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到底誰說了算?為什麼中國的油價漲跌起伏不大?

宮崟鑾 文

何翔任 統籌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3月9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開盤直接暴跌7%,三十多年來第二次觸發美股熔斷機制,美股停盤15分鐘。要知道,上一次觸發美股熔斷還是在1997年。

此次美股暴跌,相信大家都聽了很多經濟學家分析,大體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油價暴跌造成例如bp、殼牌、道達爾等一系列石油公司股票下跌帶動大盤;另一個是由於美國、韓國等一系列其他國家應對疫情不力,引發投資者對停工、感染等一系列影響經濟因素擔憂,進而導致恐慌拋售。

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涨跌起伏不大?

當然了,咱們是《車友報》,對於經濟理論小編也不敢說專業,所以咱們這次不說油價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單說國際油價的歷史和此次引發油價暴跌的歐佩克和俄羅斯之間的產量博弈。

自從1883年,戴姆勒和邁巴赫兩人合作開發了第一臺汽油發動機開始,原油這一資源在人類歷史上就開始變得愈發重要。直到今天,它成為了當下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而油價的定價歷史,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跨國石油公司定價

第一個階段是跨國石油公司定價,在20世紀初,當時世界上的石油主要消費國基本上都是英法美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而主要產油國大多位於當今歐佩克地區。一邊是老牌帝國主義,一邊是剛剛擺脫半殖民地的小國,那邊說了算一目瞭然。

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涨跌起伏不大?

所以當時的油價基本上不存在市場的空間,油價多少,作為大國代表的跨國石油公司說了算。簡單來說,這些公司跟產油國籤合同給租金,合同說多少錢,油價就是多少,挖出來的原油運回國自己煉自己賣,公開現貨交易不足總交易量的1%。

而這種情況的背後原因,說白了就是當時油少,原油產量沒辦法滿足世界上所有國家需求。而這個時候,老牌大國就運用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力量打壓產油國,確保原油優先供給自己,價格不太高。當時類似的跨國石油公司有七個,也被成為“七姊妹”。

OPEC定價階段

時間到了70年代,這個時候發生了幾件大事,先是石油產量終於上來了,1970年,美國原油產量達到當時峰值,美國甚至開始限制國內原油開採。國內不缺產量,就不用繼續控制山高水遠的產油國。再加上當時英國日漸頹勢,從海灣地區逐步撤軍。使得當時的產油國出現了一個權力真空,因此當時各國的內部勢力紛紛抬頭,開始爭取更大的原油定價話語權。在此情況下,OPEC,也就是歐佩克在1960年應運而生。

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涨跌起伏不大?

最經典的表現有三個,一是當時各國紛紛把油田收歸國有,1960年,當時的阿美石油公司總部從美國舊金山遷到沙特多哈。經過多年鬥爭,1972年,阿美公司逐步被沙特收歸國有,1973年沙特政府參與阿美公司25%的股份,1974年上升至60%,1980年達到了100%。二是產油國開始要求提高原油出口稅率,最後定在了55%。第三個,也是最終的勝利,是歐佩克在20世紀70年代中葉決定以沙特阿拉伯輕質原油作為國際油價“參考價格”,標誌產油國在原油定價上終於有了自己的話語權。從此之後,國際油價就形成了歐佩克產油國和跨國石油公司協商定價的機制。

交易所定價

按理來說,到了歐佩克定價階段,產油國、需求國達成聯盟,兩邊啥事都商量著來挺好,沒有變化的必要了。但是誰都沒想到,隨著石油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需求國越來越多,產油國也越來越多。這就造成兩個結果,一方面,這些國家也想有自己的話語權,另一方面,石油交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原油上了油輪,短則幾天,長則幾周才能到達買家手裡。是先付錢後發貨還是先發貨後付錢,付錢是按照發貨日子價格給還是收貨日子價格給,這些可能動輒涉及十幾億的資金。到了這一步,期貨的主要動力已經形成了。

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涨跌起伏不大?

1986年,原油價格大幅下跌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歐佩克宣佈廢棄生產者定價制度,同年,墨西哥國有石油公司宣佈採用交易所模式定價。直到今天,形成了西北歐、地中海、美國、加勒比海及新加坡等五個主要的原油現貨市場,以及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及迪拜商品交易所(DME)等三大主要原油期貨交易所。期貨成為最主要的原油定價渠道。

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涨跌起伏不大?

那現在到底原油怎麼定價呢?簡單來說,原油期貨市場就好比一個大菜市場,大家在裡面各買各的,全世界有五個這樣的大菜市場,就是前面說的五個主要的原油現貨市場。大家在這五個菜市場買完菜,一般在三個地方結賬,這就是三大主要原油期貨交易所。菜農決定少種菜,菜就要漲價,菜農決定多種,菜就便宜。大家到某天到菜市場訂菜,看看大體行情,就知道價格。

歐佩克和俄羅斯的博弈

說了那麼長篇幅的油價歷史,咱們終於說回了今天。咱們也說了,交易所定價模式來源於諸如俄羅斯、中國等新興產油國和需求國對於原油定價話語權的爭奪。

而這一爭奪一直延續到現在,美國頁岩油的發展已經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產國,歐佩克多年以來依賴原油產量形成的話語權搖搖欲墜。

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涨跌起伏不大?

面對現狀,歐佩克不願坐以待斃,於是在2014年,歐佩克曾經通過增產的方式,試圖擠死當時美國新興的高成本頁岩油產量,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既然上次沒擠死,這次歐佩克就打算拉上另一個重要的產油國俄羅斯一塊,咱們一起商量打擊美國。

而對於俄羅斯來說,他一貫的政治立場就是打擊美國,但是出於國內經濟的考慮,俄羅斯本身並不想油價太低。為什麼呢,石油工業一直是俄羅斯的命脈所在,直到俄羅斯努力降低石油佔經濟比重的今天,石油出口仍舊佔其GDP比重的7.4%。另一方面,俄羅斯希望能改善能源工業佔比過高的狀況,所以希望油價不要過高,能夠支撐其國內的經濟轉型,也不要過低,好讓石油出口的收入能夠填補轉型成本。所以俄羅斯不願意和歐佩克就增產做談判。

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涨跌起伏不大?

那你既然不談,我就逼你談唄,歐佩克這輪增產,目的就是逼俄羅斯開始談判順帶打一波美國。至於為什麼要增產降價,這要說到三個產油國的成本問題,歐佩克地區有全世界最好的油田,開採成本低,中東一些國家的石油開採成本只有10美元左右每桶。而到了俄羅斯,凍土多,成本就高些,大約17美元每桶,而美國頁岩油需要壓裂工序,成本很高,在40美元到45美元。所以按照今天WTI31.29美元每桶的價格,美國頁岩油會虧本,而俄羅斯就不用想國內轉型的事了。

對國內的影響

那這輪油價下跌,會不會影響國內呢?答案是有影響,但是影響很小。因為我國的石油進出口絕大部分是國企維持,對於國企來說,維持國內經濟穩定是最重要的任務,沒有之一。所以你會看到多年來無論國際油價高低,國內油價基本維持在一個穩定的區間。

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涨跌起伏不大?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咱們車友也沒啥好抱怨的,咱們在國際油價120美元一桶的時候沒吃過虧,所以現在30美元一桶也就佔不著便宜。當然,話是這麼說,從個人角度,小編還是希望油價能低點,要不加油是真的心疼。

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为什么中国的油价涨跌起伏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