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卡西莫多》的禮物,你願意收下嗎?

聽完了華晨宇的《卡西莫多的禮物》。

卡西莫多是雨果《巴黎聖母院》裡的人物,醜陋卻善良,同時也很孤獨。這張專輯的取名和很多歌曲也都契合“孤獨”這個主題,比如,《微光》《煙火裡的塵埃》《我們都是孤獨的》。但是有些歌也很霸氣,比如《不朽》,“我是不朽,我是king,受眾人膜拜”,這一點和周杰倫有點像,有點沉默,有點靦腆,但在音樂上又自信十足,霸氣外露。

第一首歌叫《why no body fight》,翻譯成“為何沒人戰鬥”,當然也有人惡搞成“為何沒有wifi”?整首歌就一句詞,一段旋律,專輯開篇就非常有搖滾意識,號召你反抗,反抗不公平,抵抗平庸。痛仰樂隊有首歌叫《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整首歌不斷重複這句話,復讀機也許有時候能給你堅定的力量。

說回這首歌,華晨宇想營造一種大合唱的感覺,於是請了很多音樂圈的朋友來助陣,錄完以後華晨宇一聽,這不是他要的感覺,沒什麼瑕疵,卻也缺乏感動。然後就通過後援會找了一百位粉絲來錄歌,你仔細聽,確實會發現有的人搶拍,有的人氣息不穩,有的人跑調,華晨宇說,對,就要這個感覺!因為華晨宇覺得每一種聲音都是一種武器,都有它的作用,就好像朋友去ktv,有的人唱歌跑調,你笑他,這種笑不是笑話,而是朋友給你帶來了樂趣。其實這是最淳樸最抓人的東西。

說起孤獨,就不得不提張國榮,他給人的感覺是牆角盛開的花,孤獨而驕傲。張國榮的《我》裡唱,“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作詞是林夕老師,華晨宇《煙火裡的塵埃》裡唱,“我就是我我只是我,只是一場煙火散落的塵埃”,作詞也是林夕老師。這兩首歌有種奇妙的聯繫,主題都在寫孤獨,作詞人都是林夕,一個是“煙火”,一個是“煙火裡的塵埃”,都是在天空綻放,轉眼卻無影無蹤,而後者更是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了,華晨宇一定很喜歡並且尊重張國榮吧。

《卡西莫多的禮物》的mv有37分鐘,這大概是國內的創舉吧,竟然把一首歌拍成了一個故事片!mv的結尾表明,華晨宇認為,愛比自由更重要。

專輯的最後一首歌是《枕邊故事》,和第一首歌遙相呼應。第一首歌讓你站起來去戰鬥,最後一首歌卻讓你安然睡下。這就像人的一天,也像人的一生,剛開始總要激情澎湃地去戰鬥,最後總要安然地躺下,學會自我和解。整張專輯是個完美的閉環。

最後來說說華晨宇身上的爭議吧。

有人說華晨宇所有的歌都是一個套路,前面低音,後面高音,然後來段rap。除掉rap不說,一首歌一般不都是前奏,主歌,副歌,過門及結尾嗎?副歌的音量比主歌的音量大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嗎?這都值得黑嗎?再說rap,我承認華晨宇的rap的技術也許算不上一流,但是rap的詞的意義不也是很重要嗎?周杰倫的rap技術不也是達不到頂級,但多少中國的rapper的啟蒙老師不是周杰倫?

而且,關鍵是這張專輯一首rap歌曲也沒有啊,你們總結出來的華晨宇的套路到底是採用哪裡的素材?《枕邊故事》更是連高音都沒有,整首歌都在呢喃細語。

有人說,華晨宇的表演風格太誇張,更有甚者說,像羊癲瘋。這種癲狂風格在國外演出很常見啊,你怕是沒有見過瑪麗蓮曼森在舞臺上當眾自殘吧?而且表演不就是要契合歌曲的風格嗎?唱《鬥牛》就穿一身紅,唱《枕邊故事》就穿一身睡衣,這難道不是尊重舞臺尊重藝術的表現嗎?同樣表演癲狂的朗朗老師,怎麼不見你們噴呢?

有人說,華晨宇沒有才華,確實華晨宇在這張專輯裡只有四首作曲。陳粒被你們稱作才女,她不也是向網友徵稿然後創作歌詞嗎?為什麼你們誇陳粒有才華,到了華晨宇這裡卻要指責他才華不夠呢?《我是唱作人》曾經邀請過華晨宇做嘉賓,華晨宇婉拒了,因為覺得自己不會作詞,算不上唱作人,對自己的不足坦然承認,比歌壇一群虛偽的花瓶強太多了。

有人說,之所以討厭華晨宇是因為討厭華晨宇的粉絲,動不動就要和周杰倫比,動不動就是當代歌壇領路人。首先你要分辨,這些人是粉還是黑。周杰倫不論在歌曲藝術的高度上,還是傳唱度,國民度,對華語樂壇的貢獻上,恐怕無人出其右,有人拿華晨宇和周杰倫比,那人恐怕是華晨宇的黑粉吧。一個理智粉絲的態度是,你願意聽,咱們一起聽,你不願意聽,會勸你聽聽看,如果你實在不願意,那也不能按住頭強聽吧。

少些爭執,安靜聽歌吧。

華晨宇《卡西莫多》的禮物,你願意收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