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道口镇的“大集街高跷”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历史上曾在安阳、焦作、新乡、濮阳等地进行过表演。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距今已有二百一十多年的历史。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据老艺人薛明月回忆,“大集街高跷”的起源和道口古庙会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宋末元初,道口已成为一个当时颇具影响的小集镇,人口绸集,店铺林立,商贸交易十分繁荣。当时生活用火,多为明火,火灾事故经常发生,人们为了“消灾”敬奉“火神”为圣明,请火神建庙宇非常盛行。特别是在每年正月二十九日(据说是“火神”的生日)前,镇内各店铺商贾各街民众置香烛、供品等,在“火神”像或“火神”庙前烧香祈祷、祭祀、庆典以悦神明,求其呵护于一方。届时,火神庙前多唱大戏,香客云集,烟雾缭绕。后来就演变成一年一度的老古会,并在古会上唱大戏、扭秧歌。“大集街高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到了清光绪年间,一位名叫管献州的人又把高跷技艺系统地传给道口镇大集街的踩跷民间艺人。这样,“大集街高跷”的踩跷技艺就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了下来。现在,“大集街高跷”的表演绝技在当地乃至豫北都有较大的影响。


大街集高跷历经二百余年的风雨洗礼,已成为当地独具艺术特色的表演活动。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表演艺术特点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大集街高跷”十分讲究扔、跨、蹉、别、拧五字硬功,表演技艺分为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走阵方式讲究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可形成二龙吐须、三连环、十字梅、龙摆尾等多种花样,使表演场面更加火爆热烈。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表演故事化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大集街高跷”在表演时,往往掺和进一些民间故事与传说。比如神话故事《西游记》,演员要化装成师徒四人的模样进行表演,再加入进台词,这样的表演极具事故化、人物化,深受观众的喜爱。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表演时的服装道具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大集街高跷”表演时穿的服装主要是根据所表演的故事而着装。比如表演《西游记》时,唐僧身披袈裟、孙悟空头戴金箍帽、猪八戒肩扛大犁耙,而沙和尚则在脖中挂佛珠。根据剧情需求,有的演员则是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他们穿的基本上都为古戏服,上装为彩裙、花袄下装则是彩衣、彩裤、彩带以及小生道袍、头戴状元帽:手持的道具有花扇和手绢,如在夜晚表演还要手持花灯等。大集街高跷会属于武跷圣会,表演分男、女两队表演行走路途有串花门、长虫倒退皮。女走如行云流水,男走如蝴蝶起舞,各个角色有各自不同的表演手法。白天在大街上表演行走,晚间则到各个街道场地表演,动作有贴壁巧、探海、背剑、蹲桩、窜桌、牵象、扑蝴蝶、铡草等等。


道口镇“大集街高跷会”最早起源于清嘉庆年(公元1796-1820年)间


今起至道口古会期间

每晚八点

大家都可以去道口古镇同和裕银号前

观看高跷排练

一起为他们加油、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