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派120名孩子赴美留学,为何只回来94人,其他人都去了哪?

清朝曾派120名孩子赴美留学,为何只回来94人,其他人都去了哪?

在当今社会,出国留学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不少有钱人都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读几年书。这样回国回来之后,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在自己家的公司上班都变得非常简单,毕竟是出国留学过的海归。这样一件平常的事情,如果放到100多年前的清朝就是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出国留学就代表着自己国家不如人家,必须慎重再慎重。

清朝曾派120名孩子赴美留学,为何只回来94人,其他人都去了哪?

清朝自从实行闭关锁国之后,基本就脱离了和国际接轨的机会,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的美梦之中。直到鸦片战争后,腐朽的清朝统治者才深刻意识到外国的科学发展水平早已经超过了这门这个所谓的天朝上国,当时不少开明的大臣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全力支持对外派遣留学生去学习西方的技术知识。

清朝曾派120名孩子赴美留学,为何只回来94人,其他人都去了哪?

作为晚清大臣的李鸿章与曾国藩在1872年的正月共同写了份折子上奏给慈禧太后,讲述了出国留学对国家的种种好处,原本以为会遭到保守党代表慈禧太后的反对,谁知慈禧太后看完之后看完之后就采纳了这份建议书,开始挑选合适的孩子,赴美留学。

清朝正式批准选派幼童赴美留学后,就在上海山东路外的万国公墓对面成立了“出洋局”,对外招收和处理幼童赴美留学的一切事务。当时朝廷决定派遣120名的幼童分成4批留洋,期限为15年。在他们留洋期间的一切费用,都交由朝廷统一支付。

清朝曾派120名孩子赴美留学,为何只回来94人,其他人都去了哪?

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出国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晚清时期的人们却不是这样认为的,那时的人思想和观念都比较落后,加上出国遭遇意外的风险也比较大,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都不想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去。另外当时的读书人一直认为读“四书五经”才能做官,那些出国学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东西,根本不会有太大的出息,这就导致第一批30个留学幼童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才凑齐,其中大部分都是椎鲁之子,流品殊杂。

清朝曾派120名孩子赴美留学,为何只回来94人,其他人都去了哪?

这些赴美留学生中,大的也有15岁,小的只有不到10岁,平均年龄只有12岁。在1872年到1875年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共有120名幼童分批前往留学。他们原本要在那里待上15年,却因不少幼童在去往美国之后,忘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开始沉迷于西方生活中,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

清朝曾派120名孩子赴美留学,为何只回来94人,其他人都去了哪?

当这些留美幼童所做的事情传回国内后,引起不少人的愤慨。国家不惜花费巨资派遣他们出洋,竟然在出洋之后不知好歹,引起朝廷的一直持反对出国留洋大臣的愤怒,使得慈禧太后不得不提前终止了这项原本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将他们召回国。召回是才返现这120名留学生中,只有94人回来了,那么其他人去哪了呢?

这26人中有两人选择抗拒召回,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还有9人不守纪律被提前遣回;余下的都有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和生病不幸去世;至于那些回国的96人,基本都成为了国家栋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