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到底多可怕,为何突然就爆发了战争?

夏目历史君


秦末的可怕之处应该是在于朝廷的昏暗残暴和百姓被压迫到了极点。当时秦朝田租、口赋、徭役和兵役对百姓的压迫。 阿房宫、骊山陵、动用刑徒及奴隶70万人,防备匈奴30万,守五岭50万,加上修驰道、搞运输,全国服役者达200万。全国人口约2000万,从数据看男性被大量征召导致劳动力大幅下降,粮食作物产量低下,但赋税高涨,刑法严酷,弄得民不聊生,百姓对生活没有一丝曙光。以上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农民起义,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李家大白话


秦末时期,其实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便是土地荒芜。

对于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王朝而言,这是极大的危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天下财赋皆出其耕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看似成为了万世一帝,其实这个新兴王朝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很多。

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战乱,让各地经济濒临崩溃,秦国一统华夏之后,各地更是急需恢复农业生产,重新发展农耕经济。

但是,秦王朝新立之初,势必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造,这其中也包括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和秦始皇陵。

秦国人口不到两千多万,可用于兵役、劳役的民众却将近一百五十多万,这也意味着天下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口用于王朝建设,相对而言耕种土地的民众也就急剧减少。

长时间的兵役、劳役需要源源不断的向边境、咸阳输送底层民众,帝国财政的所有压力全部集中到了耕种土地的农民身上。

时间一长,农户越来越少,秦王朝能够征收的税赋也越来越少,为了维持中央王朝的财政,只能选择加大对于民众的剥削。

这也是秦末农民起义最为根本的引爆点。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秦末战争主要可分为三个最为主要的阶段:

  • 陈胜、吴广起义

  • 定陶战役

  • 钜鹿战役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因为要押送戍卒误了期限,两人遂在蕲县大泽乡发动起义,掀开了大泽乡起义的序幕,也让秦末战争第一次大规模爆发。

陈胜、吴广起义之初,主要以蕲县东西两翼为主推进战线,攻占秦国小型军事据点。

起义之初的节节胜利,让陈胜大为激动,他下令六路分推战线,试图在秦朝境内掀起全面战争。

其实,战争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陈胜失败了。

陈胜分兵的结果不仅仅削弱了自己的势力,还让那些曾经被秦国镇压的六国势力重新崛起,成为了反秦势力的一部分。

六国复起,他们很快就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没有人愿意主动和秦国主力抗衡。

唯有陈胜部将周文拼死冲杀,集结了十万民夫,逼近咸阳外围据点戏城。

只是遗憾的是,章邯大军出关之后,很快就击溃这十万民夫,周文自杀,吴广在荥阳外围被起义军杀死。

章邯一路击溃荥阳外围的反秦势力,直扑陈郡,陈胜在逃亡路上被驾车车夫所杀。

如果说,陈胜、吴广主导的起义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那便是六国势力开始纷纷揭竿而起,狄邑田儋、沛县刘邦、会稽郡项梁、项羽三股势力成为秦末战争初期新的反秦力量。

秦末定陶战役

公元前208年,三月。

项梁、项羽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北渡长江,开始了新的征战。

项梁势力发展最为迅速,渡江之后响应者众多,大军很快发展到七万之众,成为当时最为庞大的反秦力量。

章邯攻灭陈胜之后,迅速北上,逼近临济。齐王田儋亲自引兵驰援,章邯趁夜突袭,田儋大军未经休整,被一举击溃。

田儋弟弟田荣整顿残兵败退至东阿,恰逢此时项梁引兵北上救援,在东阿击退章邯所统领的秦军,项羽、刘邦俩人趁势追击,章邯逃进濮阳紧闭城门,拒不迎战。

项羽、刘邦遂绕开濮阳,在濮阳外围攻城略地,将战线推进到雍丘,打破秦军,收获颇丰。

项梁眼看时机成熟,遂从东阿拔营南下,猛扑定陶,将大军分散屯驻于定陶城城外。

只是,此时的项梁忽视了章邯,他料定章邯战败,必不敢出城迎战,遂放松了警惕,章邯在深夜中奔袭七十里之地抵达定陶城下,一战而胜,楚军主帅项梁战死。

项羽、刘邦急忙南撤回到彭城,拱卫大本营。

秦末钜鹿战役

公元前208年,九月。

章邯重创楚军主力,楚军主帅项梁战死之后,北上进攻赵地,进攻赵国,一举攻破赵国国都邯郸,迁民河内,将赵国主力围困在钜鹿。

钜鹿战役打响。

这场战役成为项羽一生中第一次成名战役。

十一月,秦军围攻钜鹿愈加紧迫,楚怀王下令让两路大军驰援钜鹿:

  • 宋义、项羽北上驰援

  • 刘邦西行侵袭秦军据点

宋义作为北路军的行军统帅,他在进抵安阳之后,停驻四十六天,未曾进兵,日日饮酒高歌。

项羽一怒之下斩杀宋义,自己亲统大军北上驰援,一举击溃秦军,成功解除了钜鹿危机。

此次战役,项羽成为了诸侯国中最有声望的年轻将领,章邯也统领二十万大军投降项羽,秦国的各处据点也相继被攻破。


历史总探长


有压迫就有反抗,秦朝末年的起义看似突然,其实这当中有一个相当长的忍耐期。当老百姓的忍耐到达一个极限时,有人揭竿而起自然就会一呼百应。

秦朝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大起义。起义的发生看似突然,其实这当中有很多的矛盾的积累。

1.极其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天下刚刚统一,正是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时候。可秦始皇却背道而驰,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当然这里很多事情,也是出于当时的形式需要所做的。并且也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当时全国人口2100万左右,除去一半的女性,男子也就1000万左右。可是一年竟然征劳役700万人,这是何其的可怕。更过分的是,因为劳役给民间造成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但赋税并没有减轻。老百姓本身粮食收获就不多,还要应付赋税,这远远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这是矛盾积累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2.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秦始皇死后,赵高控制了秦皇幼子胡亥,并且对李斯威胁利诱,伪造秦皇遗诏把胡亥扶上了皇位,就是秦二世。又捏造罪名赐死秦皇长子扶苏。

胡亥生性残暴昏庸,即位后任用赵高为郎中令,诛杀蒙毅等大臣及秦宗室公子公主。赋敛益重,戍徭不断,用法也更为恐怖苛刻。整个天下的百姓被他折磨的疲惫不堪,老百姓可以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点活的希望的看不到。

3.秦朝刑罚的严酷,逼得陈胜起义。

秦朝刑罚非常严酷。一人犯罪,就会株连亲族、邻里。秦朝有许多残忍的肉刑、死刑。百姓坐罪者极多,以致“赭衣(穿囚服者)塞路,囹圄成市”,恐怖万状。大量农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

秦二世元年,陈胜和吴广押着一队的贫苦农民到渔阳戍守,走到大泽乡遇到了大雨,道路不同无法前行。按照秦法规定,误期全部斩首。大雨不停,误期是一定的了。他们商量后得出一个结论,去是个死,跑也是个死,既然不管咋弄都是个死,那么何不拼死干出一番事业来呢?干脆起义算了。他们利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等计策发动戍卒起义,杀死监押的军官,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起义。

由于秦二世的暴政,老百姓饱受摧残与朝廷的矛盾迅速激化。另外,秦二世阴谋夺帝位,名不顺言不正,使得他们内部也是危机重重,矛盾不断。再加上当时六国虽忘,但六国残存的贵族复国之心仍在,就等着天下大乱,伺机推翻秦王朝恢复故国。在这种情况下,当陈胜的揭竿而起时,无论是老百姓,还是贵族阶级全都一呼百应。

所以秦末起义,直接原因是下大雨路不通被逼起义。根本原因统治阶层的残暴。


落落笑笑生


我认为,秦王朝的迅速灭亡,根本原因,还并不在于传统所认为的:1、刑罚残苛;2、劳役盘剥太重;3、只重法家不重儒家。

比之于后代,秦的刑罚和劳役盘剥,与后代多在伯仲之间,未必严重到什么程度。后代的皇帝对天下的盘剥和奴役残害,往往并不比秦差。而且,盘剥残害,会影响帝国统治的稳定性,但通常不会成为亡国的主要原因。至于偏重法家,也并不至于导致亡国。首席,秦并不是不用儒家,说秦只用法家不用儒家,是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的。而且,后代在所谓口头上重儒家的同时,其实骨子里还是颇用法家的。用法家多一点,就会迅速亡国,也是够匪夷所思的。那又该如何解释秦任用法家而强大起来最终战胜六国呢?

其实,秦王朝的迅速失败,主要在于它破天荒地创立了“皇权专制”体系,是不能被习惯了一千多年的当时的民众和士大夫以及思想界所接收的。虽然秦王朝采取了焚书坑儒这样的强硬措施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并打击和扭转人们的认识,但一千多年的历史习惯,绝不是十年间就能转变过来的。在秦末的起义者,不论是六国贵族之后,还是地方豪杰英雄,或者匹夫草民,他们起义的手法和组织各不相同,但动机目的确实高度一致的,就是要从新回到分封制——陈胜起义,喊出的口号并不是我们被剥削太厉害了,我们要求富裕和分田地,而是要恢复楚国的分封结构(所谓“大楚兴、陈胜王”),也就是说,要恢复分封制下从前六国的权益和分封制的社会历史结构。起义运动闹起来以后,起义的领导者,从第一领导者到下面的将领们,包括陈胜的队伍,也包括刘邦项羽的队伍,都是急不可待地、声势汹汹地,要求裂土分封,大者为王,小者为侯,哪怕得一邑、千户,也是要的。

相比之后,汉朝中期后期也有残酷剥削导致的农民起义,但是并没有喊出要裂土为王的政治口号,所以终归好扑灭一些。纯的由于人们活不下去了引起的造反运动,哪怕大到向黄巾起义那样,仍然是相对好扑灭的。而秦末面临的不是这种性质。

最后,刘邦的胜利,是很大程度上又复归了分封制的格局——当然,准确地说,是带有很大分封制特点和格局的分封制与皇权专制两种社会体系并存的社会结构,表现为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分封给了数百功臣和很多王族的,整个函谷关以东的大半个中国,都被分封出去了。这种分封制与皇权专制的并存,一直延续了七十多年到汉武帝时代,才算彻底过渡到了皇权专制,因为那时候的人们,已经逐渐接收和习惯皇权专制,而渐渐把分封制遗忘到历史的尘埃往事中去了。我所谓的象征分封制的“青铜时代”也才最终根本彻底结束了!

所以,历史不是嘎然一刀切地前进的,而是前进退后、弹动涌动着前进的。秦王朝,就做了这个历史涌动和转型的过渡期和牺牲品,成了分封制向皇权专制转型的新旧势力较量的战斗场。

所以,秦的灭亡,更多是政治原因,是分封制与皇权专制这一主要矛盾对立所导致的,而不是传统理解的它盘剥奴役人民太深太厉害了而导致的,那不是主要的。不光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亡国,都是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而不首先在于盘剥残害太多。同样,秦末的起义,也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而起义,为了恢复分封制的历史社会结构的。各地迅速地恢复了分封割据势力,回到了从前六国的格局。而不是农民军攻城夺地,向地主反攻倒算为其主要革命内容。

既然秦主要亡在了用皇权专制取代分封制,导致了历史的巨大反弹。那么,如果,秦帝国的统治者,能够不把皇权专制推行得那么彻底和绝对,能够听从淳于越的意见,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能让历史习惯延续下来的分封制和新的郡县制(皇权专制)并存,我相信,秦不会这么短命的。秦应该就是成为事实上的汉朝。

任何从一种为时既久的社会制度体系,向一种完全崭新的历史上从无的新体系过渡时,都是要出现新旧体系的冲击动荡,导致处于其时的政府(或者朝代)被历史的旧的惯性所摧毁。从分封制社会向皇权专制社会过渡时,出现了分封制社会的历史惯性对新的皇权专制的“反扑”和否定,最终扑灭了代表新体系的秦王朝,但最终,新的皇权专制社会体系在经受了分封制历史惯性的冲击反扑后,还是被确立下来了。从西方的封建社会(实为分封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候,也出现了封建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扑”,表现为“法国大革命”的失败——犹如秦王朝的失败。但西方经过了好几个资本主义政府的失败之后,还是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新社会。而苏联的解体,亦有处于类似的过渡期的原因也!

所以,在我的眼中看秦朝,它是一个被殉葬的朝代,它完成了它不幸的历史使命,推动了分封制向皇权专制的转型的过程。它是中国历史链条中一个阵痛的过程,是一个伟大的承上启下,破旧启新的朝代。秦王朝应该赢得我们对它的应有的、格外的敬意,秦始皇也不愧为“千古一帝”的称号。让我们把过分夸大秦王朝的暴虐,而说它因暴虐而亡国,或者说秦单用法家而亡国这种并没有抓住历史要害而且也并尽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偏执的观点与想法,彻底抛弃吧!

我们不应该把秦国视为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令后代人羞耻的可恶的时代,而是一个值得崇敬和需要重新认识的承上启下的扮演了其痛苦历史角色的对中国历史进步和社会形态进化发展起了至关重大作用与不朽贡献的伟大王朝!

请允许我们在这两千多年后的纷纭的历史的远处,再次对两千年前伟大的秦人在伟大的历史变革前行时期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成功扮演的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进步的崇高角色,献上诚挚的敬意!

最后,重复一下我的结论。在从前的阶级斗争解释历史学说的指导思想下,秦末“农民”起义,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一次斗争,但是,问题是,第一,起义的不仅仅是农民,城市平民,官吏,大官僚,豪杰,知识分子,贵族都发生起义,而且推动者和核心领导者和核心战斗者,都不在农民。

秦末人民大起义,更大的原因是秦王朝从分封制向皇权专制进行剧烈过渡不当,导致的反弹,是分封社会对皇权专制社会的反弹,是分封社会对皇权专制社会的反弹,这场起义的核心目的不是推翻阶级压迫,而是一定程度地事先回归分封时代,虽然对民众、农民的剥削是促成起义的一定因素,但不是矛盾的主要原因。




xhj旅途


传统观点认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由此抗秦是因为秦统治苛酷、徭役繁重,民不堪忍受,于是铤而走险。秦行法家之政,法家强调政令律法在全国范围内的整齐划一,因此不断会对新征服地区另行一套法律制度。既然全国政治、法律及经济制度一致,秦地百姓及六国百姓所承担的赋税及徭役大致相同,那为什么秦地不反?

秦末的农民起义,真的是因为秦国“暴政”所导致的么?

陈涉身份和义军的目标

《史记·陈涉世家》中明言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其农民出身无疑。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类名言名句是一个先秦时代的农民说得出来的么?

可见,陈涉必定不是一个单纯的农民,他“尝与人佣耕”,极有可能是脱离了家乡后失去土地,向东南迁移的而不得不种地。公元前241年,楚、魏五国合纵,楚为纵长,失败后,楚退至寿春,这一段时间内,秦楚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陈涉极有可能是楚国的反秦势力渡淮或渡江而南,楚亡后,他们则居于新地。

所以,我们有理由猜测陈涉可能是楚国的旧贵族之后,他后来“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等娴熟权术操作,都不可能是短时间能学会的,必然是受到过诸子教育才会有这般对政治、军事的熟稔。

陈涉攻取陈地后,当地三老、豪杰以其为王,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自立为王后,号为张楚,这也表明了他的造反目的是为了复辟楚国。

大泽乡起义,一般认为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但根据1972年出土的云梦秦简的记载:

御中发徵,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

大意是:朝廷征发徭役,如果耽搁了不触发,那么要罚二甲,迟到三到五天,则斥责;迟早六至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所征发人数满员,应该尽快抵达服役地点,遇到下雨天,则可免除这一次征发。

陈涉他们900人的这一次徭役征发遇到下雨天,完全符合“水雨,除兴”的条件,不仅不杀头,还免除了这次征发,对于受到征发的老百姓而言,可以说是一件欢天喜地的高兴事,然而到了陈涉口中就就变成了:失期当斩。

如果陈涉真的是一个单纯的老百姓,他应该带着队伍欢天喜地地就地解散,各回各家,自己再去复命完事即可。但他偏偏曲解“律法”,趁机来了一段慷慨激昂的即兴演说,随即“造反”,这说明什么?

笔者认为陈涉的“揭竿而起”,并不是活不下去的被迫反抗,而是他蓄谋已久的主动行为。结合前文对陈涉的身份分析,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群“起义”的900人,他们不是为了生存而战,而是为了“复辟”楚国而战的。

既如此,秦政导致人民怨声载道而反,就不是那么让人信服,秦末的社会断然没有崩坏到后世王朝末年的那般景象。“伐无道,诛暴秦。”背后的其实是复辟六国的思想。

后来世事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六国势力纷纷复辟,其中也只有刘邦这么一只异军突起的非贵族武装势力而已。就刘邦集团而言,他们在秦朝属于社会底层,却也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更多的是这群人看到天下大势,想要在这个即将到来的乱世分一杯羹。

那么,这个“乱世”是怎么导致的呢?

秦统一六国之后,东方六国地区还存在着复国势力,秦始皇万般努力,仍不能破解。出了各国贵族和民众的故国意识外,当时还存在着一种思潮,即分封思潮。从儒家到地方,从贵族到平民,这种思潮都大有市场,后来项羽分封诸侯也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然而秦制是“废分封”的急先锋,当然就是渴望恢复分封的这群人的敌人,抗秦的目的,就是要恢复这种制度而已。

秦末造反派的急先锋,没有农民出身,他们都是六国遗族,皆是旧贵族也。这些人因为故国覆灭,失去了贵族特权,沦落为平民,自然不甘心,渴望恢复昔日的荣华富贵自不待言。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张良、张良家五代皆为韩国之国相。然而韩国被灭后,这种世代为官的特权没有了,他一身才华没地方施展。

要说秦律逼迫得他活不下去却是不见得,毕竟他还能到处游历,乃至于策划暗杀东巡的秦始皇,没有经济来源是能干这些事情的么?

所以,他起初反秦是骨子里的意识,是失去了贵族身份的优势的巨大落差所致,而非是悲天悯人的为民而起。

同时,战国之世,秦与六国长期征战,的确也引起了秦国百姓与东方六国百姓之间的互不信任和矛盾,尤其是秦百姓以征服者的面目和姿态出现的时候。秦与六国之间的矛盾是多方面的,也是短时间难以消解的。这种不信任的矛盾,给六国遗族复辟提供了土壤。

综上,笔者认为,秦末并不是一个人民被压迫得活不下去的社会,虽然秦始皇连年征伐,大兴土木,但这些都不至于掀起大规模的民乱。汉武帝末年时,因为长期对匈奴的战争,导致民生出现了巨大问题,情况类似于秦始皇时期,但汉武帝时,也没有导致类似秦末这种一点星火,全国皆反的局面出现。

秦末战争,根源还在于六国的复辟之心。


江畔初见月


二世而亡,这是每个封建朝代的定律。

反之如果二世能顺利扛下来了,那么这个王朝往往能延续很长时间。

秦,扶苏自杀,二世而亡。

汉,吕后专政,刘盈,郁郁而终,但是挺过来了。

晋,司马衷,被杀。

隋,李渊代唐,二世而亡。

唐,玄武门之变,但是挺了过来。

宋,烛光斧影,弟弟赵光义接替。

元,成吉思汗死后各部内溃。但是挺了过来。

明,朱棣夺位。但是王朝得以延续。

清,多尔衮干政。但是挺了过来。

其实每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前期无外乎都是如此,彼此剑拔弩张,而这个爆发点往往都在皇帝驾崩后,新皇根基还未稳固时期,所以很多矛盾都积压在这个点上,只要皇帝一去世,各方诸侯将领和民声都会迅速揭竿而起,或者是旁系高层抓住这一可乘之机想迅速取而代之,毕竟当皇帝谁都是第一次,越往后经验越足,先皇铺筑的路也会越来越来平坦。

而这最根本的原因——短时间内极速扩张,难以消化。秦国短时间掠夺的东西确实让秦国中央富裕,但消耗的力量(不仅是军事,还有后勤、民力和管理)也比较多。这种情况很正常,历史上往往短时间极速扩张的大多也衰落快(汉武帝一代的扩张成果不算太大,但规模和出力极大,在他死时都能让汉朝经济濒临崩溃,更何况蛇吞象的秦)。

此外还有每当新的王朝建立都会颁布新法,严刑峻法造成的奴化和民怨,即使驯化秦地人也难以短时间平息,其他地方的抗争、中央集权亦然会遭到抵制,因为秦国带来的制度挤压了人们所剩无几的自由和生存空间,要求人们按照一种奴化的秩序活着(辅以驭民六术)。


长安城不良人


秦始皇夺得天下后,为巩固统治,暴行累累。其中,"焚书坑儒"影响深远。其目的是"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即不准言论自由,只能听一种声音,让百姓眼盲耳聩,安心受其统治。秦始皇父子只信奉"枪杆子"强权统治,视民众为草芥。胡亥承其父衣钵,有过之而无不及。胡亥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埋葬他老爹,但凡宫中女人,包括宫女、王妃,凡是没生过孩子的,一律陪葬,一个也没活下来。他担心墓中陪葬的金银财宝被盗,筑墓工匠全被封死于内。胡亥觉得他父亲威风,于是效仿他老爹也常外出巡游,四处吹捧他老爹的丰功伟绩。朝臣稍微辞,即加严惩。胡亥重用宦官赵高,支持赵高干尽祸国殃民之事。赵高奉行的是恐怖统治,稍有对皇帝不恭之言,即严刑侍候。李斯等忠良被迫害至死后,"一言堂"天下遂成,"指鹿为马",万籁无声。整个秦国成天歌功颂德,高喊万岁,而实际情况是饥寒交迫,民不聊生。

统治者只信奉强权统治,不把民生放在首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其结果是政权从中心溃烂,最后走向坟墓。


黔首乙


秦末自然是很乱的,因为秦朝本来就是一个存在了很短时间的朝代,秦朝能统一六国自然是靠战争,六个国家都是被秦通过战争手段兼并消失的,自然对秦都有很大的仇视,楚国对秦的仇视是最厉害的,一个典故“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足以说明秦朝结下的仇怨。

除了这方面,秦朝的残暴统治也是秦末战乱不断的重要原因,就像过秦论所说,秦朝对百姓实行暴政,百姓对秦朝的统治当然也会有很大不满,众所周知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是秦朝残暴统治的结果,下面我说一下导致秦末战乱的两股代表力量。

第一个就是以陈胜吴广为代表的农民起义,秦的残暴统治导致深受其害的农民阶层怨言四起,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达了农民的觉醒,一句“陈胜王”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虽然陈胜吴广的起义被秦朝朝廷打压了下去,但秦朝从此就乱了起来,各种反秦势力揭竿而起,导致秦末战火纷飞,另一股强大的反秦势力还有刘邦和项羽,他们为什么要在这时发动战争的呢?

项羽是楚国后人,秦灭六国的战争中楚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六国受到的攻击尤其楚国最为严重,被灭国时楚国的南国公说过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会团结起来消灭秦国,项羽身为楚人果然挑起了亡秦的担子,他也没辜负楚国人的期望,和刘邦一块把秦国打的只剩了一口气,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就是项羽打的一场著名的反秦战役。

项羽反秦是秦末战火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刘邦是为什么也参与秦末战争呢?

刘邦起兵其实有一定的偶然性,刘邦原本只是一个亭长,他为秦朝押送劳役到骊山,很多劳役都在路上逃走了,到了芒砀山时刘邦就把所有劳役都放了,又少数人愿意继续跟随他,又在前面的人回来跟刘邦说前面有条蛇挡在路上,可能因为喝了点酒的原因,刘邦说“大丈夫走路,没什么可怕的”,继续向前走,拔剑把大蛇斩成了两半。

后面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到有个老妇人在哭泣,便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有人杀了他的孩子,有人继续问为什么要杀他的孩子,老妇说她的孩子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没想到被赤帝之子杀了,众人觉得她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突然就消失了。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刘邦,刘邦听了心里暗暗高兴还越发自负,追随他的人慢慢的都很怕他。

不久,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刘邦在沛县举兵响应,参与推翻秦朝的行动。

这就是秦末战火中的三个主要力量,其实还有很多力量参与了反秦,山东六国都与秦国有很大的仇怨,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力量不胜枚举,战争的也不是无厘头爆发,是秦朝长时间暴政的爆发性结果。陈胜吴广等农民阶层揭竿反秦,其他早已不堪秦朝压迫的力量纷纷响应,形成了一呼百应的局面。

秦末确实是很乱的,突然爆发的大规模起义与反秦运动导致战火满天飞,而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就是那颗迅速引燃战火的火星。


观今昔


秦的灭亡以陈胜、吴广斩木为兵的农民起义为开端,以刘邦、项羽起兵江淮,杀进咸阳为结束。仅仅历时3年,曾经一扫六合的强秦如昙花一现,片刻倾覆,秦朝历史仅存15年。

任何变革都是量变由质变引起,等着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陈胜吴广起义就是这根稻草,然而秦迅速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秦朝没有以道治国的思想,焚书坑儒更是破坏旧的道德秩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口号,一方面是指责秦的暴政,另一方面则是农民阶级为自身地位的申诉。儒家思想对于人心、道德、信仰、情感、言语、志向、行为都有约束和指导作用,而秦却没有,一味暴政严律使得民众早有咒怨,在精神和肉体双重压迫下的民众,早有反秦的想法。

二是沉重的赋税徭役、严酷的刑罚及秦二世、赵高的残暴

,是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当时全国的人口约为1200万人,而当兵服役的人超过200万,国家要养庞大的军队,同时长年修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墓、驰道等,耗费国力民力,上百万人又要服徭役,加上农民赋税沉重,致使民不聊生,积怨已久。

三是六国残存贵族旧臣势力要报仇灭秦,秦统一中国后,并没有完全铲除六国贵族旧臣,而是大兴土木,致使反秦势力一直存在,十八路诸侯王加上项羽共7股势力都是六国旧部或其后裔,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就是韩国重臣后代,古博浪沙重锤刺秦,便是张良所为。


小蓝读史


始皇帝于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以自己为一世,寄望于能够延续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他没想到的是,在其手中似乎稳如磐石的江山,在其死后仅仅三年就灭亡了。

(秦始皇兵马俑)

可以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对于秦朝为什么会突然爆发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又为什么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大秦一夕之间垮塌?

个人觉得,秦朝的灭亡是在于自身,秦二世的某些政策固然是引爆秦末战乱的原因,但是秦朝前几代以来的一些政策却也是重要内因,甚至对于秦朝这座擎天巨柱在短时间内崩塌的主因。

1、秦朝的人口与迁民政策。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到,关中地区大约占天下的三分之一,人口也不过三分之一,但是其财富却占了三分之二。

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关中主要是秦国的地盘,可见当日秦国的富有,这也是秦国能够一统六国的物质基础,然而,我们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人口。

对于秦朝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可以从长平之战中的战略动员估算一下,秦国在此战中总共出动了六十万,为此,秦昭襄王征召了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这六十万人应该占当时秦国男丁的四分之一,也就是秦国男性人口大约三百万左右,考虑到连年征战必然会导致男性人口下降,因此,总人口约莫也就六百多万。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再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载,推算当时七国人口大约为二千三四百万左右。人口的差距意味着兵力的差距,正因为如此,秦国在战争中经常有意识的消灭各国的有生力量,最著名的就是武安君白起杀尽赵国降卒四十万。

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这一战之后,赵国彻底没有反抗之力。正是考虑到人口的因素,所以秦国对于夺过来的领土采取了迁民以安土的政策。

(前260年的战国)

这一政策从秦惠文王灭巴、蜀开始。

《华阳国志》中记载着秦惠文王在灭了巴、蜀后,采用了羁縻的政策,一方面封蜀王的儿子为蜀侯,另一方面设巴国为郡县,仍令原来的首领为官长。在羁縻的同时,秦国还迁徙了万多户的秦民到巴蜀之地,既是为了防备巴人、蜀人,也是为了移风易俗。

《华阳国志·蜀志》:“周赧王元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为相。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国守……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

这个迁民的政策在秦国从羁縻到彻底同化巴、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政策有效,所以秦国自此以后就把这个政策延续了下来。

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

二十六年,赦罪人迁之穰。侯冉复相。

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

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赦罪人迁之。

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

由以上这些记载可以看出:

1、秦国有占领一地,就迁民安土的政策。

2、秦国人口短缺,只能以比较优惠的政策让罪人迁居。

3、这种政策在某些情形下,比如比较重要的战略要地,会迁走原住民再迁入秦民。

4、这种政策是与秦军大规模的杀戮相关联的。比如在迁民徙居南阳前,杀了魏军十万人。

(影视剧中的秦惠文王)

此消彼长下,一方面消灭六国的有生力量,一方面又大力迁徙秦人到占领地,使得秦国能够快速消化所占领的土地,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秦国国力的一部分。可以说,这对于秦国一统六国是起过重要作用的。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秦国把大量人口外迁,光是迁往巴蜀就有一万多户,以一户四五口人计算,也是四五万人,再每占领一地就迁入一部分秦民,必然造成秦国故地人口大量外流,属地空虚。

到了秦二世时期,后果已经体现,在秦地已经难以征召到士兵,“今发近县不及矣”,并不是“不及”,因为秦国是个全民皆兵的体制,所以应该是人数不够组成大军,最终只能调拨刑徒罪人上战场抵御陈涉所率领的义军。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

秦国迁民安土政策的成效也可以从秦末各路反抗军的源起地看出,从陈涉从大泽乡起义,到狄邑田儋、沛县刘邦、会稽郡项梁、项羽三路大军群起响应,基本上都是在远离秦国中心地带的东部和东南部边沿地带,而这一地带也恰好是秦国最后统一的地区,也是秦国没来得及迁民或没有再大量迁民的地区。

其中沛县就在大泽乡不远,属于当时的泗水郡,狄邑位于临淄郡。

由此可见,秦国迁民安土政策,一方面使得秦国快速消化了占领的土地,另一方面也使得秦国本土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内部空虚,使得秦国在面临几路大军的围攻下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兵力镇压,结局就是秦国快速土崩瓦解。

2、秦国军功爵制的一个弊端。

一般来说,对于秦国的军功爵制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都是持正面肯定态度的,这个政策极大的调动了秦国民众的战争热情,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秦国在统一后难以形成一个统治联盟。

这一点,我们还是以秦灭巴蜀来做例子。

前面说了,秦惠文王于前316年灭了巴蜀,立了被杀的蜀王之子为蜀侯,其后,巴蜀之地屡有反复,不断发生内乱,前后杀了三个蜀侯,一直到前285年才把封地改成郡县,设置蜀郡。

所以,打败一个地方很容易,占领一个地方也可能不难,但是要守住这个地盘让其真正变成自己的领土就必然要经历诸多反复,甚至前功尽弃也并不是不可能。

因为在巴蜀实行羁縻政策导致的反复,秦国统治者们在其中吸取了教训,那就是弃羁縻而行郡县。对于到底要不要直接实行郡县制,当时的秦国朝堂还进行了一场辩论。

(影视剧中的秦始皇)

支持分封的丞相绾认为诸侯刚被灭了,燕国、齐国、楚地离秦土又比较远,如果不封诸子为王,则无法安定。大部分朝臣都同意丞相绾的建议。始皇帝当时也无法抉择,于是下令廷议。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此时,李斯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要吸取周朝诸侯同立,互相攻伐的教训,行郡县而弃分封,皇子功臣不给封地而赏赐财物。最终,始皇帝同意了李斯的建议。

这里不讨论郡县制是不是一个先进的政策,是大一统王朝最重要的根基之一。

郡县制当然很先进,这一点毋庸置疑,重点在于,建立了郡县后,谁来当官?

这肯定不会是各国的贵族,或是富室。一方面秦国把六国大量的贵族迁徙到了秦国,另一方面大量的贵族被剥夺了特权成为了平民。

把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迁徙到咸阳。

官总是要人来当的,谁来?自然是秦人,这个就自然要联系到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制。《商君书》中记载着,一旦得到爵位,即便是最低的爵位,也能得到田地一顷,宅地九亩,还一律赐庶子一名,并且还有了担任军队或行政部门官员的资格。

《商君书·境内》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所以,军功爵制的这个政策与前面秦国安土迁民的政策相结合,必然的结果就是新建立的郡县中大多数的职位都委任给了秦人。

《里耶秦简》:南阳户人荆不更郑不宝,妻曰有,子小上造虒。

这里记载着南阳有一户秦民,户主名郑不宝有不更的爵位,妻子叫有,两人有个未成年的儿子虒,因其父也有一个上造的爵位。

这固然是一种稳固统治的手段,但是从长远来看,也必然会引起六国贵族和普通民众的反弹,因为贵族们失去了特权和上升渠道。

(影视剧中的项梁)

而普通民众则不同于秦人,也没有上升渠道,大规模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即便是想加入军队用战功换爵位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这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六国贵族必然不甘于权力的旁落。

《史记·项羽本纪》中就记载着项羽的叔父项梁利用其才能以及家世,暗中训练军队。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如果纵观历史,每一个王朝的稳固都是要尽量的扩大和巩固统治阶层,正如清朝建立后也要开科举网罗天下士人以便让民众有了参与这个王朝的信心和希望。刘邦建立汉朝为什么没有直接实行秦制,而是分封和郡县并行,正是因为察觉到了其中的暗流。

这种状况从比较长期来看,必然会动摇秦国的统治。

(大泽乡起义)

3、秦二世的杀戮功臣和宗室,毁掉了统治根基。

六国在始皇帝的威压下暂时维持了表面的平静,直到秦二世上台。

此时的秦国既不联合六国的贵族,也不能让六国普通民众有上升渠道,那么自然就只能依靠秦国本土的民众。

然而,矫旨登基的秦二世,心怀鬼胎,为了彻底的巩固统治,在李斯的支持下,刚继位就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以及宗室。屠杀之下,连地位较低的近侍之臣和三署郎官都无法自保。至于秦二世的兄弟们,几乎被诛杀殆尽。


乃阴与赵高谋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柰何?”……二世曰:“善。”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於内宫,议其罪独後。

找死之道莫过于此。

朝堂被肃空后,全国上下一片惊恐,贤臣良将没了,留下的全都是一些谄媚之徒(或者被迫成为),始皇帝时期的统治基础一朝之间尽灭。

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杀完了功臣宿将和宗室后,秦二世放心了,之后就继续实行始皇帝时期的政策,也就是说,秦二世上位一年以来,除了清除异己。还没来得及做其他事,一切都是照搬秦始皇时的政策而已。

复作阿房宫。外抚四夷,如始皇计。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

到了秦二世继位第一年的年中,陈涉就起事了,之后被很快镇压,毕竟农民军是很能打得过正规军,之后趁势而起的六国贵族才是秦国真正的大敌。

陈涉起事,起了一个试探秦国的作用。

六国心怀不满的贵族一看秦国如此虚弱,立刻就行动起来了。

所以,有一些说秦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秦二世倒行逆施引发的,我以为并不对,他倒也没有特别的倒行逆施,而是一上位就给自己挖了一座坟。

(秦末十八路诸侯)

综上所述,对于秦国来说,不幸的是秦始皇没有安排好后事,上位的是丝毫没有政治敏感度的胡亥。如果不是秦二世,不至于到此地步,秦国连续六代明君的气运耗光了。

因此,秦末突然爆发战争固然是因为赋役繁重造成的偶发之必然现象,但是之后战争的快速推进乃至秦国的快速灭亡的根源却在于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却又无法给予六国民众一个上升的平台,扩大其统治基础,同时,连年的迁民安土使得秦国内部人口空虚,兵力匮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线,再加上胡亥一锅端了有经验的秦国功臣宿将以及有威望有能力的宗室,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