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心醫院——愛與感動


3月10日凌晨1:00,結束了緊張而忙碌的工作,和平時一樣,脫掉厚厚的防護服,汗水已經溼透了衣褲,臉上還有額頭上有點疼,洗完澡對著鏡子笑笑,才發現臉上被護目鏡和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痕,終於圓滿的結束了今天的工作。

一個人走出病區的大門,仰望天空,繁星點點,皓月臨空,而宿舍樓在月光底下格外的寧靜,以前很少有時間欣賞周圍的風景,原來西安的夜空也可以這麼美。

在回宿舍的路上我感覺肚子有點餓,於是去食堂看看是否有食物填飽肚子,老師們已經給我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有盒飯、稀飯、滷蛋、還有水果,冰箱裡還有湯圓,餃子,只需要熱一下就可以吃了,真的很感謝那些在我們身後一直給我們安排吃喝住行的惠再娥老師,蔣美霞老師,張勝利老師,楊珍老師……

西安市中心醫院——愛與感動

吃完飯走出食堂快兩點了,碰到了張寧茹護士長和周彥芝護士長,她們問我今天的工作怎麼樣,給我們提了水果,放到門口,讓我們趕緊休息,想起兩位護士長總是在我們需要她們的時候給我們最大的幫助和鼓勵,我們才能這麼快的適應這裡生活,眼淚不知覺的流了下來,回想起新冠肺炎剛開始時,醫院讓大家報名,護士長在群裡剛發完消息,大家都很積極的報名,真的是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既然身穿白大褂,就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也很榮幸的成為第三梯隊的成員,經過醫院前期多次的理論與操作培訓,終於在2月16號乘車前往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那一刻有不捨,有激動,有緊張,到了西安市公衛中心,我們不斷的學習最新版的新冠診療規範和練習穿脫防護服,為了實戰準備,我們的護理部張主任、王敏護士長、張寧茹護士長和周彥芝護士長,每天都會查看我們的演練流程,看看還有什麼遺漏的問題,不斷提醒大家,演練改進再演練……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病房從空空如也,到最後佈置的設施齊全,離不開大家辛勤的付出。一切演練就是為了實戰,接到通知,我們於2月29號來到糖坊街院區,和上一批隊員進行交接,儀式簡單而熱烈,郭華副院長帶領我們宣誓,我們接過來的是責任與使命,從這一刻起,我們就要上戰場了,離開了家庭、兒女、父母,帶著所有人的希望前行。

西安市中心醫院——愛與感動

記得上第一個大夜時,我們的工作效率不高,配合的也不是很默契,當最後一個人回宿舍時已經過了9點,戚老師和兩位護士長為了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安排組長每天下午19:00例會,以便收集問題,指出隔離病區的工作重點,並提醒我們需要注意的細節,戚老師已經帶了兩批人了,非常有經驗,我們遇到的問題很快得以解決。生活中也很關心大家,是我們的知心姐姐。現在我已經上了兩輪大夜班了,流程熟練了,我們小組共四人,分別是來自骨一科的實力戰將李旭陽,即是我的好舍友也是好搭檔,來自兒科的護士姬婭婭,說話特別溫柔,但工作起來特別給力,最後一個就是我們96年出生愛吃火鍋的小仙女陳夕陽,雖然人小,但工作起來總是有條不紊。經過十天的磨合,我們現在配合的很默契,上班時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下班時談天說地,雖然我們來自於不同的科室,感情卻已情比金堅。一起值班的男醫生,每次看見我們忙時,都會來幫我們,倒垃圾,發盒飯,抬消毒機……大家都熱情高漲,不分彼此。

我們的程桂紅護士長一直關心我們在糖坊街院區的生活,過來看望大家,給大家帶來了水果,鼓勵我,給我加油。

西安市中心醫院——愛與感動

工作中、生活中有這麼多人關心,我們還有什麼後顧之憂,從最開始心理上的緊張,到現在的平常心,雖然短短十天,我們成長了很多。我們帶著愛與感動前進,還有許多陌生人給了我們許多感動!我堅信,西安、武漢、中國都將剝開烏雲,旭日陽光照耀大地,我們終將迎接全新的生活!

——安 丹


西安市中心醫院——愛與感動

門診時間:

平 診:8:00——12:00 14:00——17:30

假日門診:8:00——12:00 14:00——16:00

急 診:24小時(全天候服務)

就醫指南:門診大廳——諮詢臺——分診掛號——就診——檢查——取藥(或治療)——住院或離院

聯繫方式:

預約診療方式:

手機APP、微信預約、網上預約、電話(95169)預約、診間預約、自助機預約

http://www.xaszxyy.com

預約網址:

www.zxyyyy.com www.guahao.com

郵編:710001

西安市西五路161號(南院)

西安市後宰門185號(北院)

乘車方式:地鐵1號線、2號線北大街站D口出站

公交車:4路、6路、9路、10路、11路、12路、26路、33路、36路、37路、102路、103路、182路、205路、208路、229路、235路、236路、301路、600路、601路、606路、608路、609路、616路、618路北大街站下車

西安市中心醫院——愛與感動

西安市中心醫院——愛與感動

西安市中心醫院——愛與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