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琅琊榜首張大仙


投資理財有風險,每個人風險認知的水平、承受風險的能力不一樣,以及關於投資理財的信息不對稱,具體表現出來就是保守型投資者偏愛銀行存款。



現在,其實也不能說偏好銀行存款的人就有很多。自從餘額寶橫空出世以來,大家參與的熱情還是比較高漲的,光天弘餘額寶一隻貨幣基金,規模就達到了萬億以上。原因在於,其安全性比較高,而且收益率在2018年之前一般處於超過4%的水平上。

不僅是貨幣基金、銀行寶寶類產品,還是其他現金管理類產品,包括資管新規出臺之前的銀行保本理財等等,都對銀行存款造成了很大沖擊。據統計,中國的理財市場有200萬億,如果沒有理財產品,這麼多錢肯定會以銀行存款的形式躺在銀行裡啊。

2018年以來,代替保本理財和貨幣基金的是,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智能存款之類的)等,比較堅挺地把資金的收益維持在4%左右的水平上。去年是監管限制了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最近又開始拿出銀行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開始限制新興銀行,不要拿高息搞攬儲競爭。

不瞭解這些信息的投資者,可以說是一直被矇蔽在銀行定期存款裡,根本不瞭解現在無風險的收益率就是4%左右,而是滿足於2-3%的存款利率。

低於4%這個水平的利率,無疑是給銀行創造了便宜的負債,增加了銀行的盈利,要不為什麼中國的大銀行每年都是上千億的利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