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思维》:学会博弈论的4个方面,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决策

本文字数4838,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转发私信回复【思维导图】获取高清版。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策略思维》。


本书作者有两位。奈尔伯夫,在耶鲁大学教授博弈论和政治决策的课程,经常为《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撰写关于策略问题的文章。同时,他还运用策略思维为麦肯锡公司提供决策咨询。迪克西特,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弈论和商业决策课程,同时研究国际贸易中的策略行为。


这是一本讲博弈论的经典书,源于迪克西特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相关课程。这本书没有数学计算,而是通过大量有趣的案例,帮我们理解博弈论。同时,这本书还提供了几种有用的决策思维,帮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策略思维》:学会博弈论的4个方面,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决策


01、策略思维的分析方法


策略思维是一本博弈论的书,博弈论就是研究互动决策的学问。也就是说,在博弈过程中,你在做自己的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别人的决策。博弈论在政治学、经济学、军备竞赛甚至进化生物学里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比如,我们的公司推出了一款新产品,要进入一个新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已经被另一家公司垄断了,不是说我们的产品好、价格便宜,就可以强行进入这个市场。而是需要用到博弈论来考虑对手会怎么做。


我们还需要考虑竞争对手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如果对手打价格战,用降价这一策略,要把我们的公司拖垮,那我们在进入市场前就得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做好应对的方案。


了解了博弈论是怎么回事,我们就了解一下策略思维的基础分析方法。叫做“向前展望,倒后推理”,这是这本书中两位作者反复强调的一种分析方法。也是策略地第一法则。


《策略思维》:学会博弈论的4个方面,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决策


1、向前展望


向前展望,意思就是在做决策之前,要预测对方可能会采取什么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比如,我们下棋的时候,每下一步就要推测对方会怎么走。对方可能采取的策略。


2、向后推理


向后推理的意思是说,我们先得明确最后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然后从这个目标倒着往后推,一步一步地确定策略。


比如,新产品要进入市场,如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不希望对手打价格战,那么我们的定价就得让对手觉得不打价格战能有更多的收益。

如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价格战打败对手,那就要判断对手能容忍的最大亏损,根据这个极限定出一个一招致命的价格。


“向前展望,倒后推理”这个方法能帮我们理解和分析很多复杂的问题。


比如,在很多国家,工人会通过罢工来争取更多的利益,这时候就需要工会和企业管理层来谈判。

一般情况下,工会希望用罢工给企业施加压力,让企业提高工资,增加福利,企业管理层呢,更希望维持现在的工资水平。


所以,如果向前展望,每当工会提出要增加工资的时候,企业都可以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然后工会再根据企业的决策做出自己的判断,决定要继续罢工还是开始工作。


理论上来说,这个博弈过程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但实际上,如果工人一直罢工,就失去了收入,同时企业也要承担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罢工对双方都会产生伤害,罢工持续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失可能就越大。这时候就需要倒后推理。


双方为了利益最大化,会在恰当的时候达成妥协,结束罢工。对企业来说,只要罢工还在持续,损失就在增加。


如果企业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损失,那就应该把握住第一次谈判的机会,尽可能跟工会谈成一个合适的工资水平。


对于工人们来说,在理想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损失,也希望尽早妥协。


这就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方法。向前展望,能帮我们列举未来所有的可能性;倒后推理,能帮我们从目标出发,找到博弈过程里最好的方案。


《策略思维》:学会博弈论的4个方面,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决策


02、同时行动的博弈


在同时行动的博弈里,没有一个参与者可以在自己行动之前得知另一个参与者的整个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互动推理不是通过观察对方的策略进行,而是必须通过看穿对手的策略才能展开。


要想做到这一点单假设自己处于对方的位置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得担任两个角色,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对手,从而找到双方最佳的行动方案。也就是说,既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还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1、优势策略


就是在一系列策略中,这个策略比你的其他策略都要好。


比如,印第安纳·琼斯在电影《印第安纳·琼斯与最后的十字军东征》的最紧张局势时所处的地位。

印第安纳·琼斯、他的父亲以及纳粹分子全都聚集在安放圣杯的地方。眼看纳粹分子只差一步就要得到圣杯,琼斯父子却无论如何不愿意助纣为虐。

于是,纳粹分子打了琼斯父亲一枪。只有具备起死回生力量的圣杯才能救老琼斯博士的命。在这种情况下,优势策略是琼斯引他们走向圣杯,好过父亲就这么死了。


再比如,要维持身体健康,优势策略就是经常锻炼、多吃水果蔬菜,比生病后去医院看病要好。


《策略思维》:学会博弈论的4个方面,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决策


2、劣势策略


劣势策略就是对我们不利的策略。一个优势策略优于其他任何策略,同样,一个劣势策略则劣于其他任何策略。


假如你有一个优势策略,你可以选择采用,并且知道你的对手若是有一个优势策略他也会照办;同样,假如你有一个劣势策略,你应该避免采用,并且知道你的对手若是有一个劣势策略他也会规避。


比如,一场橄榄球比赛的对抗。现在距离比赛结束只剩下3秒钟,我们的球队领先两分,可是对手却手握球权。

对手这时有两个策略:一是打两分,如果球进了,比分打平,双方进入加时赛;二是打三分,如果球进了,比分反超,我们的球队将会输掉。

我们也有两个策略:一个是防止对方打两分,一个是防止对方打三分。这时,防守两分就是一个劣势策略,因为一旦对手三分球进了,我们的球队就会输掉,所以,我们的最佳选择是防守对方的三分球。


3、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意思是,参与博弈的每一方都找到了针对另一方的最佳对策。这个理论是著名数学家、博弈论创始人约翰·纳什提出来的,所以均衡策略也叫做纳什均衡。


比如,美国有两大橄榄球联盟,一个强势,一个弱势,这两个联盟分别组织自己的比赛,强势联盟在秋季比赛,因为秋季市场最大,但是弱势联盟也想在秋季办比赛,把对手挤到春季去,那么,弱势联盟究竟该不该这么做呢?

我们假定秋季有1亿人观看橄榄球比赛,而春季只有5000万人看比赛。如果两大联盟同时选择一个季节,强势联盟将得到70%的收视率,弱势联盟只有30%的收视率。

也就是说,如果两大联盟同时在秋季比赛,只有3000万人会观看弱势联盟的比赛;而如果弱势联盟继续选择在春季比赛,他们还会有5000万观众。


面对强势联盟,弱势联盟没有一个优势策略,它只有一个均衡选择,就是永远在强势联盟停赛期间比赛。


总结一下:在同时行动的博弈中,我们有三个行动法则:一是寻找和运用优势策略;二是寻找和避免劣势策略,与此同时假设你的对手也在这么做;三是寻找和运用均衡。


03、如何防止和影响对手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决策会和对手的决策相互影响,我们这个时候该如何防止对手预测我们,同时可以去影响对手呢?作者给出的建议是随机策略。


如何防止对手预测我们:


那就是运用随机策略:用一种不可预测的方法做出你的决策,这时对手就很难预测你的行为。


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如果一个球员的左右手都可以投篮,那么防守他就会很困难,因为每一次都要考虑他是会用左手投还是右手投。


这个时候,就很难猜到对方会用哪只手,随机性大大增加。


《策略思维》:学会博弈论的4个方面,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决策


我们如何去影响对手:


1、威胁


威胁说的是对不肯跟你合作的人进行惩罚。


比如,你想让你的客户提前支付货款,那你可以说“如果您无法提前支付货款的话,那我们的到货时间可能就没办法保障”。这就是一个威胁。


比如,冷战期间,美国想要阻止苏联介入欧洲。如果美国直接威胁说“如果苏联入侵欧洲,美国就将苏联夷为平地”,虽然这个威胁足够恐吓对方。

但是要考虑到一种可能性:如果苏联入侵了欧洲,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就需要真的去进攻苏联。这样一来,这个威胁也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损失。

这时,为了让威胁变得缓和一点,办法是创造一种风险,表明可怕的事情有可能发生,而不是一种确定性。

美国可以说“如果苏联入侵欧洲,那么不排除美国使用核战略的可能”。这种威胁就从一种确定性变成了可能的风险,因为核战争造成的损害特别大,所以即使这个可能性只有10%,也足够恐吓对方了。


2、许诺


许诺就是给愿意跟你合作的人提供回报。


比如,你想让部门员工努力工作,那你可以说“大家辛苦辛苦,等这个项目忙完了,给大家好好放个假”。


举个例子:


假设美国和日本都想发展高清电视,美国有技术优势,但是政府相关预算不够。日本政府钱多,但是技术一般。

这时,日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是,自己加大资金投入,而美国减少资金投入,这样日本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

但是在美国看来,最理想的结果是,双方同时降低资金投入,这样,美国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也就是说,降低资金投入是美国的优势策略,加大资金投入是日本的优势策略。


这时候,美国做出了一个许诺,抢先宣布自己将会在高清电视产业加大资金投入。美国的这个策略行动就改变了日本的预期,日本就不敢加大资金投入。


这个时候美国最好也不要真的投入太多资金,只要改变对方的行动,让条件变得对自己有利就可以了。


作者说,我们还需要让许诺变得可信。如果你的威胁和许诺只停留在口头上,别人就有可能通过“向前展望”预测到你的威胁和许诺不过是一种欺骗,那你的策略可能就没用了。


为了让自己的话可信,美国使用了另一个策略,划拨专项资金,专门提供给想要参与开发计划的公司,这就让自己加大资金投入的行为显得更加可信。


《策略思维》:学会博弈论的4个方面,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决策


04、如何维持共同利益


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囚徒困境。在博弈论中经典的案例,是“好的不均衡,坏的却稳定”的囚徒困境。可以通过提高合作报酬和背叛惩罚,破解。


比如,两名囚徒A和B被隔离审讯。如果两人彼此背叛,都坦白罪行,会被判刑8年。但如果一个人坦白,一个不坦白,坦白的人直接释放,不坦白的人被判15年。如果两人合作,都不坦白呢?因为证据不足,只判1年。


显然都不坦白是最优策略。但任何一个人在选择不坦白的时候,都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一旦自己不坦白,而对方坦白了,自己就惨了。


由于两个人都无法信任对方,所以他们都倾向于坦白,而不是同时抵赖,最终,两个人都被判刑1年。囚徒的困境在于,两个人都做出了看上去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实际上却陷入了一个对双方都不利的困境中。


囚徒困境跟三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博弈各方在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一个是博弈的次数,还有一个是参与人数。


1、成本和收益


要是把囚徒困境里的成本和收益改一下,囚徒困境就不存在了。


比如,被审讯的是一对真心相爱的夫妻,宁可一起坐牢,也不愿意背叛对方。或者,被审讯的两个人都是黑帮成员,如果有人坦白交代了,即使被放出来,也会被黑帮杀死,也就是说,背叛的成本无穷大。在这些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囚徒困境。


2、博弈次数


如果被审讯的这两个人谁也不认识谁,对方要坐几年牢跟自己没关系,那互相背叛的概率就很高;如果他们是熟人,以后还会再见,还有合作的可能,那背叛对方的概率就会很低。


3、参与人数


经典的囚徒困境里接受审讯的只有两个人,他们串供的概率比较高,如果是100个人接受审讯,串供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而且,想浑水摸鱼的人也更多。


如果囚徒困境已经形成了,怎样才能跳出这个困境,维护共同利益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对背叛进行严格的惩罚。


比如:伊朗和伊拉克两个国家都想通过扩大石油生产量,来提升自己国家的收入,但是最终结果是,由于扩大了生产量,石油价格下跌了。

当然,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大家巴不得可以从低价中受益,但是从生产国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失。为了避免这样的囚徒困境,这时就需要有一个企业联合组织来惩罚作弊行为。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就设置了惩罚的触发价格,也就是,当石油价格低于每桶25美元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察到,如果需求没减少,那就是有成员国作弊,加大了开采量,从而导致了石油价格下跌。


然后,他们会对作弊的国家进行经济制裁。这样一来,石油生产国就不敢再盲目扩大产量,而是控制产量,维护共同利益。


最后的话:


这本书还讲了博弈论在很多领域的应用,有很多案例,比如,投票、谈判、员工激励等等。如果你对博弈论感兴趣,建议你找这本书来阅读。


转发私信回复【思维导图】获取高清版

《策略思维》:学会博弈论的4个方面,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