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天不开学,你们家的神兽让你头疼了吗?你是如何应对的?

娜姐一家人


观者好!首先我的工作时间弹性很大,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目前我和孩子相处得非常融洽,从没觉得头疼。我平时特别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孩子的一个日常表现,及时地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矫正。所有的在校学生呢,基本上是存在好、中、差这三种情况的,因为这次疫情不同类型的学生都长时间的呆在里进行网络互动学习,在此期间呢,如果孩子们的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的话,这次疫情期间在家里学习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会有一点不良影响的,尤其是小学和初中学生,他们毕竟都还是未成年人。就算是高中大学生,还有成年人,又有多少人在没有严格约束管控的前提下能抵挡的了手机网络游戏短视频等五花八门内容的诱惑呢?此次疫情期间,如果有家长长时间陪伴的孩子,他们的成绩影响不会很大,甚至不会影响,如果没有家长长时间陪伴进行动态关注的话,我个人觉得都会受到影响的,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在校学习相比是要差那么一些的,尤其是以往学习中等偏差的,既然他们之前长时间在学校的成绩都不怎么出色,在此次疫情期间又没有家长的严格约束,管控他们身上的众多不良习惯,不但得不到很好的矫正,反而更加的发扬光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会是必然的。现今时代手机智能手机也就是微型电脑,充斥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千家万户,好多家长都是机不离手,沉浸其中,甚至熬夜刷视频、听音乐、玩游戏,沉迷不已。未成年学生们更是会想方设法也去陶醉其中的,所以一味的呵斥、禁止未成年学生使用手机是不现实的,我跟我家两个学生沟通交流达成的一致意见,就是每天使用手机除学习之外,使用手机的时间就是一个半小时以内,一般的一集电视剧就是四五十分钟,最多看两集,你一次性看完也行,你或上午看一集,下午看一集也行,那么一个半小时呢,也是一部影片的大致放映时间,或者说一天你看一部电影也行。现在网上有好多推荐的,就是中小学生必看啊、适合看的影片,我呢就选择这样的影片和孩子们一起来观看,他们看后也是很感动的,很受益的,很开心的。那么他们去看那个相声啊,小品啊,或者其他的教育励志短片啊,或者其他的一些短视频啊,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基本都是全程陪伴的,同时呢,也给他们和同学老师私下联络感情交流的一个时间和机会,但是都是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之内要完成的,不能没有时间观念、随意浪费打发时间、煲电话粥啊、废话连篇的。就是三两分钟,三五分钟啊,交流沟通差不多就行了,说实在的,正经事儿,正经话也没几句,但是她们不能没有朋友啊,不能没有社会交往啊。所以我这边也是设身处地的,从孩子的一个心理出发,来对他们做出一些要求,我倒不怎么耳提面命发号施令的,他们要怎样安排时间做什么事,我只提醒他们假如是在学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周一到周五就是要严格按照以往学校的要求,学校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要求自己,我就是一直这么样的提醒他们,他们每段时间都是怎么安排的?怎么度过的?让他们自己来定,家长不会因为他们的成绩好与不好而多挣钱,或者说赔钱。学习好不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让他们一直清楚地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让他们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我只是起一个督导提醒的作用。孩子确实毕竟是孩子,也经常的不自觉的超时延时去看一些视频,电视剧什么的,因为家长你不可能是一刻不离的,紧盯着他们,那么当我发现以后,电视剧、电影立即停掉,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可以看完。确实教育孩子是一件特别费心的事儿,特别的费心,希望我们大大家多多关注今日头条里边教育领域的文章视频,多学习一下,里边的相关教育方法和理念,通过长期坚持学习,我相信大家都会越来越自信的。最后还是说一下,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孩子的成绩不是唯一,我们在关注培养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一定不能落下对孩子人格的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尤其是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经常的和家庭成员进行反复学习研讨并积极地在生活中实践,如果这样的话,我深深地坚信,不管孩子将来能否考上理的学校,我们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的!


君行说道


这个问题不能确定孩子年龄段,我可以把我家对待“神兽”的做法发表一下,给个借鉴!

我家男宝5岁了,正处在调皮捣蛋的年龄!刚开始就做好了规划,趁着这个时间,立些规矩,养成几个好习惯!

首先是电子产品,手机,电脑,平板禁止使用!唯一可以看的就是电视,而且还要给他选节目,什么吃鸡,什么迷你世界全部屏蔽掉,我儿子因为看这些游戏解说,学会了很多流行语!只给他看一些益智类动画片,每次看片时间定在45分钟到一小时,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其次是体能训练,因为是居家,除了吃就是睡,没有很大的活动量,很容易引起孩子积食货消化不良,多运动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床上的摔跤、拳击搏斗,掰手腕,俯卧撑比赛等(父母要让着孩子,让他有些成就感)锻炼同时提升孩子胆量与自信心!

再一个就是习惯规划,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大概需要21天的坚持,父母都在身边,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帮助孩子养成几个好习惯!比如我家孩子,买了一个评分表,有自己洗漱,自己穿衣叠被,参与洗菜摘菜,参与厨房卫生清理,帮助父母打扫卫生,学会自己洗衣服袜子等,一个卡通表格全部囊括,以完成打钩或贴星星的形式,最后给与综合奖励!爸爸妈妈一起参与,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告诉孩子付出才有回报!一个月的时间,自己会主动穿衣叠被,自己洗漱,饭后主动帮助父母收拾,拖地抢着做,最自豪的当属自己一个人独立睡觉,我们想都不敢想,因为不舍的,也担心夜里自己蹬被子!现在看,孩子会慢慢长大!

最后,陪伴孩子学习,5岁孩子开学就一年级了,这个时间把一年级的语文,数学教会了,开始找二年级的课本了!教孩子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千万别死板教学然后再来个发脾气,这样对孩子影响很大,孩子会不自信,会抵触学习,甚至害怕学习,一定让孩子知道,学习是快乐的事情,多看到孩子的进步,多给与肯定和表扬!我现在培养他做练习题以后要检查,一题不错给与100分的鼓励,在孩子眼里,99分和100分是一个天一个地。每个孩子都需要肯定,前提是父母要多引导,多培养,孩子才会更优秀!

最后,我设定了一个父子时间,就是每晚睡觉前和儿子聊天半小时,你会发现29分钟都是他在说,而且有无数的问题问你,让孩子学会表达,建立沟通渠道,这点我觉得很重要!





牵着蚂蚁逛街


神兽不开学,爸妈累吐血!

头疼脑疼手疼,浑身都疼!

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这可能是大部分家长的状态,我们家当然……也是这样,不过我们家相差3岁的两个娃,玩的过的那叫一个开心啊!

玩玩具,动画片,做家务,游戏,蹦蹦床,扔垃圾,做手工,偶尔海边放风,做实验,听故事,看百科,好一个开心了得,











壹壹de妈咪


我们家大宝因为在读幼儿园,作业倒是没有,从疫情开始,每天学校,培训班都会安排一些活动,我们一般是上午画画或者手工,也会稍微看一会电视,下午做全脑联系册,玩玩玩具,晚上睡前读书讲故事,我觉得很是惬意,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MK卢意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家也是2宝,我是这样安排的,老大上初一,从周一至周五她每天都有网课,课后以完成作业为主,附加会让她做一点英语和数学的课外作业,每天晚上9:00-9:30是她们的活动时间,这半小时必须要动起来,跳起来,老二因为上小一,学校没有安排网课,所以她基本上是我给她安排了,每天会先完成英语书学语文打卡作业,我会给她出口算题,下午会背古诗和千字文,这阵因为我的工作性质有很多时间陪伴她们。孩子们天天呆在一起,争吵打闹是难免的,但也多了很多时间陪伴。


诗语果


我们家儿子已经从1月1日开始耍到现在了,这是从上幼儿园开始耍的最长的假期了,每天在家都是上串下跳,各种游戏各种玩具都耍了个遍。感觉关在家里已经快把他关疯了[呲牙],九月份就要开始一年级了,为了能跟上节奏,也为了少跟楼下邻居制造噪音,我跟他制定了一个课程表,上午认字,下午英语和数学,晚上听故事,空余的时间玩耍或者看电视(每天看电视30分钟)。认字每天的目标是10个字,数学主要是珠心算,两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英语主要是外教课程,培养口语和语感,目前坚持一个月了,大概已认识200个字,能自己读简单的故事(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会问我),每晚睡觉都会给我读一篇故事,英语能跟我简单的一些对话。自从给他做了规划后,娃娃再也不一天只知道看电视和玩游戏了,坚持一天、两天,一周后他自己都形成习惯了,常言说的好,娃娃的习惯从小培养,只要养成好的习惯,大人操心的就更少。


马小马de帅气妈咪


头疼经常有,疫情时期特别多,何况我家两个神兽。

毕竟都还是孩子,爱玩爱闹肯定避免不了,可是她们都是大孩子了,能好好沟通,听得进去道理。所以,哼哼,妈妈pk神兽,没有妙招哪行呀。

姐姐7岁,凶起来很可怕,吵起来也很可怕。可是你要是表扬她赞美她,她就乖得不行。再一个她爱画画,说好送她一套画画工具,她就全天无条件服从妈妈的安排。没办法,实在爱惨了画画,所以这两个月下来,老母亲我基本不用练狮子功。

妹妹吧,刚好3岁,比姐姐好办哦。虽然年纪小,有玩伴也能掀天,但是如果没有孩子陪她闹,她可以自己安静玩一天。感觉她就是上天送给我的天使,妈妈说啥就是啥,妈妈说啥她都能记很久。我说妹妹最乖,不会吵,妈妈爱你。她能安静最少一个小时。我说妹妹零食不能吃会上火,她能在一个月之内看到零食主动说不。对的,就是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神兽虽然头疼,可是也还是要珍惜这特殊时期,让我们难得有这样一个陪伴的假期。



末未0308


“神兽”出笼,家家犯愁。想必这个假期家里“鸡飞狗跳”的不在少数吧!不是有这么个段子吗?“学生为什么要放寒暑假?”因为老师要疯了。“学生为什么要开学?”因为家长要疯了。这个因疫情拉长的假期,更是着实让家长体验了“魔丸”的厉害。

那如何让“魔丸”变“灵珠”,让亲子关系回归“母慈子孝”?大家不妨试一试积分管理。

一、首先我们要找到这种现状的症结在哪里。综合各方面考虑,一切源于被动!孩子学习、成长的内动力激发不起来,家长、老师再着急只能是累了自己,烦了孩子。积分评价是一种正向引导,是对孩子点对点的激励,让孩子找回自信,始终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二、制定积分标准。放假一开始,我就跟孩子商议,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天要干什么,每达成一个目标积一定的分数。一个阶段内,达到目标分数可以实现自己的小愿望。孩子很乐于参与,这样自己的努力看得见,关键是学习不再是为了完成老师或家长的任务,而是实现自己的愿望,主动性明显增强。

积分标准的制定要和孩子商量着来,比如:

1.每天7:30之前按时起床,加2分;

2.坚持每天主动做一项家务,加2分;

3.每天坚持仰卧起坐一分钟,加2分;

4..每天线上学习认真听课,用心做笔记,每科加3分;

5.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次加2分,群内得到老师表扬再加2分。

6.临时性事情:根据具体情况,自己申请适当分数。

说明:各项内容连续坚持10天,标准在原基础上加1分,20天再加,以此类推。

可以设计表格,张贴在家里,每天做好记录。

三、设定积分奖项。标准有了,要让孩子知道挣了分有什么用,这是最重要的。

积分的使用要根据孩子的意愿来。当然不能是对身心有害的或随心所欲的。比如:

1.每日积分达到30分,可以看电视或玩手机30分钟;

2.每周达到150分,可以享受大餐一顿或买自己喜欢的书;

3.每月达到500分,可以满足一个小心愿(看一场电影、买一件新衣服、得到自己想要的宠物等。)

这个要根据自己孩子来定,用他最想得到的调动他的胃口。我们在学校实行的时候,有的孩子想跟校长合影;有的孩子想得到老师的拥抱,跟老师共进午餐:还有的孩子就想得到一次当升旗手的机会。

总之,积分评价并不是引导孩子只认分数,变得功利化,而是通过赋分来赋能,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长处,不断的得到激励,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蓑烟雨0621


没有头疼,因为我会给他安排好每一天的学习工作,当然是很简单的,因为才上中班,所以会安排一些画画,剪纸,写数字之类的简单活动,每天的活动有些是我给他安排,有些是他自己安排,比如他现在很爱学习,他会自己找些书或者是一些作业纸,这些作业纸都是我之前打印好塑封好的,可以拿来无限次的使用。

其次,因为疫情原因,大家都有时间,所以会带着孩子一起做饭,一起洗碗,他慢慢对这些很感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的自理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最后呢,因为不能出门,运动量大大减少,所以我们会陪孩子做游戏。通过做游戏激活孩子前庭本体感觉,也为未来的学习做准备,可以做到该静时能做的住听老师讲课,该动时也能开心的玩耍。

总之呢,就是给孩子合理安排好时间,哪怕定个时间表也是可以的,如果孩子还不认识字可以给他用图片的方式呈现,让孩子也知道自己今天可以做什么,不然孩子也会觉得无聊,甚至心里发慌。




晨晨妈聊育儿


为什么家长总会称自家孩子为“神兽”?因为他们精力旺盛,爱“折腾”。父母除了管他们吃喝拉撒睡,还要教导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辅导他们的作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与便于他们尽快地积累经验升级打怪。家长难吗?太难了!

我们家长心心念念的优秀又自律的孩子都在别人家,自家有“熊孩子”。为什么会有“熊孩子”?


(1)家长自身的期望值过高,总觉得自家孩子太“笨”、太“调皮”,难免着急上火。因此,家长和孩子交流过程中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在所难免。同样的问题,一旦带着情绪去处理,可能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2)教育方法不恰当,即使自己是老师,也会出现教不了自己孩子的现象。古人常易子而教,也许正是这个原因。

因此,我们家长要解决这个难题,不妨试着这样做:



(1)家长提前和孩子沟通好,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把学习任务详细到每节课、每个时间段。

(2)放手让孩子去做,我们家长做好检查工作。

(3)增加对孩子的信任。

比如,上网课时,孩子必然会接触手机、电脑。有时候,我们也会“偷看”,以起到监督的目的。但是,孩子觉得我们对他不够信任。当他提出异议后,我们也积极反思。我们告诉他父母的顾虑。他也说出了他的想法:整天上网课,发视频打卡,对照改错,手机还有什么可看的?让我们不要担心。

经过观察,我们也发现,他课后常常用手机听书,比如《三国演义》《明朝那些事》这些历史题材的有声读物。在规定的时间段,他会主动上交手机。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和基础。父母与孩子之间也需要必要的信任。当然,前提是必须有良好的沟通。

(4)必要的陪伴很重要。

防疫期间,孩子大多宅在家里,不能出门活动。因此,家长可以陪孩子做一些室内运动,或者通过下棋、做手工、画画等方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结束语:孩子依赖父母的时间很短暂,可能就是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作为父母,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吧!珍惜难得的亲子时光,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