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


從“/”說起

副業賺錢

“斜槓青年”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寫的書《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

所以這裡談的“/”是標籤,越多的“/”,代表越多的標籤,而越多的標籤可能就代表越多的收入,賺越多的錢,或者更多的其他的東西。


從“/”說起

馬雲的標籤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像馬雲這樣厲害,每個標籤都自帶被仰慕氣質。但所有的標籤對應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自己不同狀態的綜合表現。

那什麼叫自己的狀態。從三個方面綜合起來,就是自己的狀態。它們分別是時間、精力、價值。是不是時機成熟,應該增加我們的標籤了,也是從這三個方面去對自己做評估。


從“/”說起

你的狀態

時間

時間,自然不必說,這是最直接的表現。每一個標籤別後,都有時間上的付出。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標籤“上班族”,“上班族”這個標籤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佔據了我們80%的時間,當然了這裡的時間是指,除了吃飯睡覺這樣的維持生命基本存續的時間外。

時間是不可再生的東西。

想象有一家銀行每天早上都會在你的賬戶裡面存入86400元,可是每天的賬戶餘額都不能結轉到明天,一到結算時間,銀行就會把你當日未用盡的款項全數刪除。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

當然是每天不留分文的全數取出!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銀行,而且我們也正在每天都從它那裡不留分文的全數取出,它的名字叫時間。

取出來以後,我們怎麼用,才能使得我們在時間上獲得最大的收益。有一種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讓自己準確無誤的清楚時間要怎麼用,那就是定位自己的時薪

。當你知道了自己的時薪是100元每小時,你還能心安理得的花一小時去打遊戲、去看頭條、去逛滿是廣告的朋友圈嗎?

精力

精力,是我們的精神、身體的投入程度。可以認為一個標籤對應的付出的時間的背後,是我們精力的付出。我們精神上對這段時間的投入,身體上在這段時間上的消耗。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雖然是可再生的,但是它仍然非常重要,因為精力的投入程度會決定我們花費時間過程中的效率。為什麼我們每天上班8小時,精力消耗極大,但好像提不起興趣,偶爾還覺得工作意思,上不去下不來,因為精力投入是被動的,散漫的,是不聚焦的,在上班的8小時上,效率不高。

管理好我們的精力,讓我們有健康的身體狀態,飽滿的精神狀態去做任何事情,是我們最需要去做的事情。要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最最要的是讓自己的身體休息好。讓自己身體休息好的方式有三種,一種是被動休息,一種是主動休息,還有一種是禮儀式休息。

被動休息,是感受到了身體需要休息了,才去休息。比如感覺到了口渴,感覺到了肚子餓,感覺到了想睡覺,才去喝水、吃飯、睡覺,甚至有時為了工作、學習不顧身體發出的信號,這樣是非常不好的,對身體來說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主動休息,是主動讓自己身體進行休息。比如按時按點的吃飯,早睡早起,這種方式可以讓我們的身體一直可持續的使用,而且是一種健康的持續。

禮儀式休息,這是建立在主動休息之上的休息方式。比如每天堅持鍛鍊,定期出門旅遊等等。這種方式會讓身體爆發出強大的力量。

飽滿的精神狀態,需要不斷的去學習,提高自己的認知。特別的,不要讓情緒左右自己,更不要讓情緒升級成內耗,是保持精神狀態飽滿的一個秘訣。當發生一件影響了自己的心情,這個叫做情緒,當發生了一件事情,影響了自己的心情,自己還一直惦記那件事情,一直投入情緒在它身上,這就叫內耗了。

成年人的學習都是功利性的,是需要帶著解決問題的方式去學習的,不再像小孩子一樣是需要從基礎做起,從頭再來。學習不斷的去開拓自己的認知,豐富自己的技能,讓自己的精神投入產生最大的效果,比如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可以提高我們的效率,比如形成了自己的判斷標準,讓自己一下就可判斷哪些事情更適合我們投入精力,讓我們少走彎路。

價值感

價值感,這個是最終標籤能帶給我們的,這是一個主觀感受。它直接影響我們對自己時間、精力投入的判斷,而它也受我們投入時間、精力的影響。這也是我們要不斷的去拓展自己的認知,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的重要原因。

只有當我們不斷的積累了自己的價值感,我們才能不斷的往可以讓自己感受到價值感的地方去投入時間和精力。我們不怕做錯選擇,而是怕做錯選擇後不去思考背後的原因,也不去為自己的選擇慢慢建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我們要去感受的價值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