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消费券与降低物价,哪个更能刺激拉动消费?

大亨永德


发消费券与降低物价两者间做选择,消费券更能刺激拉动消费。


降低物价的难度是极大的,会影响当下的价格体系,一旦降低就会使得整个商品流通体系受到影响,没有利润的事情商家可不会配合。


相比之下,消费券的成本要低得多,甚至有些行业无限接近于零。市民拿到后看到确实实惠,就会抓紧时间使用,促进消费。


南京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超3亿元消费券。消费券总额度3.18亿元,主要包括餐饮消费券、体育消费券、图书消费券、乡村旅游消费券、信息消费券、困难群众消费券、工会会员消费券等7大类。


消费券能拉动消费,但是也要看居民的真实需求。如果是食品类,优惠明显,自然效果显著。如果是旅游和体育消费,部分居民就会出于安全考虑,谨慎出行,领了也不一定用。


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生意大不如前,在外就餐的人数大大减少。为了吸引消费者,给出一些优惠,哪怕不赚钱,先把人气带起来,对商家来说也是值得的。对其他行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旅游为例,一个景点每天能够接待的人数以万计。当下旅游的人数较以往少很多,对于这些景点来说哪怕免费送票,其实也没增加什么成本。


消费券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真实需求,不仅要精心设计,还要及时统计使用情况,根据数据进行调整。让商家有利可图,让市民得到实惠,不增加财政负担,这需要大智慧。


最后,中低收入人群才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如何让这些消费券更精准投放到这些人身上,才是最大的难题。


财智成功


最近不少城市对于低迷的消费形势采用了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来刺激消费,南京发放了3亿元消费券,发放形式和发放人群如下图,宁波也发放了1亿,在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工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此后各地纷纷采用发放消费券的形式。

无论是发放消费券,还是降低物价,本质都是为了刺激消费,释放内需潜力,我们之前都这么做过,当然香港和澳门做得更加频繁,力度也更大,在今年的2月26日香港财政司就推出了1200亿港元的大规模逆周期措施,包括向18岁以上和香港永久性居民发放1万港元现金。澳门是每人发3000元消费券。香港和澳门还是有钱啊。

1、发放消费券能够刺激消费吗?

消费券对消费的刺激是有限的,一方面因为国家财力不足,比如南京市,一个南京市发放3个亿的消费券,必然是针对某些特定行业,条件不少,而且还是摇号,有需要的不一定够得着,没有需要的给他也没用。

比如图书消费券,这个本来就是小众领域,真正去消费图书的不差这点钱,你给不给他都得消费,不想去的给他也没有吸引力,再比如体育消费券,也是如此。这个东西顶多起到的效果就是以政府来为该产品或服务的折扣埋单。其本质就是这样的,相当于政府给某个产品定向打折,然后让消费者以消费单来报销,现在是提前把消费券给你,你用了,那么企业拿着消费券去找政府报销,你没用,那么就算了。

2、降价物价能够刺激消费吗?

降价是商家主动降价还是政府强制性降价?如果是政府强制性降价,那么商家亏损了谁负责?政府也没有这个权利来强制商家降价,如果是商家主动降价,那么这个本来就无需政府参与,商家自行决策就好,随行就市,行情不好,买家少了商家会考虑降价促消费。

还有一种降价也是政府埋单,以前有一个家电下乡的刺激农村消费的计划,政府对特定的商品进行补贴,由商家去报销,本质是政府补贴商家的一种行为。当然这里面也可能是政府买单一部分,企业让利一部分,双方共同承担。

两种方式谁更加能够刺激拉动消费?笔者认为是半斤八两,都差不多,前者是直接把补贴给到消费者,让后让消费者去投票,消费者去哪里消费就相当于是把票投给谁;后者是把补贴给商家。

疫情期间暂时不消费还不是因为没钱消费,是因为不敢消费,因为担心风险,比如现在出去聚餐,吃个快餐是可以接受,但是要吃个多人的聚餐,真的不敢,因为担心感染风险。

再说出去旅游,一方面已经休息了一两个月,都憋坏了,但是也都积压了很多工作,暂时是很难去旅游的。现在倒是想看电影,但是电影院不开放,开放了暂时也不太敢去这种公共场合。说到底是疫情感染的风险让大家心有余悸,上次南京市领导在面馆吃鸭血粉丝汤,也是在鼓励大家走出去消费活动。

要想刺激消费,疫情解决了才是关键,让大家能够放心的走出去活动和消费,另一个就是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在当前情景下应该以更大的勇气进行改革深化,减轻企业的运营负担,企业的成本降低了,才能激发企业的经营活力,企业主动降价,消费者也有实惠,企业激发了活力,员工能有稳定收入也才会进行消费。


壹号股权


昨天南京将发放3.18亿消费券的消息火了,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发消费券短期内能够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从数额上看,量并不大,个人觉得更多是福利性质,引导定向消费。

引导定向消费

南京消费券发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餐饮、体育、乡村旅游和图书,这些领域也是受疫情影响最大,记得上周的时候,看到一条上海的新闻说,实体书店面临经营危机,大家也想得到,现在都习惯在网络上购书、看书,本身有冲击,近期又停业一段时间,对本就困难的书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发放消费券引导定向消费,给实体纾困。

倾向性和福利性

从发放消费券的对象看,困难群众、工会会员消费券发放按照有关要求发放,其他市民需要在网上参与摇号,是为了帮助经济上相对困难的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有倾向性,且带有福利性质的,个人觉得非常好,有困难帮一帮嘛。

其实在更早之前,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已经有发放现金的相关措施,比如香港宣布向18岁及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发放1万港元,澳门向永久性居民发放1万澳元,非永久性居民发放6000澳元,来拉动消费。

“直升机撒钱”是一种极端的货币政策,能够刺激消费,降低失业率,克服通货紧缩,国内现在的情况,不会大规模推行,更多是引导和福利性质的。

降物价刺激消费不可行

靠降低物价来拉动消费,个人觉得不可行。物价的升降由市场供需决定,可以通过调节供需来稳物价,一味打压是不可取的,比如说猪肉,本来30元的价格,规定只能卖15元,到最后大家都去买,又供应不上,反而因为价格降低,养猪的无利可图,没积极性了,最后大家都没肉吃。


适当的通胀对经济刺激有好处,每年涨点价,对生产者、生意人来说,每年都有盼头,也有积极性,当然涨太多,市场进入的人多了,供给上去了,需求没变化,价格自然就下来了,这就是市场调节,强制降是没有用的。

未来消费的潜能巨大

刺激消费的手段还有很多,低息存款、减免路费、家电汽车下乡等等,但近几年降息降准之后,国内的储蓄率还是很高,为什么不取出来消费呢?最根本的原因在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教育、医疗、养老还是要花一些钱的,大家未雨绸缪提前准备着,有钱不乱花。

这是和发达国家的差别,所以在这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完善,没有了后顾之忧,花钱自然有底气了,所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消费的潜力还很大,存款拿出来消费,是不得了的。


一刀侃市


发消费券好不好?恐怕所有消费者都喜欢消费券。有了消费券,你我不花钱就能买东西。企业也喜欢政府直接发放消费券。有政府发消费券,企业就不必自己打折促销,也不用竭尽全力到市场里去抢客户了。所以,没有哪家企业不喜欢政府发消费券。

  然而,尽管消费者和企业都喜欢政府发消费券,我却反对政府大规模发放消费券。为什么?

  第一个理由:虽然发消费券对消费确有刺激作用,但是靠发券刺激出的消费增长并不健康。当消费者花完手里的消费券后,很有可能又回到等发下一轮消费券的状态。精明的消费者知道,政府更害怕社会消费疲软。政府能发一次消费券,就不能发第二次、第三次吗……中国经济当然需要更多的消费,但更需要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在健康的消费环境里,人们有足够的购买力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只有基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购买力的消费增长才是健康的。

  第二个理由:发消费券带不来真正的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表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上,而产品的竞争力表现在产品的诱惑力上。比如,看到美国苹果公司的iPod,很多本来对音乐播放器不感兴趣的人都愿意掏腰包买一个试一试,因为iPod的外观和功能实在是太吸引人。政府大量发行消费券,虽说是在帮助企业,但同时也助长了企业的惰性。如果中国企业一遇到市场疲软,就要求政府大量发行消费券,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永远无法与世界先进企业比拟。事实上,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在经济衰退面前,总是想如何依靠创新产品谋求新发展,而绝不会消极等待。

  比如,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公司IBM在这次经济衰退中迎着困难而上,迅速推出一个巨大的“智慧地球”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就是利用IBM的技术实现智慧电力、智慧交通、智慧食品、智慧基础设施、智慧零售。IBM的“小算盘”是:经济衰退迫使人们去省钱,人们要省钱就越需要智慧,而IBM的计算技术就是要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智慧。

  再比如,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商亚马逊公司在这次经济衰退中推出名为Kindle的电子书阅读器。人们可以用该阅读器直接与互联网连接下载并阅读电子书、报纸和博客,根本不需要电脑做中转站。许多读者特别喜欢Kindle这种阅读方式,即使在经济衰退中他们也要花钱买Kindle阅读器。

  我以为,各级政府要有毅力抵御发消费券带来的短暂快感,把精力花在提高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上。



King717


当然是发消费券更能刺激拉动消费。所谓降低物价其实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的市场定价机制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不可能通过行政命令去强制降低物价。

一个商品由生产到零售端的价格,构成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多个环节,人为地降低或提高价格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猪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在多个环节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增加储备肉的供给,增加进口,降低物流成本,鼓励养殖户扩大养殖数量等等,但是效果依旧不明显,可见想短期内降低物价有多难。

而发放消费券是可以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对于短期内拉动消费是非常有效的。这里我不想讲理论上的大道理,说一件最近亲身经历的小事:我去当地一家糕点店购物,被推荐预存300元办了一张会员卡,当天就可优惠20元,预存款长期有效,然后又给了我12张五元面值的消费券代金券,每消费25元可以使用一张。因为有消费券刺激很快就去第二次消费,进店得知使用预存款只能享受积分,现金购买才可以使用消费代金券,为了继续省钱我选择使用现金支付。

其实细算一下,确实是获得了一些优惠,但是自己也增加了消费数量。这就是消费券的威力吧!


大嘴不一样


最近南京市政府向居民发放了消费券,这个事情一下子引起了全国网民的强烈热议。这可能也是题主这个问题提出来的一个原因。

“发消费券与降低物价,哪个更能刺激拉动消费”这个问题答案是非常明确的,发消费券更能刺激拉动消费。

降低物价之后,有消费能力的人当然觉得很好,但是他们仔细思考一下,会觉得:如果价格再降低点会怎么样?如果每个人都觉得未来的价格会比当下价格更低,那么理智的选择就是推迟消费,等未来价格再次降低的时候再购买。如果人人都这么想的话,那就会出现大麻烦。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就叫做通货紧缩。日本就是通货紧缩的一个最好的例子,安倍政府为了扭转日本通货紧缩的这个现状,花了大力气,还诞生了一门新的经济学,叫安倍经济学。安倍经济学的核心就是让物价上涨。

此外,没有消费能力的人,价格降得再低,也没有能力去消费。所以降低物价,是不能够持续拉动消费的。

但是,发消费券则不一样。通俗地讲,这是一笔凭空而来的钱。这笔钱具有使用的时间,所以每个人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笔钱花出去。因为是凭空得来的,所以说在花的时候会比较大方。消费券实际上是国家财政的一种转移支付的形式。


旁解生活与投资


发消费券与降低物价哪个更能刺激拉动消费?个人认为:短期发消费券,立杆见影。长期靠物价稳定,增加收入。

要想刺激提振经济,拉动内需消费。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要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经济发展不协调,结构调整不到位。重复建设,盲目投产。低水平恶性竞争,互相残杀。结果是要么不择手段~你死我活,要么鱼死网破~同归于尽。这样显然既不利于提振刺激经济,也不利于拉动内需消费。只是瞎折腾,乱弹琴。

其次,要大力发展农业。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大幅度提高农业补贴,大手笔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鼓励农民种粮种菜~养猪养禽。使农民家家“五谷丰登”,“五畜兴旺”,收入倍增。从而保证城镇居民主副食~菜篮子的有效供给,稳定供给,廉价供给。

再次,大力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打击虚假宣传炒作,遏制治理“炒房团”。尽快推出房地产税,尽量减少行政干预,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真实理性,回归真实市场,回归真实价值,回归真实购买力,回归良性竞争,回归健康发展!

最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就业,稳增长,稳物价,稳预期。稳步提高百姓的收入水平和良好的远景预期。

以上四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振兴农业牧业,大力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大力提高百姓的实际收入水平。才能提振刺激经济,才能拉动内需消需,才能保障有效供给,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盲目投资产~资源浪费。否则,“文不对题”,“货不对板”,“销不对路”。要么“卖不掉,买不到”。要么“卖不动,买不起”。或“有价无市”,或“有求无供”,或“有供无需”。

如果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即使发再多的消费券,再降低物价也没有用,也是白搭。治标不治本,只会使“通胀”与“通缩”并举的“怪圈”进一步加剧,使调整治理雪上加霜,更加复杂困难。


居家活佛


消费券和降低物价都能刺激消费,消费券较为主动,降低物价对于调控和经营者来说较为被动。无论消费券和降低物价都应管控风险,营造安全消费环境!消费券要真实起到消费刺激作用不要流于形式,作秀过场!此外还要强化公平和普惠,不能沦落为利益输送的工具,可以效仿澳门特区,按在籍户口和社保工作年限进行纬度筛选!


鱼眼看商业


降低物价降到多少大家才觉得低,以至于低到大家都觉得好便宜,买点吧,多买点吧!可能不现实,也违背发展的趋势,对于基本的需求,价格再高,一样会买,价格再低,买多少来去不大,必定产品都是有效期的,时间久了感觉不好,从某种特定商品来说,一定的降价的确会带动消费,想要实现刺激消费带来明显效果,恐怕降低物价不是最好的选择。

消费券目前生活中遇到的电商平台比较多使用,效果也不错,必定给人的感觉是,拿到多少消费券,就感觉自己省了多少钱,而且对于目前市场价格都了解的情况下,有了消费券,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感觉这个消费划算超值跟平时相比,哪怕现在不用某种产品也会顺带买点,消费券从目前互联网电商的运用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如果这二者结合针对不同领域和行业,在合适的平台上运用和推广,会起到积极作用!


繁星地球


这两种方式都是非常短期,不可持续的方式。发券: 全中国每人发100元消费券是1400亿,1000元是1.4万亿,这些钱并没有形成持续的流动性,你花完了券又回到当前的消费状态。降低物价: 怎么降? 降什么? 完全政府指导价? 这个我觉得完全不可行,因为这个是要回到计划经济了。

个人觉得,如果疫情是短期问题,降准降息加各行各业众志成城自己出一些措施(如延迟还款,减免房租,定向扶贫等);如果是长期的,这个是个课题要研究了,看看经济要怎么转型,让大多数人有收入才可持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