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療隊丁新民:感染者焦慮、恐懼 應重視其心理問題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1月29日下午3點33分,一位58歲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被抬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12層病房,這是北京援武漢醫療隊接診的首位感染者,之後的3個半小時中,12位患者相繼入院。

丁新民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從部隊醫院轉業,從事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近30年,在部隊期間也多次參加過國內外應急救援工作。當日,他主動請纓,帶領北京醫療隊6名醫生進入隔離病房,接診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

北京医疗队丁新民:感染者焦虑、恐惧 应重视其心理问题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丁新民。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新京報:你們小組是第一批進隔離區的,什麼時候接診首位患者?

丁新民:我們29號下午2點30進隔離區,做收治病人前的準備。3點33分收治首位患者,五十多歲的女性,吸空氣情況下指氧飽和度僅為70%左右(正常同齡人>95%),不能下床活動,由救護車轉運車抬入病房,處於病重狀態。醫療組接到病人以後,馬上就進行緊急處理,面罩給氧、補液、藥物治療。經過半個小時搶救後,病人病情開始平穩,吸氧狀態下指氧飽和度能維持在90%以上。

新京報:當天收治的患者,整體病情是什麼樣?

丁新民:從15:33開始收治第一例患者,19點出來,三個半小時左右收治了13名患者。恰巧最後一位收的也是重症,來時指氧飽和度僅60%左右,全身紫紺、意識模糊。除了第一位和最後一位病人外,其他人病情相對穩定,氧飽和度基本正常。

新京報:哪些信息是親眼見到後才知道的?

丁新民:從收治13名病人情況看,輕症患者居多。雖然是輕症,他們的心理壓力多數都很大,存在焦慮、恐慌甚至恐懼。我們分析,一方面是普通人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這個新疾病的認知不足,不能判斷自己目前疾病狀態和嚴重程度;另一方面,武漢的醫療資源已經欠缺,有的患者排隊就診就在數小時以上,不能及時就診,這更加造成心理恐懼。

其實病毒性疾病,如流感一樣多數是自限疾病,即通過自身免疫力、多數輕症患者是可以自愈的。如果患者心理壓力大,非常不利於疾病恢復。

新京報:這種情況怎麼應對?

丁新民:醫護人員與患者的耐心溝通非常重要。我們採取的方法就是,患者一入院,我們迅速瞭解患者病情狀態,告知患者“新冠”的發展過程和他們自身所處的狀態、嚴重程度、後續給予什麼治療。對於缺醫少藥的恐懼,我們會告訴他們,醫療隊是專門從北京來的,能夠保證他們的治療所需。經過充分溝通後,多數患者的心理狀態會慢慢恢復平靜。其中有三名患者,聽完我們解釋後,覺得終於看到了希望,流著眼淚要給我們跪下,讓我們非常感慨。

丁新民:是的,讓患者看到隨著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醫療隊越來越多、開放收治的醫院和病房越來越多,感染了是能夠得到及時治療的。並且隨著治癒患者的增加,恐慌情緒也會減少。這些是很重要的。

新京報:看到你的隔離服帽子上寫了“有事找我”,這是怎麼回事?

丁新民:其實是一個無心之舉。我們支援的醫院本身不是傳染病醫院,醫生和護士應對經驗相對不足。進隔離病區之前,有一年輕護士突然問,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怎麼辦?畢竟穿了隔離衣誰都不認識誰。我就說我是帶隊的、找我就行。為了方便辨認,一位醫生就在我的帽子上寫上“有事找我”。是為了工作方便。

新京報:進隔離區後,醫務人員找你了嗎?

丁新民:其實沒有。當天雖然病人來得多,但患者都得到了及時溝通和處理,診療秩序平穩,沒發生意外。只是有患者不停看我的帽子,他們沒有找我,但是看到這句話心裡就踏實了。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新京報:北京世紀壇醫院沒有被列入定點醫院,你之前有沒有接診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

丁新民:沒有。

新京報:會不會緊張?尤其是第一批進去、還是作為領隊。

丁新民:那不會。一線臨床醫生已經幹了這麼多年,也參加過很多次地震、海嘯等救援任務,有應急經驗了。加上來這之前,每天都在關注疫情、蒐集相關信息、反覆思考預案,準備得很充分。

新京報:看你很快就發了一篇經驗總結出來。

丁新民:出來後組員們一起討論,根據收治的情況,寫了七條意見。有時患者大量湧進,建議使用部隊的“分類檢傷”的方式,快速處理;護士進行採血操作,考慮到新冠的氣溶膠傳播問題,應該避開面對面口鼻呼吸氣流,在身側採血等等。

新京報:擔心過危險嗎?

丁新民:自己的防護肯定不擔心,比較擔心團隊,這次也來了很多年輕人,怕他們精神緊張、防護不到位,我們進去的任務,除了救治病人、捋順流程,就是確保隊員的安全。所以會要求隊員充分準備,上戰場的一整天都在進行培訓,進去前,挨個兒檢查他們的防護流程。事實上大家挺鎮靜,沒有出什麼差錯。

新京報:出來後比較關心什麼?

丁新民:還是隊員的情況。雖然克服疾病用的是醫學手段,但自身的精神、體力也很重要。剛開始接診還好,隨著之後排班壓力的增加,人的精神狀態可能發生改變,需要我們隨時關注醫護的狀態。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 協作記者 陶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