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优雅如黛玉为何会说湘云是"骚达子"?不是"黑称"是爱称

红楼梦:优雅如黛玉为何会说湘云是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赏雪寻梅描写,在四十九回中,众人都打扮地十分美丽前去赏雪,史湘云的穿着由于过分独特被黛玉调侃为“骚达子”,这骚达子究竟是什么呢?

一.大众对于红楼梦中“骚达子”的错误理解

1.以索隐派为代表的大众认为骚达子为暗示反清

索隐派代表之一景梅九在他的《石头记真谛》卷上第 25 页,骚达子”下面批注曰: “明提出满清达子来,胆子不小! ”以上的立论主要建立在有关清代少数民族称谓的避讳制度基础之上。许多学者认为骚达子,即是达子或鞑子之意,是在嘲讽蒙古人,因而需要在清朝避讳。

这是由于元朝建立后大量蒙古人进入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加剧,加之元实行的四等人制等民族压迫政策也导致了汉人蒙古人的不满。还有人猜测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喜食腥膻的饮食习惯以及卫生意识不高,身上多有异味。

元朝时大量蒙古人进入汉人生活区域,他们身上的味道令汉人不悦,于是就在达子前加称一个 “臊”或 “骚”字来称呼这些异于汉族的蒙古人。

有学者提出元代人用“达子”或 “臊达子”来称呼蒙古人。在明清史料中,达子这一称呼并为东北和北京人所熟知。明周朝俊《红梅记·城破》: “赚的些钱儿,指望拿回养家,不想这骚达奴不先不后闯将来,围了禁城,使我上不上下不下。”

红楼梦:优雅如黛玉为何会说湘云是

然而,实际上,骚达子与达子、鞑子无任何词义上的关联,三个词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骚达子一词在清代根本无需避讳,尤其在红楼梦这本书中,这三个词更是没有丝毫的关系。鞑子来源于鞑靼 Tatar 一词。鞑靼之名,始见于唐之中叶。公元 732 年突厥文《阙特勤碑》中有三十姓鞑靼,系指突厥东面、契丹之北的蒙古语族诸部。

2.为何骚达子不可能暗示反清

《红楼梦》作者严格遵守了清代相关少数民族词汇的避讳制度。《红楼梦》作者严格遵守了清代相关少数民族词汇的避讳制度和史实严格考证的坚实基础之上,仅依靠一些蜚短流长式的杂史、野史作材料,以致误读清代的避讳制度,导致对《红楼梦》与少数民族名称相关的一些字词、语句无限想象,过度引申。

《红楼梦》作者如果使用避讳制度进行反清,清廷比索隐派更能读出书中隐含的反清意义,早应将此书列为政治禁书; 在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小说作者也不会将书稿流传社会而招来杀身之祸。

索隐派企图以清代文字避讳制度来探求《红楼梦》的反满主旨,无异于缘木求鱼。

二.“骚达子”从何而起?

1.骚达子的来源及在现代的演变

骚达子,亦称 “骚达奴”“臊达子”。骚,同臊。骚达子 ( 奴) 也常见于明清史料中,并为东北和北京人所熟知。清柴桑 《京师偶记》中记载: “今旗下贵家,必买臊鞑子小口,以多为胜,竞相夸耀,男口至五十金,女口倍之。”达子的词源来自达达,是波斯语父亲一词的转译,从元代开始进入中国,是对人的一种尊称,不仅在蒙古地区,而且在我国很多汉语方言中,也称父亲为达达,或简称达。

红楼梦:优雅如黛玉为何会说湘云是

在清代,官方也正式解释过达子。乾隆曾说过汉族也俗称蒙古族为达子,所谓达子只不过是蒙古族的俗称罢了。另外,在晚清河北梆子演员中,有达子红、小达子、银达子、何达子、梁达子等号称“晚清五达子”。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在使用达子。比如,北京人称满族的糕点为“达子饽饽”,称他们祭祀时使用的香为“达子”。

2.对于红楼梦中骚达子来源的小众说法

日本学者多田贞一则认为骚达子的骚,同闹,其著 《北京地名志》中记到: “安定门大街往前有叫闹营胡同的。因为骚达子的骚和闹是同一意义,所以达子馆也叫骚达营,俗称就叫闹营了。此说可与上引 《红楼梦》 中林黛玉戏称史湘云 “小骚达子” 互证,骚达子中之骚或确有扰乱、不安定之意。但因此说仅此一例,尚待发掘其他可作支持的文献资料佐证。

有一部《红楼梦》方言词典则认为小骚达子是小骚羊羔儿之意。

还有一种学说是俄语转借说。清宋小濂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描写道: “素芬不顾死活地扑上去,两个俄国 ‘骚达子’———大兵抓住了他。”

后来骚达子在口语中逐渐引申为 “小人物”“听人指使的” “无足轻重的”等意思,含有较强的戏弄意味,现在东北一些地方仍在使用。但因俄语传入国内时间相对较晚,而文献中 “稍达子” 的 “稍” 与 “骚” 或 “臊”含义差别较大,故此说或与蒙古达子之意无涉,只是附会而已。

三."骚达子"的背后寓意——不是"黑称"是爱称

1.曹雪芹老家方言

红楼梦:优雅如黛玉为何会说湘云是

《红楼梦》语言除了使用北京方言外,还有大量词汇来自关外的东北方言。曹雪芹祖籍辽阳,高鹗也世居铁岭,他们的祖上都是从龙的包衣或汉军旗人,《红楼梦》语言词汇存在大量东北方言。东北方言中的骚达子一词,其词源来自俄语,原意为士兵。骚达子有时也泛指俄罗斯人。

骚达子一词传入中国,时间应该很早。满族在未入关时期,就与俄国有所接触。清初时沙俄入侵东北,中俄有雅克萨之战,被俘的俄国人被押往北京居住。从康熙时期开始,俄罗斯有定期前往北京进行贸易的商队,北京也有按期换班驻扎的俄罗斯东正教传教士。随着中俄交流的频繁,满汉语言出现许多来自俄语的外来词汇。

清代有几种资料记载了这一来自俄语的骚达子。《北徼纪游》: “俄人兵制有三,曰稍达子为步兵,曰嘎扎子为马兵,曰马大罗斯为水兵。”瑐瑢《西伯利东偏纪要》: “查各处俄兵俱呼沙尔达士,亦讹呼臊答子。步兵、炮兵皆系该夷种类,马兵多以改装奇勒尔、俄伦春、蒙古、回民及该国雅库斯克人。”以上资料中

的沙尔达士、稍达子、臊答子,均是骚达子的不同译音。

上个世纪,苏联军人还被当时的中国边防军人称作骚达子。骚达子这一词汇也在清代的北京地名中留下了踪迹,这些地名与俄罗斯人或俄罗斯军营有关,而与蒙古人无关。清代北京外城和天津也有骚达子营、骚达子坟、稍子营等地名

它们与内城带有骚达子的地名来源不同,而是来自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期的沙俄军队从天津进军北京的途中以及侵略军在北京的驻扎地。北京的骚达子坟村位于朝阳区。1900 年,俄军从东门攻入北京城,清军在外围给予俄军重大杀伤,骚达子坟即为俄国战死士兵坟墓。位于颐和园、圆明园周边的骚达子营,则是俄军占领北京后的军营驻地。

2. 符合史湘云装束的形象

红楼梦:优雅如黛玉为何会说湘云是

“骚达子”有士兵,小子的意思。第四十九回中,因史湘云的特殊打扮而被林黛玉比作骚达子: 头戴昭君套,腰束五彩宫绦,脚穿麂皮小靴,身披雪褂子,蜂腰猿臂,鹤势螂形。史湘云这一形象短小精干,邓云乡认为是“戏剧化的刀马旦,如《虹霓关》的东方氏或丫鬟的打扮”,刀马旦的打扮紧凑简便,做事干净利落。因此众人笑她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倒比她女儿家的装扮更显眼了。

史湘云这种刀马旦式的装束,非常符合士兵的形象。另外,林黛玉把史湘云装束比作孙行者、骚达子,从语言的比喻结构来分析,孙行者、骚达子为修辞同义词,二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内涵,我们可从非常熟悉的孙行者装扮形象推知骚达子的含义。

《西游记》第十四回里描写西天取经路上的孙悟空,穿一领绵布直裰,戴一顶嵌金花帽,腰系一件虎皮裙,脚穿一双藕丝步云履。孙行者这一外形装扮与小兵、小当差的形象极为相近。

3.符合林黛玉的语言风格

林黛玉论人说事,其语言一般都有着优雅的艺术风格而迥异于王熙凤的“贫嘴烂舌”,当然,林黛玉的语言有时也会稍显尖刻,诸如“母蝗虫”的比喻,那次奚落对象是刘老老。从林黛玉一贯的语言风格来看,林黛玉口中的骚达子不会是一个太损人的有伤大雅的词汇。

红楼梦:优雅如黛玉为何会说湘云是

林黛玉也不会因衣装打扮而在公开场合露骨、直白地把姐妹湘云讽刺为带有某种气味、略有浪荡的性意味在内的所谓“骚达子”。有这一含义的“骚达子”跟“骚货”一词几无区别。这种粗口与林黛玉是未出阁的贵族小姐身份及其美学与人文素养、家庭教养和人物性格极不符合。

四.总结

骚达子的来源说法各异。但红楼梦中的“骚达子”更侧重于形容史湘云的男孩子脾性,不含贬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