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奇特的一生》有感

看名字以为是一本小说,实际并不是,平心而论,有点像一本打鸡血的书,而号称是写时间管理法的书。这本书让一个苏联人柳比歇夫成为笔者心目中新的灯塔,而且开始按照本书中讲述的方法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记录,等到真的开始实践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后,才明白真正的有效工作时间着实太少,笔者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努力程度。

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踏踏实实的将自己的工作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进行记录,同时工作的时候就专心的工作不分心。同时柳比歇夫记录的时间不仅仅包括工作上的时间,还将自己看戏剧、写信等生活方面的时间也进行了记录。有了这些时间的基本记录后,柳比歇夫每年都会做一个年度总结,并且将自己的年度总结通过写信的方式寄给自己的朋友,不仅自己积极向上,也带动了朋友积极向上。

最开始这个时间管理办法,柳比歇夫也不能肯定一定有作用,于是他将自己的时间作为实验数据,记录自己在不同的工作领域花费的时间,然后对比自己得到的工作成果。一万小时定律的说法在柳比歇夫的时代并没有提出来,但不代表这个说法的内涵和意义在那时代不存在,所以柳比歇夫在不同的领域都形成工作成果,虽然他的工作成果在世界上并不出名,但工作领域跨度之大已不是普通人能媲美的。

长时间坚持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让柳比歇夫对自己的工作能力的极限十分了解,而对自己时间的效率和工作能力的准确认知也让他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于是每年年初的工作计划和年底的工作总结,不仅受到柳比歇夫朋友的期待,也让成为柳比歇夫的生活核心。足够的时间作为基础,单位时间足够的专心程度作为保证,这让柳比歇夫的一生充满了高效率和干劲,是一种积极勃发的生命力。

其实做到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对现代人而言,在专注度上还是比较困难的,手机的打扰功能太强大了。但柳比歇夫在成为丈夫甚至是成为父亲之后,在生活的琐碎如此多侵袭的情况下,依然能保证专注度,这是值得学习的。柳比歇夫在工作前会制定计划,然后就开始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情况,桌面上不会放与本次工作计划无关的事情,专心将这件事做完,甚至连工作室的门都可能被反锁,六亲不认。

虽然现代人很多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手机电脑,来自弹窗之类的打扰基本上无孔不入,但如果我们意志够坚定,那么决定做一项工作之前,放下手机,关闭弹窗,一切以这个工作为准。如果中途有任何人打扰,都可以微笑的告诉那个人现在不可以,告一段落后再一一的回复。另外一个小窍门,就是如果真有事情中途打扰了,那么这件工作就当自己没有做,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后,相信你也能判断究竟什么工作对自己才是重要并且紧急的,毕竟当作自己没做这件工作而不能记录工作时间,挺让人挫败的。

另外,如果只记录工作上的时间,很容易产生挫败感的。通过笔者的实践,真按照柳比歇夫对时间记录的严格程度,每天的工作时间能超过210分钟,已经疏为不易,所以每天看似忙忙碌碌的八个小时工作,实际上真的在工作中产生了效率工作时间真心并不长。因而,也可以学习柳比歇夫,将对自己比较重要的生活中的时间也记录下来,比如看书的时间、看电影的时间、做东西吃的时间,只要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一件事,就可以记录这个事情,任何方面都可以。

很期待笔者能用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对自己的时间做一个完整的记录,满了一年后也能形成一个年度总结,那样是不是也能如同柳比歇夫一般最后能过上高效率且积极的一生?

读《奇特的一生》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