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連北京和大同都沒統治過,為什麼認為是大一統王朝?

爾朱少帥


秦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在此之後入主中原的王朝一般都被稱為大一統王朝,而宋朝究竟能否被稱為大一統王朝還存在爭議。

筆者認為,宋朝並不能被稱為“大一統”的朝代,原因如下。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南宋偏居一偶當然不能算作一個統一的王朝,那麼北宋的定位就尤為重要了。我們從北宋政權的創始人趙匡胤開始說起,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在制定北宋的擴張方針的時候,充分考慮了當時周圍勢力的強弱,選擇了“先南後北”的同一方略。當時南方諸國政治腐敗,但又經濟富饒,軍事實力和北方的契丹和北漢相比又略有不足。

“先南後北”前半段似乎很順利,南方的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先後被收復。至於這個“北”,的確有史料記載說這個“北”指的就是北漢,但在趙匡胤的北邊,除北漢之外,還有燕雲十六州這個歷史遺留問題。開寶九年(976)二月,“群臣再奉表請加尊號曰一統太平”,宋太祖對此明確表示反對“燕、晉未復,遽可謂一統太平乎?”其後群臣將尊號改為“立極居尊”。由此可見宋太祖把收復燕雲十六州放進了“大一統”的目標中,而事實上這個目標直到北宋滅亡也沒有實現。

這個燕雲十六州為什麼這麼特殊呢?北宋建立的時候,距離後晉把燕雲十六州割給契丹已經過去了20多年,契丹已經在燕雲十六州經營很長時間,收復非常困難。但宋太祖趙匡胤並沒有放棄,甚至提出了“和平贖買”和“武力收復”兩種方案,並建立“封樁庫”,將每年的財政結餘存起來,準備贖買燕雲十六州。

宋朝非常崇敬“祖宗之法”,對於先祖的意志也十分重視,直到北宋滅亡,宋朝的歷代統治者都對收復燕雲十六州有著深厚情節。太平興國四年(979)五月,宋太宗趙光義平定北漢後,準備發兵一舉收復幽雲,但因未做充分準備等諸多因素,結果大敗而歸。從此北宋和契丹進行了長達二十餘年的戰爭,直到“澶淵之盟”才告一段落。

可宋朝統治者並沒有就此放棄燕雲十六州,北宋末年長期在遼國統治下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北宋統治者為了從遼國手中收復燕雲十六州,於重和元年(1118)派使者從海路赴金,商議聯合滅遼事宜。最終宋金達成協議,金取遼中京大定府,宋取遼南京析津府。遼國滅亡後,北宋將原給遼之歲幣轉納於金國,金同意將燕雲十六州之地歸宋朝。最終,遼國滅亡後,北宋與金之間的屏障消失了,金朝南下滅了北宋,北宋最後只重金贖回了幽雲七州。

所以,北宋始終沒有實現“大一統”的目標,所以並不能稱之為大一統的王朝,並不是所有的漢族人口都在北宋的統治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