和他們一拍即合,組成了三人的創業團隊,“正是因為我們都有缺點,所以彼此需要。”周樹忠這句話讓李天天至今記憶猶新。2006年,他們三人在杭州一起註冊成立了杭州聯科美訊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此後的十五年,這三人也深深的捆綁在了一起。


醫療健康很難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快”起來


剛開始,丁香園遲遲沒有走上商業化,因為李天天有自己的擔心,他怕商業化會影響到學術的專業性、中立性,甚至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咬牙拒絕了一家VC的投資,他擔心簽訂那麼多協議會讓丁香園失去自我。


後來接觸到更多的投資人,李天天才明白,那些條款很正常且大多數不會發生,為此他還特地買了箱蘋果去這家VC登門道歉。


守著中國兩百多萬的醫療專業人才,李天天一直沒有停止對商業模式和真實需求的思考。“說是創業,但有時我們也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後來我們去分析丁香園論壇上的數據,發現‘人才’是排在第一的高頻詞彙。”這出乎了李天天的預料。


李天天發現有很多醫生在論壇上有找工作的需求,於是順水推舟,公司的第一款產品“丁香人才”誕生了。丁香人才上線之後出現了很多bug,但也沒能阻止用戶的熱情,在上線第一天就有了用戶,這讓李天天看到了希望。


如今,丁香人才已經擁有兩百多萬的人才簡歷,服務的企業有五六千家,李天天對於商業、管理的理解也在一次次的產品打磨中得到鍛鍊。


“最適合的創業就是scratch your own itch,撓自己的癢癢”,李天天就是那個解決問題的人,他帶著丁香園從小小的在線BBS起家,逐漸發展門戶網站,並在2011年趕上了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浪潮。


兩次差點“夭折”,醫療獨角獸丁香園創業故事|阿爾法公社推薦


當時,資本市場和投資人都對移動互聯網醫療行業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還提出了顛覆醫療的說法。但事實是,醫療健康不同於其它行業,它很難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快”起來,醫療健康市場一直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這個GAP難以用單一的技術和資本的力量快速磨平,用戶的培育和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所以才有了李天天那一句很不合時宜的話——“醫療有時移不動”,這無疑給他所處十幾年的行業潑了冷水,但至今他都覺得當時的說法沒錯。


“其實我的言外之意是,醫療有時移得動,手術只能在醫院完成,但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一些小毛病,這些可以很好的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解決答疑,緩解患者的焦慮。”


這也與丁香園的定位有關——專注於大健康領域,滿足大家對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常見問題的解決,用戶需求的頻度也比疾病更高。李天天堅信醫療行業會以從面向醫療為中心,逐漸轉變為面向健康為中心,“公立醫院關注診中,我們的服務是診前和診後。”


2016年,丁香園切入在線諮詢的產品形態,對於醫生的回答質量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平臺上醫生回答患者超過500字的概率達到了58%,達到或超過300字的比例佔到90%。


不僅要回答問題,還要提供安慰,緩解患者的壓力和焦慮。“這相當於醫生給患者寫了篇小作文,我們平臺上用戶的獲得感是很強的,不太謙虛的說,我們在線問答的質量已經做到了行業第一。”


丁香園會不會被資本牽著鼻子走?


李天天給出的答案是“不會”。


憑著idea拿錢、試錯並不是李天天的風格,他帶著丁香園一路穩紮穩打,2010才拿了第一筆投資——200萬美元A輪融資,他感慨杭州政府的辦事效率,從遞交材料給杭州外匯管理局,到最後200萬美金入賬只用了18天時間。


2012年12月,丁香園獲得了B輪千萬美元融資。2014年9月,丁香園拿到了7000萬美元戰略投資,完成C輪融資後的丁香園,增加了2C業務。


有人質疑,丁香園會不會被資本牽著鼻子走?李天天給出的答案是“不會”,其創始團隊依然掌握著公司的決策管理權。丁香園有自我造血的方式,牽手資本可以理解為增加抵抗風險的能力。


2018年4月,丁香園獲得1億美元D輪融資,投後估值超10億美元,李天天帶著他的丁香園,正式跨入了互聯網醫療獨角獸之列。


而對於丁香園的上市計劃,李天天表示,IPO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里程碑,但不是終點,丁香園當然有考慮IPO的計劃,但是並不會把它作為工作的中心。


在李天天看來,成功有很多標準,但是它仍有一個普適定義,那就是“解決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普適性的規律拓展。他還判斷,未來,養老、護理、康復等領域都會爆發,將會出現以家庭場景為單位的整體產品形態,互聯網醫療大有可為。


李天天在他的創業公開課中講到:我這個人,從來不投資其他任何人,從來不投資其他任何公司,我這個人,只投資自己。



關於阿爾法公社

阿爾法公社(Alpha Startup Fund )是中國領先的早期投資基金,由曾帶領藍汛科技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許四清和前創新工場聯合管理合夥人蔣亞萌在2015年共同創立。阿爾法公社基金的三大特點是系統化投資、社交化創業者社區運營和重度產業資源加速成長。專注在企業服務軟件、人工智能應用、物聯網技術、金融科技等科技創新領域進行早期投資。目前已經投資超過30個項目,包括白山雲科技、薪人薪事、美洽、Advance.ai、帷幄科技等。


阿爾法公社獲得36氪“2017年度最受創業者歡迎天使投資機構Top20”和“2019年中國企業服務領域最受LP歡迎早期投資機構”、母基金研究中心“2018年中國早期基金最佳回報TOP30”、“2019中國早期基金最佳回報TOP30”,“2019年中國企業服務領域最具發現力投資機構TOP10”等獎項。


創始合夥人許四清獲得36氪“2018年中國企業服務領域投資人TOP10”獎項。創始合夥人蔣亞萌獲得2019年“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投人”、36氪“2019年中國中生代投資人TOP50”大獎。


BP請投遞到:[email protected],7 天內快速收到回覆,直接約見資深合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