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抓好农资打假 助力精准扶贫

广西新闻网乐业3月13日讯(通讯员 唐晓薇)“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下正值春耕备种的关键期、农资销售的旺季,为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积极营造打假护农保春耕良好社会氛围,确保乐业县辖区内的农民群众都能用上放心农资,乐业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对该县辖区范围内农贸市场,开展为期两周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营造农资打假氛围。乐业县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协同通信、微信、网络视频等新兴媒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等农业法律法规,向群众宣传农资辨假、识假知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资;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利用集市到乡(镇)开展农资知识宣传咨询。

提供质量鉴定服务。乐业县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执法人员、专家和农技人员送优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引导农民在购买农资时要索取票证,提高广大农民识假辨假和依法维权能力,指导农民科学规范使用农资,严格执行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建立生产记录,组织相关农资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技术人员深入农资市场和乡(镇),现场提供方便快捷的农资质量鉴定服务,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

认真实行农资台账制度。严格建立国家限用高毒农药、兽药销售登记制度,台账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登记证号、生产商与经营商、购销数量单价、来源去向等,切实做到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加强农资经营网建设。加大推进农资连锁、农资行业协会等模式,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名优农资企业等直接到乡村设立经营网点,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覆盖面。

及时向上反馈现况。及时将乐业县摸底调查的农资调运瓶颈的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以便上级能够综合协调农资生产企业、交通、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开辟区域间农资绿色通道,解决农资交通干线上的运输问题,确保农资能满足市场需求,不影响乐业县的春耕生产。

提高市场准入机制。严格按照“谁发证,谁清理”的原则,对农资产品的包装、产品名称、有效期、产品说明等事项都进行逐一检查,坚决防止假、劣、差的农资流入市场,并要求各经营单位必须依法规范经营,把好“进货关”。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向社会公开假劣农资投诉举报电话,依法受理农民的投诉举报,充分发挥“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作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创新狠打不法农资行为。为抗击疫情该县在农资购销上纷纷创新模式,大力推广通过网上釆购、电话订购、点对点送货等方式开展农资购销和配送,不仅减少人员流动、聚集,还保障农资购销顺畅。在有效应对疫情得同时,也给农资打假工作带来新挑战。农业农村局创新监管模式,除认真做好案件线索的排查梳理,拓宽案源渠道,紧盯违法犯罪线索,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还充分发挥信用管理在农资打假与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农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将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平台管理,严格落实农资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实施农资领域严重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提高违法成本, 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格局,切切实实抓 好新形势下,新购销模式下的农资打假工作。

据悉,当前该县共出动车辆5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份,检查农资经营户62家,正在立案调查1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