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企业调整模式,订单猛增但盈利不多,疫情大考下电商的危与机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一切被按下了暂停键。但对于发展进入瓶颈的生鲜电商来说却似乎被推了快进。疫情大考下生鲜电商再现生机,同时其以往痛点也暴露的更加明显,市场并未给生鲜电商留下太多时间,因为旧局未破,新局已开。

78%企业调整模式,订单猛增但盈利不多,疫情大考下电商的危与机


生鲜电商平台订单量激增

数据显示,京东生鲜全平台销售额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470%;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达到了节前单量的2-3倍;多点Dmall到店到家全渠道单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89%,整体销售额达到42亿元,同比增长132%;除夕至初四,每日优鲜平台实收交易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321%;叮咚买菜的订单量同比上月增长超300%。


短期内,大批新用户得以催生,“免费获客”成为了摆在各生鲜电商平台面前的最大福利。以往习惯菜场消费的客户在疫情期间也开始注册生鲜APP,甚至成为月度会员。


但是,起跑看流量,生死供应链。

78%企业调整模式,订单猛增但盈利不多,疫情大考下电商的危与机

生鲜电商可以打造品牌的影响力,但却很难把控消费者对品牌的绝对认知和消费习惯,用户不断分流不断引入是常态。因此,生鲜电商的市场角逐最终是靠供应链深化下的商品竞争,而非价格优势。


疫情过后,生鲜电商企业会发现“烧钱”模式越来越难持续。随着新的生鲜电商及跨界企业不断增加,巨头布局持续扩大,行业竞争还在持续升级,推动原有行业格局加速洗牌,要在这场“生死局”中实现突围,亟须深化供应链加快实现自我造血能力。


实体企业遭受冲击,78%计划模式调整

据托比网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78%的企业有计划重新调整全年节奏、营业方向和商业模式,而且66%的企业认为疫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超过了20%。从托比研究市场调研的反馈来看,目前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下游需求减弱,让一季度业绩受到极大的影响。


调整全年业务节奏、营业方向甚至商业模式意味着一部分企业内部问题放大,急需走出安逸区被迫转型。与产业互联网转型浪潮不同,这次疫情是直接冲击性的,让众企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直面问题和挑战,除去一季度的市场供需错配,对于整个产业来说供销体系或将迎来一次全面的革新。

78%企业调整模式,订单猛增但盈利不多,疫情大考下电商的危与机

线下业务“停摆”,众企业希望通过电商渠道寻找新的出路,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企业对电商模式非常认可,41%的企业表示不确定但是有尝试的意愿,仍有11%的企业不认可电商模式。总体来看认可度还是很高的,因其在节约成本方面有初步成效,在疫情当下,无疑是一大求生法则。


疫情过后,B端生鲜电商如何靠“差异化”打出护城河

疫情之下,由于供需严重失衡,生鲜电商的短板会更加放大。市场并未给小平台崛起留有更多机会,可见供应链能力等差距继续拉大,行业资源和用户需求进一步向头部企业聚集。因此这次疫情还会成为一个分水岭,加速生鲜电商的淘汰。


经过“大考”,哪些生鲜电商企业能够挤过独木桥?


首先,有优质原产地货源,与源头企业有深度战略合作,保证稳定的采购并有一定议价权。

78%企业调整模式,订单猛增但盈利不多,疫情大考下电商的危与机

其次,科学管理仓储配送,有效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拥有自有或者战略合作物流,并且通过智能化物流平台集单效应,实现规模效率最大化。


最后,线上线下融合,布局中心仓以及仓店结合,下沉深耕渠道,同时用技术驱动使供应链紧密衔接,提高效率,降低履约成本。


一、搭建智能冷链平台

“螃蟹路上不能死,得充氧气;路上还得叫闪送,动不动就几十元;这不都是钱?”自家实体店中的螃蟹40元、在网上一定要卖到80元,因为物流费用太高。

决定了生鲜电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面临“冷链物流规模化”的问题,只有冷链物流规模化、网络化效应形成之后,降低整个行业成本,才是突破“生死局”的关键所在。


以稳定货源供应、快捷高效的口岸直航、广覆纵深的仓储布局为基础,实施集约共配给经销商、餐饮客户带实惠、高效的采购体验。


二、布局中心仓以及仓店结合,下沉深耕渠道

线上线下融合,布局中心仓以及仓店结合,下沉深耕渠道,同时用技术驱动使供应链紧密衔接,提高效率。

78%企业调整模式,订单猛增但盈利不多,疫情大考下电商的危与机

实体中心和协同仓网点作为服务保障货物,转入各大仓储及体验店,生鲜产品分拣,打包、运输,就近发货。建立起从“源头——运输——储存——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集中优势货源、优势运力搭建起国内新鲜、快速、高品质的服务网络体系。


三、运营模式多元化

帮助商户及酒店商超与终端客户互动,可以协同多个商户,实现对客户的实时互动,从而更好的理解客户需求,寻找客户痛点,找准消费诉求。契合不同规模、不同需求商户及酒店商超客户采购到优质货源。


四、产业—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体

从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互联网化,从而达到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打通海产供应上下游,搭建海产共享大平台。 实现海量客户和市场资源共享;采、销、物流大平台共享;专业物流、仓储资源共享;生鲜供需和渠道信息共享。

78%企业调整模式,订单猛增但盈利不多,疫情大考下电商的危与机

疫情结束之后,民众消费活动终将回归正轨,短时期内暴涨的线上需求必然面临回落,落寞的菜场消费也将再次喧嚣,生鲜电商的成功还需继续变革,需要行业深耕的基础、需要有特色的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供应链,加强对供应链把控能力,提高配送效率,增强消费者体验,无论商家还是消费者都能买到健康可靠的生鲜食品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