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疫情课”,大众“食谱”是时候告别“舌尖上的野味”了

上过“疫情课”,大众“食谱”是时候告别“舌尖上的野味”了

“胆大包天,吃野味都吃出这么大疫情,这家饭店还敢顶风作业,必须严肃查处!”近日,南通市市场监管部门在通州区金沙街道进鲜港村44组某餐厅现场查获疑似“大雁”“野鸡”半成品,冷库内有疑似野生动物冻品21只。

不独如此,疫情期间,江苏先后查处6起违规宰杀、交易野生动物案例。多方信息显示,今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可能与食用野生动物有关,病从口入再次为以“会吃”自豪的国人上了严肃一课。记者专题调查发现,随着疫情阴霾逐渐散去,“吃什么”“怎么吃”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传统大众“食谱”正发生变化。

“野味”变味,“招牌菜”砸招牌

3月6日,周末,海安市区一家小餐馆内,店员们正忙着擦拭门窗桌椅。当天,海安官方发布《通告》,准予餐饮单位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自主决定恢复堂食服务。

开门大吉,本是喜事。但餐馆老板常贵平却高兴不起来。常贵平坦言,店里过去主打野鸡、野鸭、野兔、野鸟等特色野味,“但现在野味不能卖了,当务之急是要自创新菜单,想法子把餐馆重新开张起来。”虽然接了不少外卖订单,但生意已不及往年的四分之一。

“谁还敢吃野生动物,不要命了!”野味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毒源”。网友列出“十大不能吃的高危野生动物”榜单,包括蝙蝠、果子狸、穿山甲、巴西龟、猴子、老鼠、刺猬、狐狸、黄鼠狼、蛇等,无一不是人们日常菜单中的“盘中餐”。

上过“疫情课”,大众“食谱”是时候告别“舌尖上的野味”了

有研究表明,约80%的人类新发传染病与野生动物有关。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张立实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03年的“非典”、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以及这次新冠肺炎病毒都来源于野生动物。

曾经最吸引食客的特色野味招牌菜,如今成了砸招牌菜。餐馆开张前,常贵平老老实实重新制定了一份新菜单,口水蛇、油炸麻雀、烤兔子等与野生动物有关的菜品统统被拿掉,彻底告别“野味”,取而代之的是笋尖肉片、香椿鸡蛋、豌豆汤等时令家常菜。“再做野味,饭店关门事小,弄不好还要吃官司。”

常贵平所说的吃官司,是因为最近各地密集出台相关规章,纷纷对违规交易野生动物“亮剑”,倒逼“野味”从餐饮店菜谱中下架。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决定》,从法律层面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2月18日,福建立法通过15条决定,向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说“不”;2月25日,深圳发布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征求意见稿,狗、蛇、田鸡、甲鱼等动物或将禁止列入大众“菜单”……

记者调查了解到,江苏各地正就此展开“亮剑”执法。泰州、苏州、南通等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处6起商家违规交易野生动物案件。“现在每天派出2200人次外出执法。”南通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倪建明介绍,疫情以来,该市强化对307家农(集)贸市场、5家花鸟鱼虫市场、活禽经营店铺、餐馆等重点场所执法检查,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经营行为。

撸串要小心 外卖成热卖

“好想和朋友们痛痛快快撸个串、吃顿火锅。”陈燕是一名95后大学生,在家宅了一个多月,实在有点憋不住。上周末,她本想约三五好友聚一聚,却都被婉拒。中国人喜欢以“吃”会友,如今却遭遇尴尬。

春夏之交,时令美味争相上市,城市中大排档、美食街备好各种新鲜食材,迎接各路食客进场一饱口福。但当记者走进虹桥路夜市——南通市区有名的大排档,这条一年四季满溢烟火气息的美食街显得格外冷清。

“大多数店在观望。”在虹桥路夜市经营餐馆的冒志鹏告诉记者,大排档靠的是人气,现在堂食还没恢复,生意自然好不起来。疫情过去后,夜市生意能否恢复如初?冒志鹏对此不抱乐观态度,“现在不管能吃的、不能吃的野味,老百姓都敬而远之,比如龙虾,今年销量很可能下滑。”

上过“疫情课”,大众“食谱”是时候告别“舌尖上的野味”了

中国人以会吃闻名。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除了天上飞的飞机火箭、地上跑的汽车火车、水里游的轮船潜艇不吃,没有中国人不吃的——此话虽然夸张,但国人“吃”得狂野不羁由此可见一斑。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恰恰是“吃出来”,不少人开始反思。“重要客户远道而来,排场小了、招待不好,面子上总觉得过不去。”因为工作关系,南通市民方强平日里应酬接待不少,山珍海味什么新奇吃什么,但现在他怕了。“别说吃野生动物,光是一大桌子人聚餐也成了高风险行为。”

堂食聚餐受限,餐饮业面临危机。上周六中午,记者走进南通市滨江公园一家大型饭店,后厨厨师们不在装盘,而是忙着装盒打包。疫情爆发后,南通各大星级酒店放下身段加入“外卖”行列。据了解,仅上周南通市区新上线美团外卖平台商户就达120多家。

餐饮业的现状一定程度折射出大众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的转变。“这场疫情给我上了一课,野生动物不能再吃了。”方强介绍,现在不能大摆宴席聚餐,他每天三餐都在家吃,自己下厨掌勺、研究家常菜谱,不仅吃得健康,而且吃得放心。

“吃健康”,但营养食谱不能离谱

“您买的有机蔬菜到了,麻烦尽快来取一下。”10日,南通市区益兴名流府小区入口处地面铺满了快件包裹,快递“小哥”致电居民前来取件。“最近,买衣服、买化妆品的少了,买食品、买生鲜的多了。”顺丰快递员汪洋告诉记者,特别是有机食品的送货比例明显提高。

疫情发生后,南通市通州区志友家庭农场农产品销量较往年翻番。“有机蔬菜、水果价格虽然比普通农产品高,但很抢手,一上架就卖空。”农场主吴建华忙得不亦乐乎,每天前来咨询参观、订购有机食品的客户络绎不绝。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饭店的菜大多口味偏重,食材也未必新鲜,既不健康,也不安全。”南通市民朱克梅平时饮食比较讲究,相比下馆子、吃外卖,她更倾向自己动手,尤其在选购食材方面,更青睐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更加靠谱,吃得安全,才能吃出健康。”

上过“疫情课”,大众“食谱”是时候告别“舌尖上的野味”了

在南通一些大型超市,记者调查发现,不光有机农产品供不应求,一些高档纯净水甚至出现脱销情况。“很多人都是挑大瓶装,一箱一箱地买。”南通市区中南城欧尚超市售货员菊腾飞告诉记者,平时销量不多的百岁山、依云等价格较高的大牌纯净水现在极为抢手,超市不得不专门开通在线抢购渠道,限量出售。

“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不知道吃什么好。”在超市选购纯净水的市民赵女士略显焦虑。因为疫情的关系,她现在饮食很谨慎,喝水、做饭只用纯净水,食材都是有机、无公害食品,每月在吃喝方面的花费飙升至数千元。

健康饮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有机食品有其优点,价格也相对较高。”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膳食专家秦玲说,“包括自来水在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普通食品都是安全有保障的,完全可以满足人体日常所需营养,没有必要非得购买有机食品、喝高价纯净,崇尚健康饮食也应理性消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场疫情给人们的餐饮习惯上了生动一课。”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主任沈毅认为,若要避免重蹈新冠肺炎疫情的覆辙,每个人都要做到“管住嘴”,拒绝食用非法野生动物,才能关上自然界病毒向人类传播的“大门”。

(信息来源:交汇点 记者 陈 明 贲 腾 见习记者 俞圣彤 严 磊;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社融媒体中心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