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为何消亡?

笃闲诗社


古体诗消亡了吗?

看了题主的描述我释然了。因为描述表明,题主离传统诗词的认知还有点远。远了,自然难免看不清。

描述中所说的律诗,习惯上称为近体诗或格律诗,而非题目所说的古体诗。再说律诗兴于唐朝,而唐始建于公元618年,至今满打满算也只有1402年,又何来数千年的熠熠生辉?

无可否认的是,自清末起,传统诗词的创作质量一直在下滑,这主要和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有关。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将中华民族的百年积弱归究于传统文化,出现了诸如废旧诗、兴新诗,甚至废除汉字的主张,至使传统诗词的创作出现了断层。

但是,在当下,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进展,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在不断增强,人们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诗词,自然也大受欢迎,君不见《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率位居综艺节目前列。

如果觉得,《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我给你一个截图,这是我在这里做的一篇答文:《怎样记住格律诗的格律表?》,阅读量是43万。而《全唐诗》收录的作者也不过二千五百余人。

民族的复兴,必然呼唤民族文化的复兴。如果你真的是一个诗词爱好者,理应知道在头条,有多少和传统诗词相关的专栏(频道),包括文化、古诗、国学、诗歌、古风等等。在这些专栏中,活跃着一大批诗词原创作者,我也经常能读到觉得眼前一亮的诗作,即使在诗歌频道中,出现的原创诗词也远比新诗的数量多,更不用说不太喜欢在自媒体平台发布作品的专业作者了。

只要汉字不消亡,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会消亡,传统诗词就不会消亡。尽管复兴之路还长,但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诗词书院


唐朝之前的诗称为古体诗(?),大唐盛世,诗词振兴,为了规范成统,即在自由体式的古体诗基础上,创立了格律诗标准,也称近体诗。的确是一种传承之进步,也诞生了一批如李白之辈的大诗人,才有《唐诗三百首》千古流传,中华文化之精粹。

纵观网上众多发表的五言七言诗,称得上格律诗的很少,大多都是不讲究平仄规范的作品,难道不是属于古体诗类型?何提"古体诗为何消亡?"之问!复古方兴未艾,比比皆是,所谓“古韵新妍竞芳菲"之雅趣风行!

倒是唐诗韵律少人问津!



陆游子


首先纠正一个观点,古体诗并未消亡,而是走向衰落了。

如今的古体诗像是博物馆的文物,即使有人仿照古代的作品进行创作,仍是失去了活力,且数量很少。

诗歌本身的作用是表达感情,“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诗言志,歌咏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心中郁积的感情通过诗歌这种独特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古代文人的一贯做法。就像我们现在心情澎湃就想发个朋友圈一样,古人发朋友圈的方式就是作诗。

但是,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想要表达感情,还会首先想到通过古体诗这种独特的形式吗?恐怕在斟酌字句、辨别平仄、组织对偶句的时候,感情就被古诗的格律消磨殆尽了。

原因何在?

这首先是因为我们的语言相比于古代发生了较大变化。

我们不能熟练运用的文言文,在汉唐时几乎是他们平常运用的语言,因而能信手拈来,将之付诸于律诗。

而且,文言文有个特点,即单独一个字所能容纳的含义比白话文更丰富,这种语言特别更适合律诗的创作。

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到明清时期书面语与口头语已呈现出分离的趋势,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嘴上说一套(更通俗),纸上写另一套(更文雅)。就像我们看到的《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已经在用白话文进行创作,这样的变化在诗歌领域也发生着。

清末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率先表达了不愿被文言和格律束缚的想法。这个观点影响了后来的白话文运动,胡适等人大力提倡运用白话进行文学创作,因而也就有了现代的白话诗。

这种变化其实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我们能用平常的话表达感情了,总体上是一种进步。

当然,包括古诗和律诗在内的古代诗歌也是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因此现在仍有爱好者进行创作。

只要能表达感情,任何诗歌形式都是可取的。


小侠记


律诗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个字,七律共五十六个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古人从一开始上学就学《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所以古代读书人都是精通声律的。

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寒韵。香菱正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时候,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明古律诗用韵的严格。

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可现代人有多少人能分的清平仄韵?有的人连"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都不知道。

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样苦吟现代人又有几人能做到?

所以古体诗被现代大多数人抛弃,能做古诗的人是很少了。



闲情偶记生活点滴


你好,我来回答!

古诗确实是和你所说的,确实开始没落,原因很简单,时代不一样了。

举个例子:以前两个男人同时看上一个女孩,一个高富帅,一个会写诗的矮穷矬、文化人,这个女孩一定会选择会作诗的,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大家对文化,对未来的追求,那是孜孜不倦的,如果说这个人是个诗人,在那个年代,身份是很的荣耀。

在80年代的时候,懵懂诗出现的时候,诗歌在中华大地上,可以说是一纸风行,舒婷,北岛顾江,江河,顾工,杨炼等,写了大量的感悟生活,追求个性解放、叛逆的这样的诗歌!

可是随着时代的进展,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之后,商品经济对人性有很大的推动,同时也有很大意义上的腐蚀。

现在是经历盛行,组织生活当道的时代,文化人在这个社会的地位渐渐退出神坛。

也是诗词渐渐消亡的主要原因!





菜瓜文学


中国自古是诗的大国。现在凡是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没有不读骆宾王的“鹅鹅鹅”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的。人们开口谈诗,就是唐诗、宋词。但少有提及现代诗的。仿佛北岛、顾城离我们比李白、杜甫还要远。在大学校园里,我也发现学写现代诗的甚至少于古典诗。学生们时常会问,为什么现代诗比古诗还要难懂,难以掌握?无可置疑的是,新诗百年的里程与古诗千年的历史相比,太短,还不成熟。新诗人中还没有出现像李白、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也没有写出像苏轼、辛弃疾那样的经典诗作。古典诗歌的积累太深,影响太大,是新诗诗人所无法企及的。另外,古典诗歌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至唐及宋,形成了固定的、便于记诵的成熟的艺术形式。这也是现代诗无可比拟的。过去一个中国人,有名有字。有的还有号。这些名号各自含有不同的情感色彩,适用范围也不一样。比如大家熟知的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丘是大名,也叫学名或官名,即上学或在外做事时用。仲尼,是根据学名的意思另取的别名,一般在家里或私下场合用。前者比较正式、严肃,后者较为亲昵、随意。孔子还有一个诨名——孔老二。多含不敬的意思在里边。搞清了人物名号及其含义,说话或写文章就方便,少出差错。



萤火喵z


问题:古体诗为何消亡?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极光摧残。可为何到了近几十年却变得老态龙钟,极近消亡?

前言

题主说的古体诗应该是指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有别于“现代诗“。如果说几近消亡,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不过也有几分道理。

毕竟,喜欢写旧体诗词的人,似乎没有写其他文体的人多。

旧体诗词没有了以前的光芒,我觉得就这样几个原因。

一、人才选拔时被淘汰

简单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朝廷利用旧体诗选拔人才,但是今天已经不考了。

好比今天高考、国考要考英语,但是很多人一辈子也就在前说个baibai而已。

为什么那么多人一定要去学英语呢?不要说什么掌握知识技能、扩展视野这些原因,只不过不学英语就上不了高中,读不了大学。

所以,当旧体诗失去了人才选拔的功效以后,就被功利的读书人渐渐地抛弃了。

实际工作中,因为评职称、涨工资、评先进也都不考旧体诗了,所以当然就被打入了冷宫。

二、教育的断代

在晚清结束后不久的民国时期,还有很多古韵遗风存在于知识分子的血液里。比如王国维、闻一多、朱自清、鲁迅、胡适、主席、等等晚清至民国、新中国的文人,很多人都收到过旧式教育的熏陶。对于旧体诗词,个个都能信手拈来。

叶嘉莹教授回忆她在辅仁大学读书时,念念不忘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师生两代都是优秀的诗人。很可惜,这种传承在今天不多了,像叶嘉莹这种即是优秀诗人、又是优秀讲诗人的老师越来越少。

如今的学校里,很多教语文甚至讲诗词的老师教授,都不善于写旧体诗了。

老师不明白, 学校里也不教,于是课本中就只剩下诗词赏析,学生们自然也不懂得诗词创作了。

三、实用性降低

诗赋进入科举的时候,有一个主要的功效就是区分考生的能力。

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新唐书·选举志上》

科举之所以选择诗赋,因为原来的背诵经书并不能考察出考生的创作力,因此加了诗赋这两个内容。

除此以外,从先秦时,孔子就说过:不读诗无以言。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

那个时代,诗经几乎是各国政要相互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

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戌之聘也。褚师段逆之以受享,赋《常棣》之七章以卒。宋人重贿之。归,覆命,公享之。赋《鱼丽》之卒章。公赋《南山有台》。武子去所,曰:「臣不堪也。」《左传·襄公·襄公二十年》

季武子去到宋国时,褚师段迎接他并让他接受的享礼,季武子赋诗经中的《常棣》 。回国复命时,鲁襄公招待他,他又赋了《鱼丽》这首诗 。鲁襄公又赋了《南山有台》这首诗。季武子离开坐席,说到:“下臣不敢当。”

刘邦有吟大风歌的故事,汉武帝有与群臣柏梁台赋诗的故事,到了唐朝,很多皇帝喜欢作诗论诗,连科举考试都加入了格律诗的项目。即是在满清时,科举还是用唐朝规则考律诗。

当科举取消以后,白话文又代替了文言文,以文言文为基础的旧体诗也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渐行渐远了。

现代人写议论文、写剧本、写小说、写文案,写报告、写总结、写ppt........这些都是工作中生活中实用的文体。

实用性的降低,使得旧体诗结束了它的时代。

四、理解的隔阂

语言,很重要的一点是沟通方便。

我说英语,您说日语,互相听不懂无法沟通。我说生活用语,您说文言文,我也听不懂,即是您把文言文写下来,我也未必能看懂。

理解的困难,也是旧体诗让位与现代诗的原因。

诗,最早是唱的歌词,文人加工以后变得深奥难解。于是出现了歌唱的唐宋词,词经过文人的加工后,又编成了老百姓听不懂文体,于是又出现了元曲。

今天我们听昆曲、京剧都挺费解,不仅是唱腔音调听不懂,其遣词造句我们也未必能听懂。

王国维论词的时候,还用过”隔与不隔“的说法。有人做词,老妪能解,有人作词,老学究都要查书才知道用的什么典故。

一种文体,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脱离太远,就会渐渐式微。为什么小苹果这样的个脍炙人口呢?因为接地气,因为一听就懂过耳不忘。

结束语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旧体诗在今天遇到了几个问题:

不考了,不教了,不实用了,不太容易搞懂了。

但是旧体诗不会消亡, 有那么多的历史文献随时可以查阅学习,有那么多的优秀作品还存在于课本中。所以永远会有人喜欢学习创作旧体诗。

旧体诗人在读书人的比例中,可能是历史上最低的,但是从绝对数量来说,应该是历史上最多的。毕竟我们有14亿人口,而且这14亿人基本消灭了文盲,几乎个个都是读书人。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消亡了吗?只是写古体诗的无高人,沒出现震聋发聩的作品而已。唐诗宋词,从阅读角度讲,依然有人爱不释手,怎么是消亡了呢?什么是消亡?提这种问题的人,去查下汉语消亡一词是什么意思。比如西夏文字,现在已经无人认识,这从阅读角度讲,也不过是字意的消亡,而我们决不能说西夏文字消亡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物,随着每个时代的变更,文学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顺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比如先秦时代的诗经,两汉的楚辞汉赋,大唐的诗,大宋的词,元代的曲,明清的文学小说,近代的散文诗歌都是应时代的变迁应运而生。

但这并不代表古体诗就会消亡。只是说退主居次,依然会有人去研究,去学和喜爱。

在古代,无论你是科举求仕,还是像唐代一样隐居求荐,都需要你有很高的才华。比如李白,王维,李贺,甚至唐以前晋朝的竹林七贤,汉代的司马相如,无不是人间才杰。

要想做官,求得富贵,就必须要会作诗。所以古人从小就受诗歌和四书五经的熏陶,要求他们必须会写诗填词。所以唐代的诗歌,先秦的诗经,上至达官贵族,王侯将相,中至文人雅士,江湖豪杰,下及农民妇女皆可作诗。

这和我们今天高考是一样的。我们当下盛行的诗歌散文和白话文,因为这样的形式,既能帮助我们快速的完成工作中的需求,也能让写作爱好者,描写事物抒发情感,思考人生。

正是因为近代文化运动的改变,导致近代人对古代文学,或者说古体诗没有了必然的要求,所以古体诗和古代文学才会退主居次。留给了一些爱好古代文学,诗词歌赋的人去喜爱和研究。

加上古体诗严谨的格律和句式,在现代的生活中并不实用,也很少有人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除非特别喜欢,或者是大学是选择了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古体诗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精炼的文学句式,产生了一种现代文学无法达到的意向和意境。导致它经典绵长,回味无穷,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似曾相识的感觉,令后人喜之不厌,流芳千古。

或许在古代,古体诗是当时学子求官走仕必备的一门功课。但现在却是后人洗涤心灵,提高自我修养和境界的一种方式。

所以,古体诗不会消亡,哪怕再过千万年之后,依然会有人喜欢它,只要人类不放弃追求心灵的真善美和灵魂的洒脱,它便永存世间。





闲花


古体诗为何消亡?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极光摧残。可为何到了近几十年却变得老态龙钟,极近消亡?

前面是主问题,引用内容是问题补充。

这个问题的认知本身就有错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不是古体诗。

中国古诗,或者称之为“旧体诗”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遵守平仄格律,古体诗不遵守。而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属于唐朝才兴起盛行的格律诗体,我们称之为近体诗,而且到如今也就一千三百年左右,数千年的讲法是完全混淆了这个概念。如果从《诗经》或者更早的《弹歌》这类古体诗算起,到也确实二千来年了。

所以题主到底是问格律诗呢,还是两千年左右的中国古诗(包括格律诗)呢?

因为这两者虽然都在往消亡的路子上走,但是原因和状况各有不同。

近体诗

近体诗的走向消亡的原因,是平仄格律、平水韵与新韵区别等引起的诗歌创作难点让人望而止步。国家又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因为对现实生活意义不大),全靠爱好者们自学摸索,自然路子越走越窄。

虽然有人在努力传承,但是语音的变迁,本身的格律限制,教育的缺失,让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比如没有近体诗、古体诗概念),这条路子除了在有共同爱好的圈子里面,在其他时候都是举步维艰。

别人一句话:学这个有什么用?就让我们无法回答。

因为确实没有什么用。这个东西就是无用之学,顶多用来装装文化逼。

近体诗的消亡相是以一个可见的趋势正在进行中。

古体诗

古体诗的定义其实也发生了改变。原本是唐朝人为了区别近体诗而对唐前诗范畴的命名。实际上古体诗过了唐宋就已经消亡了,承接了这个名号的古体诗虽然在整体上不遵守平仄格律,如长短句、转韵、仄声韵之类的,但是一般单句都不会离开平仄规则,因为平仄概念在出现之后就像我们今天的汉语拼音一样成为了古人的启蒙学科。

遵守平仄音律的古体诗,我们称之为“律古”。

而到了今天,乐坛流行的“汉文化”、“古风”其实不过是古词的堆砌,我们回不到律古的宋元明清,更回不到拙古的汉唐。所以现在的古风实际上是“伪古”,看上去满眼古词,内里全是现代的精致思维模式。

古体诗其实早已消亡,而近体诗因为有相应的游戏规则,虽然内涵也非唐非宋,但是我们至少还能照葫芦画瓢——虽然不是那个葫芦出品,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称之为瓢。近体诗就在新旧韵之中苟延残喘。

早就注定

其实古诗消亡之路是在民国时期的汉字白话之后就注定了的。我们现在用的普通话是白话系统,而古诗是在文言系统之上的精炼作品。我们用白话文的底子去传承文言文的精髓,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

顶多也就是那些教授、专家、兴趣爱好者还在研究,而这些人相对于使用普通话、写现代诗、唱流行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当一种文化形式失去了大众流行的基础,面临的唯一出路就是博物馆。

混到博物馆,不就是消亡了?

再多的努力,也不过就是回光返照。你看看“诗词大会”等等各种节目,火了之后又怎么样了呢?还不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写古诗?又有几个通过这些节目会了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