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仅次于"三杨"的内阁,辅佐明孝宗朱祐樘成为大明中兴之主

导语:明君遇到贤臣,必然治理出盛世天下,此乃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也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他继位后的年号是弘治。朱祐樘在位期间远离奸佞,重用贤臣,勤政爱民,励精图治,收拾好了父亲朱见深留下的烂摊子,改变了当时明朝廷政治腐败的状况,使得国家再次强盛起来。因此,他在历史上被称为明朝的"中兴之主",他统治的时期也被赞称为"弘治中兴"。

明朝仅次于

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的第九位皇帝,明朝的中兴之主,年号弘治

朱祐樘之所以能够开创"弘治中兴"的盛世局面,离不开自己的励精图治,更离不开大臣们的通力合作和倾心辅佐。这些大臣里最出名的便是刘健、李东阳、谢迁这三位内阁大臣,他们三人组建的弘治内阁"铁三角"很出名,在明朝历史上的名气仅次于"三杨"内阁。朱祐樘能够成为大明中兴之主,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组建的内阁铁三角功不可没!

明朝仅次于
  • 一、善"断"的内阁刘健

刘健,今河南洛阳人,普通文官家庭出身。刘健在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明宪宗在位期间,刘健被提拔为少詹事,在东宫担任太子朱祐樘的讲官,和太子朱祐樘关系很好。朱祐樘继位后,刘健受到重用,被任命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并进入内阁参与决策国家大事,后来接替名臣徐溥成为内阁首辅。

明朝仅次于

因为刘健在"三内阁"中入阁时间最早,资格最老,所以他是"三内阁"中是第一号人物。刘健除了资格老,脾气也很火暴,同时还是个急性子,办什么事情都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刘健最大的特长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根据判断提前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因此很受明孝宗的倚重。刘健与后来入阁的李东阳、谢迁三人通力合作,组成内阁铁三角,在他们的互相积极配合下,明孝宗朱祐樘时期内阁的办事效率高而有效。明孝宗朱祐樘对刘健等三人组成的内阁极为信任,在弥留之际任命他们三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

明朝仅次于
  • 二、 善"谋"的内阁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祖籍在今湖南茶陵,普通军人家庭出身(其父李淳非军人)。李东阳自小就聪颖过人,被视为神童。长大后,更是了不起,在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的科举殿试中,李东阳取得二甲第一名的好成绩,被选为庶吉士。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李东阳被任命为编修,参与修纂《英宗实录》,之后被提拔为侍讲学士,担任太子朱祐樘的讲官。明孝宗朱祐樘继位后,李东阳受到重用,被任命为纂修官主持修纂《宪宗实录》,修纂完毕后,被提拔为太常寺少卿。后来被任命为科举会试的主考官,紧接着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兼任侍讲学士,专门负责内阁诰敕撰写。弘治八年(1495年)与谢迁一起奉命进入内阁参与决策国家大事。

明朝仅次于

李东阳的性格和刘健的刚好相反,是个慢性子的人,平日处理政务总是不慌不忙,十分的稳重。李东阳最大的特长就是善于思考和谋略,他通过对事情反复琢磨和思考,总能制定出可行的决策,因此内阁的大多数决策都出自于他的策划。进入内阁后,李东阳与刘健、谢迁三人组成内阁"铁三角",同心辅政明孝宗。他们尽职尽责,竭尽所能,知无不言,辅佐明孝宗朱祐樘成为大明中兴之主,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明孝宗在弥留之际任命李东阳与刘健、谢迁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

明朝仅次于
  • 三、 善"侃"的内阁谢迁

谢迁,字于乔,浙江绍兴人,在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的殿试中考中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朱祐樘继位后,谢迁受到重用,不久被任命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弘治八年(1495年)与李东阳一起奉命进入内阁参与决策国家大事。

明朝仅次于

谢迁读书好,学历高,最重要的是他办事坚持原则,为人光明磊落,遇到不好处理的事情善于据理论争并解决,在内阁"铁三角"中扮演内阁新闻发言人的角色。他与刘健、李东阳共同辅政,政绩卓著,被誉为"天下三贤相"。当时人们也根据他们三人的特点,评价他们为:李公谋(李东阳善谋略),刘公断(刘健善判断),谢公尤侃侃(谢迁能言善辩)。

明朝仅次于

《明孝宗实录》

《明史》

个别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关注读史如品茶,评论区畅所欲言,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史世界,不断探索真的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