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復工了,孩子還沒有復學,怎樣讓孩子在家中利用好時間學習?

倪說職場與育兒


依照孩子的自覺性是艱難的。很不幸的是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歡主動學習,只有小部分真正熱愛學習和能夠自己學習。

唯一的辦法應該是在以前就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大多數家長喜歡親自輔導,事事親為,孩子反而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能力。現在孩子你能輔導,到了初高中你還能輔導嗎?與其留下隱患,不如培養習慣。

現在開始,給孩子制定任務,從小事做起,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一頁口算,一頁書寫做起。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只要他能一天天的進步,就是最棒的。


四夕老師成長課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隨著疫情的好轉和大面積復工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上班,可是,學校還沒有復學,獨自待在家裡的孩子如何充分利用時間學習,就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現實問題,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名經驗相對豐富的老師,我給家長的建議是做到“四導”,即“領導”、“引導”、“督導”和“疏導”。下面談談具體做法。

一、正確“領導”。此乃,保證孩子高效學習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大多數的孩子已經習慣於,學校老師“壓”著學,放學託管“盯”著學,回家爸媽“陪”著學,現在環境和氛圍變了,我們的管理方式肯定得變。作為家長,必須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在多方(孩子、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溝通和認真思考的基礎上,做一個科學的的“頂層設計”,也就是一個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學習計劃,內容主要包括學什麼、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等等。這些東西看似簡單,但要認真做,可做的文章很多。首先,從內容上說,我覺得,若不是六年級、初三和高三的畢業季學生,學習內容就不要侷限於教材、練習冊和測試卷,學習的內容要更豐富些, 更多樣化些,最重要的是更具有趣味性 ,比如說,可以適當傾斜課外閱讀,包括語文的或英語的。怎麼學包括具體的作息時間、學習地點、學習方式和渠道(包括電視和網絡)等等。達到的程度就包括量和質的問題 做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比如,讀熟、背誦還是默寫等等。

二、積極“引導” 。此乃,保證孩子高效學習的有效策略。

對很多孩子來說,當學習環境和方式變了的時候,他們有點無所適從,他們不完全是“不學”或“不願學”,而是不知道該做什麼,該怎麼做。這個時候,一方面,家長有必要講明大道,讓孩子懂得,在目前情況下,在家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假期已經結束,現在該是正常“上學”的時候了,必須按時起床 ,按點吃飯,按時完成一定量的學習任務等等。另一方面,家長全方位關愛孩子,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家長要適度改善和營造較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比如適當裝飾孩子的書房或學習場所,若方便,把學習場所跟生活場所(臥室)分開,讓孩子更容易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同時,家長要明白,孩子呆在家時間長了,本來就著急煩躁,若一味地壓住他們去學習,可能就會事與願違。家長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採取多元化的的方式引到孩子的學習,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多表揚多鼓勵,適時給孩子必要的獎賞或獎勵,激發他們堅持學習的動力,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三、適時“督導”。此乃,確保孩子有效學習的有力保障。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學習的自覺性、持久性以及專注度等都有一定的侷限性,特別是獨自在家學習時,很可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出現偷懶、精力不集中、一邊學一邊玩等情況 ,這就要求家長及時地給予提醒和督查。在學習過程上,家長可以採用根據已經安排的具體的時間表,設置鬧鈴提醒等;在學習效果方面 ,要在學習任務適量適度且具體的前提下,及時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以適當的方法解決。這兒,特別需要提醒的一點是,督查的方法一定要科學,要理性,切不可極端。據說,現在有個別家長利用專門的手機攝像頭視頻監控,更有甚者,在家專門安裝了監控設備,全程監控孩子的學習,這是非常不可取的。一方面,這種做法,本身就會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被監控”上,客觀上分散了學習的注意力,更嚴重的是會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輕者,厭學情緒倍增,重者,會導致焦慮、過度壓抑,甚至抑鬱。

四、耐心“疏導”。這是保證孩子順利學習的良方妙藥。

疫情無情人有情。孩子長時間居家學習,特別是獨自學習,這是這個的特殊時期的無奈選擇,線上授課也是時代和科技發展的新型產物,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在孩子居家學習的過程中,學習上遇到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是常有的事兒,家長因對孩子的學習狀態、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不滿意,產生距離、矛盾、摩擦,甚至或多或少的“衝突”都在所難免。無論怎樣,在問題出現的時候,作為家長,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冷靜”,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從容應對。一定不能讓“恨鐵不成鋼”的火兒,撲向孩子,傷及親情。特別是遇到孩子借上網課之機長時間打遊戲、聊天、看視頻等棘手的問題時,遵循的基本原則應該是,積極交流溝通,耐心疏導,切忌死卡硬堵。“望子成龍”的心情誰都理解,可“退一步海闊天空”哲律,我們必須牢記心頭,若在“身心健康”和“優異成績”之間做出選擇,答案毫無疑問是前者。在這特殊時期,我們要有特殊的定位,我們有必要對孩子“適度降低要求”,“以退為進”,在這特定的場合,可能是更理想出路,也自然會有出乎意料的特效。

特殊時期(疫情),特殊對象(孩子),特殊關愛(耐心)。“特事特辦”有可能就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圖片源自網絡)


樂樂英語祥雲哥


這確實是個現實問題,還是要看孩子是什麼階段的,平時的學習習慣怎麼樣?

不考慮孩子年齡和階段的話,只能有一些通用的辦法:

教育研究發現,小學生完全集中精力的時間只有10分鐘左右,超過這一時間後,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小學生對時間的管理處於低自我控制階段。無論何種做法,基礎是還是要遵守基本的認知和學習規律。

要採取任務驅動式的學習。每天佈置明確的學習任務,比如完成老師安排的在線學習內容觀看,最主要的是,要明確安排檢測性的人物,不如完成練習題、寫作、背誦人物,這些人物是你可以檢查的,一方面檢查學習完成情況,另一方面檢測學習的效果。

轉換角色,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可以嘗試孩子某一時間或者某一學習內容扮演教師的角色,在父母上班時間做好必要準備,父母回家後嘗試給父母講解內容,談感受、展示學習成果甚至可以想父母提出問題。能夠提出問題、設計試題,當然自己做這些問題和試題就有思考和解決辦法。

分階段安排提高自主性和自我管理。中小學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有限的,很難或者應該要求一直學習,所以要學習與休息活動結合。適當安排點讀書、家務、電視節目或玩具遊戲,最好是時間可控可以隨時停止的,特別是那些多人在線的遊戲實際很難立即停止,要儘量避免。

當然,幫助孩子儘早樹立某一興趣領域的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肯定是重要的,這個要靠平時。如果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並且能夠增長身心素質、特長,那當然主動性就能保證了。好的習慣終身受益,平時應該重行動通過行為的鼓勵和約束,養成有效的習慣這也是相當重要的。

當然哪一種辦法實際上也不是通用的,要結合孩子的個性特徵來選擇。父母提出明確的期望,但是要避免過多的說教,適時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在孩子猶豫是要選擇相信孩子和鼓勵孩子。容許孩子有一定時間的懵懂狀態,父母間建立相互信任關係是基礎。

一定要注意,父母對孩子的交流,要從孩子能夠理解接受和執行為標準,避免無效的,過多的說教。


daydream123


讓孩子瞭解學習目的。

通過觀察、談心、溝通、瞭解、調查……得出一個結論:中下生(弱智的除外)之所以會落後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不知道為什麼讀書?看看他們的回答吧:

(1)爸爸媽媽要我讀…

(2)老師說要認真讀書。

(3)同伴們都讀,我也就讀。

(4)……不知道

(5)……。

而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的孩子則會學得主動、認真。即使反應比其他同學慢一點的,也能學得較好。大家都知道,一般人的智力差異並不大,但為什麼在同一個班裡,同樣的老師教,為什麼有的同學能學得很好,而有的學習的效果卻相差那麼遠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學習目標是否明確,有沒有長遠的理想和目標。學習目的不明確,不夠刻苦,懶懶散散混混沌沌地過日子,不用功學,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當然提不上去。久而久還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造成惡性循環。所以,想孩子學得好,首先要使孩子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賴頌強講家庭教育


幾個要點:

1.合理安排時間,把一天的時間劃分為n個段,每個段都有規劃。

2.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課,課後複習。

3.培養一定量的練習,講練結合才是王道

4.孩子在家也要自律,當然這個跟家長從小的培養有很大的關係。


教育顧問賴老師


留守老人,是下一代成長的中流砥柱啊。沒上班之前,多耐心教父母用微信看作業,用電腦播放網課。




我是小魚啊啊


看孩子多大,孩子自覺性怎麼樣?總之,與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越詳細越好,具體幾點到幾點學什麼,當然不要一味地學,計劃中要有娛樂放鬆內容


無限可能31


可以和孩子制定獎懲方案,如果孩子在家認真學習應該給予適當的獎勵,如果沒有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給予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