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老年人用智能手機只會微信和拍照而不會其他功能?

淡定老者83944345


現在的老年人一般都是普通網友的父母輩甚至爺爺奶奶輩,這一部分群體即使有智能手機,可能也不會用到太多的功能,通常就是聊聊微信、拍拍照、刷刷頭條之類的,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

1、對互聯網和手機不熟悉。想要熟練使用智能手機,不僅需要了解手機本身的各種功能,還需要了解互聯網。而我們的父母輩大多是60後甚至50後,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互聯網還沒有發展起來。而根據科學統計,人類從6歲到40歲才是最適合接受新事物的年齡階段。也就是說當智能手機普及的時候,我們的父母輩已經五六十歲了,這個時候再開始學習互聯網、使用智能手機,就會比較困難了。

2、部分手機軟件太複雜。微信、頭條之類的軟件操作起來還算比較簡單,只有兩個常用功能,一般人很快就能上手操作。但移動支付、網絡購物等功能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尤其是支付寶這類集成了大量功能的軟件,就算年輕人在使用的時候也難免一頭霧水,過去從來沒用過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想要玩轉支付寶肯定是非常困難的。

3、對移動支付不信任。老年人瞭解外接的一大渠道仍然是傳統電視,而電視上經常會播放一些電信詐騙、移動支付陷阱等新聞。在這種“耳濡目染”之下,老年人就會逐漸對移動互聯網產生不信任。比如我父母就不願意將銀行卡信息提交給支付寶,自然也就沒辦法使用支付寶、淘寶的一些功能。

4、身體健康的影響。雖然現在智能手機的屏幕差不多有6英寸了,但是屏幕上的內容文字仍然偏小。而人的年齡越大,視力往往會下降的厲害,即使佩戴眼鏡也很難長時間盯著手機看。所以一些老人也不會去使用那些涉及到大量文字的功能。

5、手機性能不足。一些年輕人為了省錢,喜歡把淘汰的智能手機給家裡的老人用。這些手機的硬件往往跟不上時代,存在性能不足的問題。一些老手機單是運行一個微信就會卡上半天,自然也沒有辦法再安裝更多的軟件了。

6、年輕人懶得教。還有一些年輕人平時忙於工作,很少和家裡的老人交流,更不可能抽出時間來教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機。類似網絡支付、網絡購物等功能,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互聯網的老人來說還是非常複雜的,沒有人教的話很難學會如何操作。

總而言之,如果老年人身體健康、仍然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年輕人願意花時間去教,而且也有一部性能還算不錯的手機的話,老年人在短時間內學會智能手機的大部分功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貓眼看數碼


為什麼現在很多老年人用智能手機只會微信和拍照而不會其他功能?唉,這樣的問答題說到我的心裡了,我今年七十二歲,從小隻讀了三年半書,早已把知識還給老師了,大約在一五年吧,發了一隻智能機,當時什麼都不會搞,打電話都很困難,我是一個愛動的老太婆,逐步的學,總算會上微信了,也學會了上頭條,在頭條裡能看到太多的好文章,有時感到好難受,友友們的文章多好啊,自己多麼也想寫,可惜呀,太多功能不知道搞,只能望洋興嘆呀,自己感到好可憐呀,這就是沒有文化苦,現在總算能在頭條學習學習了,頭條平臺是一個好平臺,讓我無文化人可以學習點知識,太感謝頭條平臺了。


89200abc


我今年已經有76歲了,我用智能手機巳經有4年多了,微信支付寶都會用,我每個月都要上網購物,淘寶、拼多多,盒馬鮮生、京東到家都有。每個星期在網上買菜,有些東西去實體店買還麻煩在網上購買又便宜又方便,智能手機給我帶來生活上的樂趣,去年在淘寶網上消費將近2萬元。每天在線閱讀新聞,現在報刋都看得比較少了,智能手機還讓我與朋友親戚聯繫方式簡單又方便,有時候在群裡約朋友聚會,生活又忙碌又充實。在學習手機的應用上,我會請向周邊的朋友請教,最早時學習手機是去銀行辦事時請她們幫忙的,所以老年人要與時俱進,應用智能手機是時代的發展需要!


Jinwel44126


我今年67歲,使用智能手機己經也有4年了,從孩子讓換智能手機開始不接受,到現在已經離不開了,先進的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和開闊了眼界。我現在會用手機發微信,視頻聊天、拍照片發朋友圈

會看新聞、百度上查各種問題、會看電影、聽小說,也學會了網上買電和淘寶上買東西,以及轉帳和醫院掛號機上掛號等。

對於老年人用手機,我深有體會,我們這代人文化不高,但是接受新生亊物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苦於社會上卻少這種機構,可以辦一些短期免費的班,手把手的教一下手機的各種使用功能,畢竟孩子們不在身邊,工作忙偶爾教一下,也記不住,像社區、居委會可以做一下這個工作,讓老年人跟上時代的腳步,也讓手機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六九屆花匠


這個問題也是因人而異,我七十歲啦,支付寶,微信,淘寶,天貓,京東,飛豬,12360,鉑濤旅行,等等我都在用,網上買東西,出門定車票,機票。手機遊戲,打打麻將,三代,鬥地主等等,(這些我可不賭博,只玩),有時候也玩玩股票。

現在宅在家裡,孩子們上班,我主要是陪著小孫子網上上課,新名詞叫停課不停學,每天還挺忙的,上午三節課,語文、數學、英語,下午兩節課,輪換著體育,音樂,美術,道法,閱讀,班會,等等。上完課還有作業,小孫女一年級,這些都要全陪,因為是用電腦上課,小孩子不會電腦,還要教她。為了小孩子在電腦上時間長,我就把有些微課件,投屏到電視上, 比如音樂,美術,體育,這樣效果比較好,小孩子興趣比較高。

這麼說有些人感覺好像是我有點顯擺,我要說,不是!

我之所以回答這個問題主要是說,人就要活到老學到老!

我認為,我們老三屆這一代人,因為是老百姓,退休了,要是還在工作崗位呢?你想想,我們如何呢?

我還想說的是,首先我們老年人不能自暴自棄,要肯動腦子,真的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樣也不容易老年痴呆。

我每年還有一些朋友介紹去給一些年輕人的公司臨時幫幫忙,出出主意,解決一點小問題。為啥呢?我們不能說老年人走過的橋,比年輕人走過的路都多,我們吃過的鹽比人家吃過的飯都多。這些話是說的從前,交通不發達,現在人家經常在天上飛,你走過的路肯定沒有人家多了啊!人家現在吃過多少個地方,國家的飯,老年人也沒有人家多了呀!更何況現在的信息,網絡接受的東西那麼及時,信息量那麼大,老年人是比不了的,這方面的問題是,老年人精力比不了!但是我要說的是,老年人的精力不行,但經歷可比他們行啊!最起碼,成功經驗不多,可失敗和挫折的教訓不少,這就是各有所長吧!也是有用之處啊!

不多說了,同齡人們,活到老學到老!小車不倒只管推吧!


智空老九


我今年85歲了我估午我這麼大年紀的人使用危機的太少了我只能發微信收微信我對今日頭條特別短興趣內容特別豐富但是不能參加評論打字也不會手寫太慢正特別字怎麼上網登錄確實是個困難但是我非常感興趣

現在路面很乾淨我今年85歲了呵呵年齡較大的使用手機的人了使用了一年會發微信語音發送視力很差啊沒有辦法發個微信上的字


張季學


我和老伴都是六十多的人,退休後更多的時間是手機陪伴度過,上網購物,拼多多,淘寶花唄,網上尋醫問藥,同學群舞蹈群,麻將群,刷頭條,已經幾年不去銀行了,都是手機支付,各種繳費都是手機支付。(需要少量現金就在家樓下的超市提取,給點手續費)夏天拍花,冬天拍雪我們走遍了附近的市縣景區和名山大川。老有所樂在其中,我身邊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機不比年青差什麼,我們會網上訂票預約食宿,我們也會網絡玩微博,老伴更是比我多會許多女人的愛好,美顏拍照,修片拼片P圖遊戲等等。智能手機不只是年青人的專利,更是我們有大把時間老年人的最愛。


寰宇sh


我原先對智能手機不感興趣,我認為手機只是打電話而已,我很喜歡旅遊,每次旅遊都會拍很多照片,90年代初,那時還沒有數碼相機,有一次去新馬泰13天,在我的隨身行李的包裡共裝有30多卷膠捲,在過關時關員都覺得好笑。幾年前的一次春節後聚會,很多朋友都跟我說:你每次去旅遊都會拍很多照片,但你沒有智能手機,不能及時將你的所見聞發上朋友圈供大家分享,你拍再多的照片又有什麼用呢,難道要我們去你家看那些過時的照片?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從此我開始使用智能手機。有了智能手機真是給我的生活帶耒了很多樂趣!現在的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多,除了發朋友圈,我每天都會在新聞頭條裡發表一些文章和評論,也認識了很多朋友。我這個人比較窮,幾十年都沒用過錢包,口袋裡也拿不出多少錢,現在買地鐵車票,去市場買菜和購物就靠智能手機了。


車仔佬42104839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首先,老年人用智能手機,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微信和拍照功能。當然,這兩個功能也是一套組合拳,很多老年人都是被朋友圈照片以及微信小視頻給拉進了微信和拍照的坑,因為微信發視頻方便快捷,相比打字,老年人更熱衷拍小視頻,視頻聊天,以及語音聊天。


其次,很多老年人也很喜歡用支付寶、淘寶、天貓這類產品。阿里巴巴發佈了一份《銀髮族消費升級數據》,該調查數據顯示,淘寶、天貓中銀髮族用戶三年來增長了1.6倍,其中,60歲以上的群體雙十一購物頻次三年內翻了一番,銀髮族醫學美容支出是去年的4.4倍,銀髮族護齒產品消費較去年增長近2倍……


當然,社交和購物都是人類剛需,所以微信、淘寶吸引到越來越多老年人用戶。而支付寶這類產品,還是比較花哨,老年人不太會用,比如付款頁面在哪,花唄如何使用,如何還款等等。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沒有什麼是一個紅包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麼就用兩個紅包……

支付寶紅包對大眾的吸引力非常高,很多老年人為了使用那麼幾毛錢的紅包,每天都樂此不疲地去菜市場、超市消費,以刷支付寶為傲……

這麼說,張小龍和馬雲爸爸,也算是中老年之友了。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原創不易,你的關注和點贊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吳懟懟


我生活在農村,如果把60歲以上的劃定為老年人,我身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更不必論什麼微信、拍照。

我生活在河南北中部的平原地區,農村生活與20年前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剛進入本世紀的頭幾年,我們這裡的鄉村開始出現手機;現在手機當然算是普及了,因為但凡是有需要的,人人都有一部手機。我看到街坊有兩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由於兒女常年在外務工,她們也會使用手機接打電話了。

如果要總結一下手機使用情況,我認為是這樣的:初中生大多數有智能手機,他們主要是玩遊戲、看視頻;十七八歲以上的打工小青年,玩遊戲、拍快手,會使用支付寶網上購物;婚齡青年使用多種生活服務類APP;50歲左右的,雖然也使用智能手機,但基本上也只是打電話,偶爾使用微信聊天;60歲以上的,幾乎一水兒物理按鍵的老人手機。

按說每個家庭都會有兒女輩淘汰的多部智能手機,可是老年人仍鍾愛不能上網的按鍵手機,其主要原因是這些老人沒有上網的需求:看視頻屏幕太小,他們習慣了看電視;網上購物自有兒女代勞。同時,智能機電池不耐用,需要天天充電,這算是一個缺點。當然,這一輩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學習能力不強,這也是他們不願意使用智能機的一個原因。

筆者也可以說是一名準老人了。2002年夏天,我買了第一部手機,2013年開始使用智能手機。截至目前,我手機裡常用的也只有悟空問答、今日頭條、微信、支付寶、悅輕鬆等幾款應用程序。打開愛思助手,各種熱門非熱門的應用林林總總,但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現在的年輕人一部手機走天下,等他們年老的時候但願不會被新的時代所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