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脈炎性腎動脈炎的免疫抑制治療,這些你都清楚嗎?

大動脈炎性腎動脈炎的免疫抑制治療,這些你都清楚嗎?

大動脈炎累及腎動脈可引起大動脈炎性腎動脈炎(TARA),導致大動脈炎性腎動脈狹窄(TARAS),是青年人群發生惡性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的首要原因。《中國大動脈炎性腎動脈炎診治多學科專家共識》指出,TARA治療應以風溼免疫科為主導,對於中重度嚴重患者由多學科合作診療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關於TARA的免疫抑制治療,共識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常用藥物

當TARA 處於疾病活動時,需積極抗炎治療。常用藥物包括:

(1)糖皮質激素(GC):具有快速、有效的抗炎作用,是大動脈炎抗炎治療中的基本藥物。

(2)化學合成的緩解病情抗風溼病藥(cDMARDs)與GC 聯合誘導大動脈炎疾病緩解,有助於控制病情、協助GC 減量並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常用藥物包括環磷酰胺(CTX)、甲氨蝶呤(MTX )、來氟米特(LEF )、嗎替麥考酚酯(MMF)、硫唑嘌呤(AZA)等。

(3)生物合成的緩解病情抗風溼病藥(bDMARDs)主要包括:① 託珠單抗(TCZ);② 腫瘤壞死因子α抑制劑(TNFi);③ 阿巴西普(ABA);④烏司奴單抗、利妥昔單抗等均為個案報道。根據病情,治療分為誘導緩解期、維持治療期、慢性進展期以及預防復發。

適用於疾病活動期患者。鑑於GC 單藥治療減量後的持續緩解率低、複發率高,建議GC(潑尼松或等效的其他藥物)與免疫抑制劑聯合治療。潑尼鬆起始劑量0.5~1.0mg/kg,每日1次,口服,維持4~8周;病情緩解後予以逐漸減量,劑量減至5~10mg每日1次,口服時應維持1~2年以上,當病情不能控制或者病情危重時考慮短期大劑量應用,同時預防及監測GC 的不良事件。

對於無嚴重併發症的患者,免疫抑制劑首選cDMARDs,包括甲氨蝶呤(MTX)(7.5~20 mg,每週1次,口服)、來氟米特(LEF)(10~20 mg,每日1次,口服)、嗎替麥考酚酯(MMF)(1.0~1.5 g,每日2次,口服)。

對於有嚴重併發症或者病情顯著活動的患者,首選環磷酰胺(CTX)治療(0.75~1.0g/m2,每4周靜脈滴注1次),需警惕繼發感染、生殖毒性、胃腸道反應、肝腎毒性、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難治性大動脈炎為GC和2種及以上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不佳,建議應用生物合成的緩解病情抗風溼病藥(bDMARDs),在排除感染、腫瘤等禁忌後可考慮使用:①託珠單抗(TCZ):8 ms/kg、每4周靜脈滴注1次,需警惕感染以及停藥後復發,其他不良事件包括血細胞減少、血脂升高等;②TNF-a抑制劑:其中英夫利西單抗(infliximab,IFX)的循證證據最多、緩解率最高,用藥前需排查潛在結核、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並警惕用藥期間感染的發生;③利妥昔單抗、阿巴西普等也有臨床報道。

適用於病情緩解的患者。臨床緩解定義為無新發或者加重的全身以及局部症狀和(或)體徵、血壓穩定、ESR和CRP降至正常以及影像學上無新發病變或者原有病變無進展。

GC逐漸減量至潑尼松7.5~15mg,每日1次,口服,原服用的cDMARDs逐漸減量至最小有效劑量維持,且保證病情穩定;CTX 或生物製劑可以換為其他cDMARDs維持治療。

儘管臨床無活動依據,但影像學持續進展。目前無循證醫學支持的治療手段,建議加強免疫抑制劑治療或換用其他的免疫抑制劑治療。

預防復發

輕度復發,可將GC 加量或原有cDMARDs加量;嚴重複發,建議更換治療方案,優選bDMARDs(TCZ、英夫利昔單抗等bDMARDs)與MTX 聯合治療。有文獻報道,聯合羥氯喹治療可以預防大動脈炎復發。

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的免疫抑制治疗,这些你都清楚吗?

大動脈炎性腎動脈炎診治多學科共識中國專家組.中國大動脈炎性腎動脈炎診治多學科專家共識.復旦學報(醫學版).2019.46(6):711-7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