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斯蒂芬·茨威格有云,在一個毫無權利可言的時代,閱讀是有教養者唯一的特權。而一個喜歡自由而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這才是閱讀的真正意義——精神自治。


下面是我們送給女性朋友的一份書單——九部或是出自女性,或是關於女性,或是獻給女性的書。


有社會學家李銀河對愛情、婚姻、家庭與性的權威解答,有作家謝潑德、珍妮特·溫特森、塔拉·韋斯特福對女性成長與教育的感悟,有詩人餘秀華與主持人魯豫用心用力而作的散文集,還有時尚領域的曉雪、“包小姐”Kate關於時尚、關於美的分享……


1.《李銀河說愛情》

李銀河 著


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女人要依靠自己的獨立工作、獨立收入去爭取與男人平等的家庭地位,而不是把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途完全寄託在男人身上,那是傳統女性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個現代女性的生活方式。”


本書是李銀河四十年來婚姻、家庭與性研究領域的集大成之作,是作者對畢生的研究積累和感悟做的一次系統的總結。書中透徹地探討了愛情與性、擇偶標準、婚外情、生育觀念、性教育、女性獨立等話題。


作者通過講述中外婚姻制度、愛情觀念、性觀念變遷的來龍去脈和變化趨勢,一窺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情愛方式,拓寬了看待兩性關係的視野,並且對於當今中國人所面臨的婚姻、愛情與性的現實困境,以及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了極為詳細的觀察和解讀。


這裡沒有艱澀的學術理論,這裡有很多有趣的個案,以及作者傳奇的愛情經歷,幫助你破解現實中的困惑,更透徹地瞭解愛情和兩性問題,走出認識誤區,突破人生格局,獲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2.《活山》

娜恩·謝潑德 著


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女人不一定得坐在爐邊織毛衣,大可以放手做點別的事情。”

作為二十世紀早期罕見的女性主義先驅者之一,娜恩·謝潑德終生未婚,與山為伴,她也是蘇格蘭現代文學的先驅者,首位肖像被印在英鎊上的蘇格蘭女作家


在那個女性還沒有選舉權、沒有機會受太多教育的年代,她曾對學生說過:女人不一定得坐在爐邊織毛衣,大可以放手做點別的事情。

她超前的女性主義言論與當時的時代格格不入,《活山》一書正是她對傳統男性登山文學的一次挑戰,它不以登上山頂、征服自然為目的,而是毫不功利地“單純想要和山待在一起”。作為大山的終身遊客,謝潑德枕石而眠、又被鹿和鳥喚醒;著迷於花草,又漫步於雲端。她在山中觀察和聆聽,為我們講述了山區邊緣人的辛酸故事,分享了她看待世界的獨特視角,描述了她如何安眠、如何觀看、如何傾聽、如何觸摸和感受,乃至於如何存在。


3.《無端歡喜》

餘秀華 著


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史鐵生說:不要急,死亡一直在等著你。好像死亡是一個你非常討厭的結婚對象。那麼好吧,既然必須和這個無聊的傢伙結婚,我一定要把我的忠貞,我的熱情,我的好奇心,我的愛浪費在這個世界上,把一副空殼留給它。”

《無端歡喜》是著名詩人餘秀華的首部散文集,收入了餘秀華近些年創作的四十餘篇散文。身體與靈魂的縫隙間,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安,靈魂的動盪,那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痛苦與喜悅,她寫得用心用力。


在書中,餘秀華談人生、談故鄉、談友人,情感質樸滾燙,語言直抵靈魂,呈現出作者絢爛的想象力和浩蕩的內心世界,從多個側面生動展現出餘秀華作品的風貌。


4.《偶遇》

陳魯豫 著


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偶爾在我覺得脆弱無助的時候,我會羨慕沒那麼獨立的人,可是在絕大多數的時候,我仍然會選擇我現在的生活方式:獨立、自由,但是辛苦,甚至艱難、孤獨。”

這本書,從多個層面展示了這個時代的愛、憂傷與困惑,魯豫拼盡她47歲的人生經驗與智慧,回應這個時代。這是繼魯豫自傳體隨筆《心相約》15年後,打開自己、擁抱世界的最新作品。在七百多個日夜,她用心傾聽來自全國各地的心聲,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慰藉天涯一隅他人的孤獨。

在字裡行間,一個獨立、自強、優雅、向上的現代女性的特質被展露無遺。她對朋友的態度,她對愛情的態度,她對生活的態度,她對命運的態度,她對挫折的態度,她對時間的態度,都有著鮮明的姿態。她的所思所想、她的喜怒哀樂,她的朋友圈,她的個人生活,她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無一不清晰地躍然紙上。


5.《優雅》

曉雪 著

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也許老天爺本來就是這樣設計我們的日子的,有時你要為了柴米油鹽拋開一切,有時你要拋開柴米油鹽為了更好地生活。”

《優雅》為ELLE前主編曉雪所寫關於女性的散文集,是曉雪對優雅生活的人生實踐與體悟。從優雅的外表、裝扮、態度、內心等諸多方面,展現中國式優雅的精髓,詮釋如何做一個優雅的女人,甚至,“優雅地老去也是一種幸福”。她的文字樸素溫暖,既實用又勵志,通過這本書,她希望能“讓普通人像明星一樣生活”


關於護膚:為什麼皮膚好?——因為天天做面膜;

關於美白:美白不會讓你變白,只是讓你膚色均勻;

關於風格:我們可以不年輕,可以不漂亮,可以不苗條,但是要有自己的風格,要有自己的範兒。


在跟怎麼穿衣服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風格這事兒較勁很多年後,忽然有一天,任督二脈被打通,原來穿好衣服的秘訣就是“舒服”二字。

6.《我愛手袋》

Kate Zhou 著


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飢不擇食的年代一去不返。我們嘴上說衣櫥裡永遠少一件衣服、一雙鞋和一個包包,准入標準卻越來越嚴格。那麼什麼能激發我們對一件單品的佔有慾呢?我猜是我們夢想成為的那個女人。哪怕僅僅是此時此刻,她的樣子和她的風情,觸動我們心中的浪漫,我們想穿上她的衣服,踩進她的鞋子,挎著她的包包,像她那樣回頭一笑。”

對手袋一知半解的女孩們,想要進入這個迷人的世界,讀這一本就夠。


最經典的手袋款式和它們背後的故事;時尚icon、女性榜樣和她們的手袋故事;國際大牌和小眾設計師手袋品牌的區別與比較;瞭解手袋的基礎知識,設計、生產和銷售流程,解惑購買和使用誤區;建立獨特的個人風格,提高手袋審美和鑑別,學會自行挑選包包,而不是盲目追隨大牌和流行。分享積極的女性生活態度,理智認識物質與精神的關係。


7.《我和連嶽一起成長》

連嶽 著


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你要愛自己,沒人比你更珍惜自己,你是你最後的防線;你是你不能破產的企業。你不是他人的工具,你是自己的目的。”

人生中向前的每一步,都是與舊事物的訣別,最終引領我們向上的,是觀念的力量,是價值的選擇。“人是觀念的產物,你是你自己的作品。”

平凡而普通的我們,大多數過的都是一種小而困難的生活:看起來簡單重複,只是每天都會遇到一些新的難題。人是由小挑戰、小進化累積而成的,生活需要小困難,它讓我們尋找到生命的意義,避免迷失和空虛的陷阱。在解決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我們一點一滴成長,過完我們這一生。

本書是連嶽的全新文集,收錄62篇文章,精選改寫自作者多年累積的100多萬微信公號文字,也是他日復一日在生活中成長與精進的收穫。世界日新月異,人生就像不停面對考卷,而我們什麼都不會。

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建立正確的三觀,破解年輕的恐慌,認清金錢的本質與真相,在摸爬滾打中習得一技傍身,學習愛與被愛,以上種種,連嶽在書中一一道出自己的體會。


8.《我要快樂,不必正常》

珍妮特•溫特森 著

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無論多麼貧乏,仍要愛生活,無論怎樣尋找愛,也要愛自己。不是用自我為中心的方式,那將會與生活和愛背道而馳,而是以鮭魚一般的決心逆流而上,無論水流多麼洶湧,因為這是你的河流。”

《我要快樂,不必正常》是《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妮特·溫特森自傳:生命不只是一支從子宮飛往墳墓的時間之箭;照自己的意願活得頭破血流,也好過聽從別人的安排,虛張聲勢地過淺薄生活。張悅然、蔣方舟、任曉雯、劉瑜一致推薦的當代英國天才女作家。《紐約時報》《衛報》《環球郵報》推薦。

25歲時,珍妮特·溫特森用《橘子》一鳴驚人;52歲時,她回訪過往的傷痛,書寫自傳《我要快樂,不必正常》。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不動聲色的幽默,其實是作家真實傷痛的保護色,如果說溫特森的小說中發生了什麼挫折和不幸,相對應的現實只會更壞、更糟……溫特森開放且坦誠地剖析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受傷的童年往事、壓抑痛苦的少年生活,是之後的人生中走不出的陰影,也意味著磨礪和成就自我的可能。


正如《泰晤士報》中所說:“也許她曾經有機會可以既快樂又正常,但那就不是珍妮特·溫特森了。”溫特森走出創傷的陰影,用勇氣、愛與寫作鍛造併成就自我。

9.《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塔拉·韋斯特弗 著


送給女性的書單:一個喜歡自由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

■“我這一生中,這些直覺一直在教導我一個道理——只有依靠自己,勝算才更大。”

人們只看到我的與眾不同: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卻戴上一頂學歷的高帽,熠熠生輝。


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來自一個極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那裡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不上學,不就醫,是父親要我們堅持的忠誠與真理。父親不允許我們擁有自己的聲音,我們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惡魔。


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歷史博士……我知道,像我這樣從垃圾堆裡爬出來的無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應當感激涕零才對。但我絲毫提不起熱情。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裡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熏天。


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

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

END


以上,你最想讀的是哪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